竇玉生
這一天,陶淵明的一句詩總在我腦子里盤旋:“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車子剛停穩(wěn),宋豐光老師就輕盈地跳下來,拉開柴扉,脫了鞋,奔進土地里,鋤草、松土、澆水……呼哧呼哧干起來。松軟的泥土被翻開,散發(fā)著迷人的芳香。稍頃,夫人和女兒也加入進來,一家三口春耕忙。
那一刻,宋豐光老師不是個大學教授,不是個國畫名家,而是個地道的愉悅地進行著春耕的農(nóng)民。
一邊偶爾擦拭一下汗?jié)竦陌l(fā)光的額頭,偶爾向上推一下厚厚的黑邊眼鏡,一邊奮力揮舞著鋤頭的他說:“哈哈,就是喜歡這種感覺,踏實,快樂,不累!”
他所在的院子,一幅綠意盎然,春色滿園。
紫藤開得正在興頭上,一串一串地垂在空中,濃郁的香氣充盈著院子,招來飛舞的蜜蜂無數(shù);牡丹花也開了。兩株牡丹花,一株映日怒放,和紫藤爭著嬌艷。另一株花開半朵,正在使勁兒;和姹紫嫣紅的花兒相比,竹子長出了葉子,香椿樹長出了葉子,蘿卜長出了纓子,草也跟著長出來了一些……
院子上空,鳥鳴聲無數(shù),嘰嘰喳喳甚是熱鬧,和院子里的花兒呼應成一幅完美的“鳥語花香”圖。院子外面,抑揚頓挫的“豆腐,賣豆腐”聲剛剛飄過,賣豆?jié){,油條的聲音又飄來了,還夾雜著一聲聲牛叫。
宋老師說,他來這里已經(jīng)十幾年了。
十幾年前,他和朋友去五峰山游玩,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里。“這里好,有仙氣兒?!卑鸦B畫作為主攻方向,經(jīng)常外出寫生的他對自然有著特別的敏感。五峰山是道教名山,就在距此十幾里的東面,仙氣自然濃濃地氤氳到了這里。
恰巧,一個同事的老公的家鄉(xiāng)就是這里,兩家商量了一下,干脆都在這里建套房子,閑暇之余,可以小住,可以寫生,于生活于藝術都善莫大焉?!耙粋€深入生活的畫家,應該和自然接近,和所創(chuàng)作的題材接近。我得找一個畫畫的好地方。”藝術來源于生活,這是幾乎每個人都明白的道理。
大約1998年的時候,房子建好,宋豐光來到了這里?!拔姨矚g這個地方了,這就是我夢想中的地方。”他一點一點地伺候這片土地,栽上了花,種上了菜,擺上了石頭?!霸诔鞘欣?,我喜歡睡懶覺,但在這里,我從來都睡不了懶覺,因為這里的每一天都有令我期待和驚喜的地方?!睆拇?,除了寒冷的冬天,他們一家一有時間就來到這里。
恰巧,他的夫人也是一位國畫名家,重要的作品都是兩人合作而成的。他們在這里安靜地創(chuàng)作?!斑@里給了我很多創(chuàng)作啟示,對我來說,這里的每一株植物都太熟悉了,我看著它們從生長到枯萎的過程,這樣,我筆下的它們就非常真實,有生活根據(jù)。我看著它們,就有了感覺,有了情感,有了創(chuàng)作的欲望。”他解釋,雖然強調畫家要用心作畫,但是如果不對創(chuàng)作對象有著深入的了解,作品的生命力也是要大打折扣的。
他說,繪畫是情感和悟性的結合,為此,古代的一些畫家直接常年住在深山里,“沒有透體的認識,就無法產(chǎn)生升華。雖然在城市里也可以到鄉(xiāng)間寫生,但那種接近自然是蜻蜓點水似的,很難有情感上的深入的交流?!比绱?,就容易產(chǎn)生作品和生活的脫節(jié)。
因此,來到這里的時候,城市就被淡忘在腦后了?!斑@里讓我感到踏實,親切,這里的花草泥土的氣息,樸實的村民,院子外面的牛叫聲都讓我感到熟悉、親切和安靜,我在這里能夠毫無拘束地創(chuàng)作。城市就不行,城市里的汽車一鳴笛,一切都噪雜了?!?/p>
他解釋,這或許和童年的鄉(xiāng)間生活經(jīng)歷相關,而一個藝術家的思想在年齡很小的時候就確定了?!靶r候的記憶會影響成年后的愛好,影響到畫家的創(chuàng)作對象,年老的齊白石,肯定看過了不少名山大川,但我們看到,他畫的還是兒時熟悉的花草魚蟲?!?/p>
在這里,城市里的一切爭端、功利,利益都煙消云散了,心里只有創(chuàng)作的情感?!澳沁呍俅蟮氖乱卜畔铝?,心里只有安靜?!岸备闼囆g的,需要的是沉靜的情懷”,“沒有淡泊的心境,是很難創(chuàng)作出靜謐的作品的。只有淡泊的情懷,才能產(chǎn)生高雅的藝術”。所以,他說,每當拿起鋤頭,他就感到很自然,再拿起畫筆,心里就充滿了樸實的因素。
于是,他把每年1/3的時間放在了這里,“養(yǎng)心,養(yǎng)氣”?!拔乙菜闶且粋€隱士吧,但也并沒有放下那邊的事。這里是我心靈得到凈化的地方,是為創(chuàng)作準備的樂園,但如果常年住在這里,我想可能也會變得麻木了,創(chuàng)作的情感也會減少不少?!比欢绻f暫時的隱居是為了更積極的入世,“我們又沒有多少野心”,“我們就是畫畫的。我和我媳婦都喜歡畫畫,從小就喜歡,我們就是找到了一個畫畫的好地方?!弊詈?,他說。
閑暇之時,我推開門,向外走去。一排一排的村舍映入眼中,一般都是二層小樓,整潔有序。一面墻上黑板上寫著“五峰鎮(zhèn)石窩村”,使我明白了這是“石窩村”,一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恰巧路過,憨聲憨氣地問我:“你們那里幾點放學?”稍頃,又問:“你們是開大車來的吧?”
吃飯的時候,爬到墻上折一些香椿芽,從院子里割一把頭刀韭菜,洗干凈了炒上雞蛋;挖一些苦苦菜,洗干凈了直接放在那里;再到村里買一只村民養(yǎng)的雞燉上,這就是我們豐盛的午餐了。我們每一個人都吃得很香甜,甚至有些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