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瓊
摘要用理念管理學校已成為大學的共識。高等教育在變革和發(fā)展的過程中。已經(jīng)形成了一些高校管理理念。本文在闡釋高校管理理念的概念和意義、分析高校管理理念現(xiàn)狀的基礎上。對這些高校管理理念作一梳理,并對如何實施高校管理理念提出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高校管理理念對策
管理理念是人們對管理的權力分配、管理職能的配置、權力主體地位和作用的看法的總和。高校管理理念就是人們對高等學校管理中管理權力的分配和限制、權力資源的配置、不同權力主體的地位和作用的總的看法?,F(xiàn)代高等教育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特征是以理念的突破和更新為先導,其后在高等教育實踐上引起巨大的變革。高校管理決定著一所大學的運行操作、功能發(fā)揮、學生質量、社會形象等,對高校的發(fā)展至關重要。探討高校管理問題,必然不可回避高校管理的理念。本文試圖對高校管理理念進行探討。
一、當前高校的管理理念
(一)以人為本的高校管理理念。我國高等教育在進行管理理念更新的過程中,最終確認了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在高校管理理念中的重要地位。以人為本是現(xiàn)代教育價值觀的核心,而倡導理解人、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是“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具體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管理在本質上是以促進人的人生自由、全面發(fā)展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與管理模式。完成高等教育的任務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應認識到人本管理是一種適應未來管理的,尤其是大學管理的發(fā)展趨勢的科學理念。
(二)以學術自由為中心的高校管理理念。學術是現(xiàn)代大學的生命,大學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確保學術的健康發(fā)展;學術自由是大學的靈魂,因為自由是學術生存和發(fā)展的空氣。實際上,任何國家、任何時代的大學都追求著學術自由的理念。
(三)以科學精神為宗旨的高校管理理念。高校管理與企業(yè)管理存在著某些相通之處,在借鑒企業(yè)管理的模式和手段中,針對某些高校存在著內部管理科學性不強、各系統(tǒng)發(fā)展不協(xié)調、一些決策和規(guī)劃還缺乏科學論證等現(xiàn)象,高校逐步認識到管理也應該遵循著管理的一些基本規(guī)律和規(guī)則,即體現(xiàn)管理的科學精神。
(四)以科學發(fā)展為目標的高校管理理念。發(fā)展是高校改革的主旋律,是高校永褒生機和活力的源泉;發(fā)展直接關系著高校培養(yǎng)目標和教育目的能否實現(xiàn)??茖W發(fā)展觀是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的發(fā)展觀,對形成高校科學管理的發(fā)展觀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經(jīng)濟全球化過程中,高等學校的發(fā)展應堅持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以發(fā)揮優(yōu)勢,謀求規(guī)模、結構、質量、效益的協(xié)調發(fā)展。
二、實施高校管理理念的建議和對策
(一)管理理念的提出與實施應立足于校本。由于我國高等教育長期以來實行高度集權的集中控制方式,高校的辦學自主權和管理自主權受到了一定限制,大學管理的活動表現(xiàn)為太多的共性約束。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國高等教育管理理念沒有立足于校本的問題,我國“千校一面”的現(xiàn)象比較突出。上文指出的高校管理理念,已逐漸為各高校所接受,但目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高校如何把管理理念與學校實際相結合,形成符合本校管理的一系列管理理念。高校的發(fā)展及高校管理理念的運用,離不開各高校對自身的準確定位和對內部組織結構的分析。因此,各高校必須對自身的組織特性進行研究,立足于學校實際,對大學進行準確定位,這樣高校在管理理念的具體實施上才不會趨同,從而避免僵硬的管理理念出現(xiàn)。
(二)高校管理理念應注重以人為本。人是高校管理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是高校管理的動力,是高校管理中最重要、最活躍的因素。以人為本,把人放在應有的主體位置上,尊重人、關心人、依靠人,對推進高校管理的發(fā)展具有實際意義?!耙匀藶楸尽敝械娜?,只指人本管理中的人。大學是人的集合體,包括教師、學生、行政人員和輔助人員(教學輔助人員和后勤輔助人員)。因此,這里的如何確立“人”的主體是高校不可回避的問題。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中的“人”主要應面向教師與學生。教師是大學辦學的“主力軍”,學生是高校教學的主要對象。因此,以人為本突出的是以師為本,以生為本。以師為本,人本管理應充分關注教師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需要,充分信任和尊重教師,充分調動和提高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積極性,增強教師的主體性意識和參與學校管理的意識;以生為本,在學生管理上注重教育權利人人平等,加強工作的平等性和工作方式的民主度。應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使他們在知識、能力、思想道德、身心健康等方面都能得到發(fā)展。應讓學生有一定的學習選擇權,有一定的屬于自己支配的時間和空間。還應引導學生參與學校管理,事關學校發(fā)展和教學方面的問題也應多聽取學生的意見,以增強學校的凝聚力。
(三)在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中如何實施管理理念。要按照學術自由的理念進行管理。就應凸顯高校的學術權力。我國高校在校、院、系之間形成了過分依賴行政權力的傾向。在實際事務上,以校長為首的行政管理系統(tǒng)往往與黨委為代表的政治領導系統(tǒng),在某種程度上替代了學術管理,造成了學術政治化、大學“官本位”,這給學術自由增添了濃厚的“行政”色彩。
美國著名教育哲學家布魯貝克指出,今天的高深學問在價值自由。即不受價值影響的客觀性方面,已大不如從前了,大學正在日甚一日地身不由己地卷入市場和政治舞臺。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的兩難是當今高校管理面臨的難題之一。有的高校盡管已經(jīng)認識到學術權力在高校中的權威和核心地位,但在進行管理時卻又滑向了行政權力。不可否認,任何組織的正常運轉都離不開行政權力,高校內部管理也離不開行政管理的作用。但是這種行政權力只能服從于學術權力,讓行政權力在學術權力的發(fā)揮中得到體現(xiàn),這才是高校管理的應然之義。教育的歷史證明,在學校里行政權力是后生的,它越是順從于學術,它越是有力量,如果對行政權力處理得當,它將是維護學術權力的典范。我國教育思想家嚴元章說:“政治主行,學術主知”。這個觀點給我們解決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的兩難問題提供了方法論的啟示。如果讓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這樣進行分工合作,將會共同促進高校的良性發(fā)展。
(責編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