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是一個人精神生命之根,眾多的希望在人生天平上的分量并不是相等的。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我們的只有一次。那么,生命之根在哪里呢?有人說,生命之根是陽光、水和空氣。吾想,這是從物質(zhì)上說的。從精神上說,生命之根在何處?
人的一生是怎么度過的?吾以為,是在無數(shù)大大小小的“希望”和實現(xiàn)希望的追求中度過的。人稍一懂事,希望父母疼愛,希望有好玩的、好吃的、好穿的。上學(xué)了,希望上個好學(xué)校,希望獲得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了,希望有個好工作,希望干出一番事業(yè)、找一個好對象、有個乖寶寶……小到希望出門火車正點、全家郊游時有個好天氣,大到希望實現(xiàn)人生理想、有一個幸福的晚年……試想,如果一個人沒有了任何希望,沒有任何想做的事、想說的話,生活在一片混沌、茫然之中,那將是什么樣的情景?這樣的人,精神上還活著嗎?
吾見過一位同志,人到中年就擔(dān)當了重要的領(lǐng)導(dǎo)職務(wù),算得上“少年”得志。可沒料到,突然發(fā)現(xiàn)患了絕癥,而且是晚期。經(jīng)過一番治療,病情稍有緩解。他辭去了職務(wù),專心研究起了自己一直很感興趣的“灰色學(xué)”——一種模糊理論。研究有了心得,就寫作成書。學(xué)學(xué)寫寫,一發(fā)不可收拾。吾在一個研討會上見到他,那時他已經(jīng)出了五、六本書,且身體和精神都顯得挺好。吾稱贊感慨一番之后,便問起他有何特殊治療手段。他笑了笑道:“哪有啥特殊手段,就是常規(guī)性治療。最近很忙,連上醫(yī)院也給忙忘了。”“患絕癥好幾年,居然狀態(tài)如此,奇跡是怎么發(fā)生的呢?”“連我自己也奇怪!我就是總覺得有好多問題需要研究、等著我去研究,一本書還沒寫完,就又在構(gòu)思下一本書了。就是這樣,沒完沒了地想,沒了沒完地寫,雖身患絕癥而命不絕!”吾和幾個同志都認為,此人身上之所以發(fā)生奇跡,重要的原因是他精神上不斷有目標、有追求。追求產(chǎn)生了一種精神力量,這種精神的動力,轉(zhuǎn)化成了物質(zhì)的生命力,推著他的生命之車向前進而不倒。
吾曾見過一位老人,已重病不治而處于彌留之際,醫(yī)院說他最多還有一天的時間。老人非常想見他遠在國外的兒子一面。待兒子趕到老人面前,已是一周之后了。老人奇跡般地活到了他兒子回來,看了幾眼兒子之后,便西逝了。吾以為,此乃希望、期待的力量使然。
在吾看來,目標、目的,追求、期盼,理想乃至信仰,都可以大致地歸納為廣義的“希望”。希望者,乃心中企求、期盼出現(xiàn)的某種情況或達到的某種目的是矣。從目標到理想信仰,都應(yīng)在此列,只不過有大小、遠近、高低的層次之分罷了。
故吾始終認為,“希望”是人精神生命之根。一個人如果完全絕望,那么他在精神已經(jīng)死了。而且,就一般情形而言,人在精神上的死亡,會導(dǎo)致、起碼會加速人肉體的死亡。人可以什么都沒有,但絕不可沒有希望。
希望是有層次的。因生存、繁衍的需要而產(chǎn)生的希望(又可以稱作欲望),是一種低層次的希望。吾要議論的,是此外的希望,是精神上的追求。
希望有大小之分。當然,大小是相對而言的。人的希望有的比較小、具體,例如,希望做成功一件事,希望買一件東西,希望到某地玩玩、希望傷風(fēng)感冒早日痊愈等等。有的希望則較大,例如,希望上學(xué),希望找個好工作,希望被提拔等等。有的希望則很大,例如,希望一生怎么過,希望實現(xiàn)一個宏大的目標等等。這種希望,常常被稱作抱負或理想。
希望有遠近之分。有的希望是暫時的、一時的,例如,希望出差車船正點,希望孩子少生病、成績好,希望老有所養(yǎng)等等。有的希望則是長時期的,甚至是終生的。例如,希望過上豐衣足食的富裕生活,希望不虛度人生,愿“天下的勞苦大眾都解放”等等。這種希望,也往往被稱作志向或理想。
希望有“虛實”之分。有的希望經(jīng)過艱苦奮斗是可以實現(xiàn)的,例如,希望改變自己的處境,希望增長自己的才干,希望大多數(shù)中國人過上小康生活等等。有的希望則是根本無法實現(xiàn)的,至少在相當一個時期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例如,希望“天上掉餡餅”,希望拔著自己的頭發(fā)飛起來等等。這種希望,常常被稱為“幻想”。
希望有高下之分。此純屬吾一管之見。許多希望是無所謂高下的,許多希望是人之常情。而有的希望是有高下之分的。一同遇險,有人只顧自己逃命,希望生還;有人則不顧個人安危奮力救險,希望盡量多的人脫險。這兩種希望,能沒有高下之別嗎?竊以為,在共同的利害面前,只為一己之私、甚至損人利己的希望,是不高尚的;那種先人后己、樂于奉獻、甚至公而忘私的希望,才是高尚的。
年近古稀,方對人生有了些感悟。人生的感悟告訴吾,希望是一個人精神生命之根;亦告訴吾,眾多的希望,在人生天平上的分量并不是相等的,那種被稱作志向、理想、信仰的“希望”,是最重要的。說其重要,乃因它直接決定人生的意義。志向、理想、信仰,是一個人相當一個時期、甚至終生的重大追求。理想、信仰的科學(xué)與否、有無意義,直接決定人生的高尚與否、有無意義??v觀前輩和吾輩,許多人在才華、膽識、能力諸方面,并無重大差別,而人生的意義迥異,何也?人各有志,志向、理想、信仰不同使之然也。說理想、信仰重要,還因為這是帶有根本性的“希望”,影響、決定著其他的希望。為何理想、信仰不同的人,對待吃穿玩樂、榮辱進退、他人自己等的態(tài)度有所不同?根本決定枝葉矣!
吾以為,養(yǎng)生以固本為要,安身立命亦應(yīng)以固本為要矣!
人生的經(jīng)歷還告訴吾,人有無希望是重要的;有了希望,還要為實現(xiàn)希望而腳踏實地、不屈不撓地奮斗。否則,希望只能是空想,而空想只能是畫餅充饑,于人生有多大意義呢?
有人問:“云溪子,汝一貧家子弟,為何能做些事情?”吾答曰:“吾總是懷著希望,哪怕希望是幼弱的;吾總是堅定不移地朝著希望走去,哪怕步履蹣跚、跌跌撞撞。”了解吾之經(jīng)歷者,認為此言不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