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杰
摘要:針對高考體育專業(yè)測試原地推鉛球項目的訓練,嘗試直觀地建立整體動作簡化技術模型運用運動科學相關原理進行分析,探索指導學生掌握技術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考體育原地推鉛球訓練分析
原地推鉛球項目一直是高考體育專業(yè)測試中考察學生基本身體素質的主要手段之一。該項目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力量素質,掌握規(guī)范的技術動作。前者是學生在測試中取得理想成績的基礎,而后者是學生取得理想成績的有效保障。近年來,隨著鉛球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不斷淡化,教師在指導學生訓練時,技術動作訓練不得不從零開始。訓練過程中,盡管教師詳細講解、示范,但是學生錯誤動作仍然是各種各樣,主要表現(xiàn)有:出球時,全身用力不協(xié)調,單靠手臂力量推球;最后用力時,將球移至肩上或者手腕翻轉,形成拋球動作;出球后,身體前傾或側傾過大,出圈犯規(guī)等。過多過細的技術動作指導使學生顧此失彼。
針對參訓學生特點,貫徹原地推鉛球基本動作技術,結合平時訓練實踐,筆者以四個具體直觀的動作要求為中心,建立起一個簡化的原地推鉛球整體技術模型,用于指導日常訓練,取得了明顯效果。
1運動技術模型
運動技術模型可以簡單定義為:體育教學訓練中,以學生為學習和糾正技術的載體,把技術動作所包含的時間、空間等元素,淺顯易懂、形象直觀地展現(xiàn)出來的一種表達方式。它必須針對接受載體的認知情況,準確、系統(tǒng)承載動作技術元素,并且直觀形象,便于載體的理解、接受。
2原地推鉛球技術模型分析
筆者在原地推鉛球訓練中所建立的簡化技術模型用下面幾個朗朗上口的句子表達:“蹬地背滿弓,抬肘望皓空,換步急先鋒。”具體提出五個形象的動作“蹬地、背弓、抬肘、抬頭、換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直觀的要求即:一是強調蹬地發(fā)力,全身協(xié)調;二是體現(xiàn)在原地推鉛球最后用力時,將肘關節(jié)抬高略低于肩;三要迅速將頭抬起,目視鉛球飛進方向;四是鉛球出手后,要右腿(以右手推鉛球為例)有意識地換到左腿前面。這些容易使學生建立比較清晰的整體概念。
2.1蹬地發(fā)力,全身協(xié)調。蹬地后,力量由下到上,自腿到髖、腰、胸,直至最后到臂手的發(fā)力,學生在考慮形成背弓的同時就可以直觀地體驗這樣的用力順序。最后用力前,做出超越器械動作,形成下肢在前,上體和器械在后的上體略后傾或者軀干扭轉的姿勢,使髖軸和肩軸形成交叉狀態(tài),為加大最后用力的工作距離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同時也為合理地用力及發(fā)揮全身的最大力量做好準備。
2.2肘關節(jié)高抬略低于肩。在實際練習中,部分學生不僅持球方式不對,而且肘關節(jié)下垂:大臂與軀體夾角過小,動作松弛緩慢。因此要求肘關節(jié)要抬高略低于肩,這樣可以有效地促進三角肌、岡上肌等外展肌群的緊張,同時也增加了前臂旋前肌等旋內肌群以及肩、肘、腕等關節(jié)韌帶的緊張性。這樣使持球臂成為“鋼質彈性體”,從而加固了持球,同時為快速傳導力量。提高手臂的鞭打速度,做好了機能上的準備。
2.3迅速地將頭抬起。目視鉛球飛進方向。最后用力時,快速地抬頭動作會反射性地挺出胸部,從而立腰展髖,形成超越器械的身體姿勢。最后用力時,頭部迅速抬起,可以反射性地使豎脊肌、夾肌等脊柱的伸肌群緊張以及背闊肌、斜方肌等肩背伸肌的力量增大。從而有效地制止軀干前傾而形成超越器械的后仰動作。為軀干的前部肌群收縮以及軀干的反振作用,增大鉛球加速度和使鉛球獲得較高出手點提供有力的保證。
2.4鉛球出手后,右腿要有意識地換到左腿的前面,在鉛球教學過程中,有部分學生鉛球出手后,右腿還在后面。使身體重心留在兩腿中間。結果形不成左側的高重心支撐,大大縮短了對鉛球的做功距離。而將右腿有意識地快速換到左腿前面,可以有效地防止這一點。把右腿換到左腿前面雖然說只是鉛球出手后的緩沖動作,其本身不對鉛球做功。但是這個動作的順利完成,必將對其前面環(huán)節(jié)合理用力,起到積極促進作用。最后用力時,右腿的蹬轉力量如果小,身體重心就不能快開高抬,并移向左腿。而此時如果收起右腿前跨,將會因重心滯后而失去平衡。因此,若右腿能夠快速換到前面,再加上要求是有意識換到前面,這就要求右腿快速充分蹬轉。從而使身體重心升高并移向左側。另外,右腿蹬轉后的快速收起,并與左腿形成交剪動作,可以使身體重心快速移向左側,增大左腿支撐力量,從而有利于形成左側高重心支撐。再者,身體重心的升高與前移,顯然加長了手臂對鉛球的做功時間和做功距離。而以上環(huán)節(jié)的合理過渡都與右腿的有意識前換不無關系。
當然,原地推鉛球完整動作的簡化技術模型不能完全代替完整的技術動作指導,只是能夠幫助學生相對容易地理解、接受動作,迅速建立完整的技術概念,在訓練中起比較好的輔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