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煥 汪建華
不久前,筆者讀到《澳門太極拳運動》一書,發(fā)現(xiàn)書中大有深意,別有天地。該書的編纂者,結合自身的武術經(jīng)歷審視澳門太極歷史,讓筆者感盡歷史滄桑與莊嚴之余,更依稀看到澳門武術在歲月長河中鑿空破浪搴舟中流的波瀾畫景。作者探幽微發(fā)大義,勾玄要輯通理,論道縝密嚴謹,持之有故,史料詳略恰當,擲地有聲。該書的主要編纂者便是澳門當代太極宗師、中國澳門武術家協(xié)會主席李文欽先生。
太極之光 實至名歸
李文欽先生的辦公室,遠離塵囂,室內陳列奇玩珍器及古畫今墨,誠乃修行悟道之善地。居此善地,身修太極,心懷大仁,讓李文欽先生年既老而身康健、朗笑之間聲音洪亮,舉手投足盡顯風流儒雅。
世人皆言李文欽先生為“澳門當代太極宗師”。李文欽先生習武至今,將近一個甲子,練就一身好武功,尤其善于太極。更讓人稱道的是,他知行結合,在追求精湛武藝的基礎上,以文化的視野從武術理論體系中進行深習,尋求武術修行突破。多年來,李文欽先生在澳門、亞洲和世界的武術賽事中多次摘金奪銀,為澳門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人矚目的成績:連獲八屆澳門武術錦標賽金牌;代表澳門在第二屆亞洲武術錦標賽中奪得銅牌,在國際體壇第一次升起澳門地區(qū)的旗幟;是澳門在首屆世界武術錦標賽中拿到獎牌(銀牌)的第一人,也是澳門在太極拳這個項目上取得的國際賽事最好成績的保持者。
2006年8月,因為實戰(zhàn)經(jīng)驗豐富,兼對武學理論的鉆研,李文欽先生考獲中國武術“八段”段位證書。當時在中國,獲得武術“八段”段位證書的人屈指可數(shù),累計不過70人,而李文欽先生是其中唯一一位土生土長的澳門人士。他考獲中國武術“八段”段位證書的喜訊傳到澳門,整個澳門武術界都為之驕傲,不少人士紛紛刊登消息給予祝賀,基本都以“實至名歸,濠江之光”為賀辭。對此,他卻回應道:“‘九段段位盡管很有難度,但我會全力以赴!”從這話語中,聆聽到的是一代宗師對武學追崇的聲音,然而作為澳門武術界享譽盛名及具影響力的人物,竟是如此虛懷若谷,讓人欽佩不已。
于李文欽先生而言,武術不光是健身和技擊并重的體育項目,還蘊含著深刻的中國哲學思想,是中華民族的一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瑰寶。為此,多年來,他眼界開闊,以中華文化為底蘊,廣納西方武術的優(yōu)點,兼容并蓄,曾以《求同存異,取長補短──談東方傳統(tǒng)體育的國際化傳播》為題,撰寫論文,參加澳門體育發(fā)展局舉辦的“武術與奧林匹克”征文比賽,獲得一等獎,并代表澳門參加國際武聯(lián)舉辦“2003年國際武術論文評選”,論文為八篇入選論文之一。
成績斐然,各項榮譽自然紛至沓來,1994年,李文欽先生獲中華太極拳總會頒授推展太極拳貢獻卓著之甲種獎章,獲澳門總督頒授體育功績勛章。從2002年起至今,他連續(xù)四屆獲選澳門特別行政區(qū)體育委員會委員。從1994年至2004年十年間,李文欽先生分別榮獲時任澳門總督韋奇立和現(xiàn)任澳門特首何厚鏵頒授體育功績勛章,他也是澳門武術界獲得此授勛的第一人。去年奧運圣火在澳門傳遞期間,李文欽先生被選為火炬手,參與并見證了“祥云”傳遞盛況。
堅持習武勤臻于成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崩钗臍J先生能在武術界香氣馥郁,必然經(jīng)過了一番寒徹骨的砥礪。1945年,李文欽先生出生于武術世家。在家庭的熏染下,他從小對武術癡迷甚于常人。他回憶說:“我爺爺青年時便練就了一身好武藝。小時候,每天晚上爺爺在菜園練武,我經(jīng)常在旁觀看。久而久之,我也學著他的樣式,手舞足蹈起來。爺爺看到了,笑著說我像他,相信我會是個學武的可造之材,于是親手授我武藝。稍大點后,他開始教我一些基本的防身技巧。就這樣,我在祖父的言傳身教中邁進了武術的殿堂。每每在祖父面前演練時,他都會鼓勵我說,你練起來有板有眼,一定會成大器。正是有祖父的傳授和鼓勵,我才能夠越練越有信心,遇到困難時也能堅持。15歲時,我已基本掌握了拳、刀、棍棒等功夫要領?!?/p>
讀初中二年級的時候,李文欽先生參加了著名武術大師李良溪先生的武術班,由于習武勤奮,功夫日益精進,兩年后,他便被安排當助教。后來,他相繼追隨澳門武術大師文重光、文國威、何珠等前輩習武。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澳門與內地武術界交流活動日益頻繁,1987年為了提高自身武學修為,李文欽先生全身心鉆研武術,他放下工作,遂轉往內地拜師學藝。
那段時期,李文欽先生四處尋師學藝,常常身不在澳門,失去了很多發(fā)展事業(yè)的機會。不過,他似乎并不認為失之很多,反而認為得之不少。他說:“我先后到過佛山、西安、北京、重慶、河南陳家溝、鄭州、信陽等武術圣地,師從過陳昌棉、陳小旺、馮志強、門惠豐、張志俊、李德印等名師,修習的拳術也多達十多種。”在這期間中,他逐步意識到“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與其門門都有所學,倒不如精通一門。在陳家溝偶遇張志俊大師后,李文欽先生深為其太極實戰(zhàn)功夫所折服,遂正式遞帖成為其入室弟子,選擇了陳式太極拳作為自己重點鉆研的對象。
從1986年起,李文欽先生先后到濟南、深圳、杭州、天津、廣州、北京、上海等地參加中國武術協(xié)會主辦的武術訓練班、教練員訓練班和裁判員訓練班,不間斷地同外界同行接觸,提高自己的武術水平。他廣采博收,融會貫通,逐步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最終成為澳門一代武術大師。
開壇授學布德四方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教學相長也?!睘榱颂岣咦陨砦湫g修養(yǎng),同時向更多人傳授自己武術道德,從1967年1月1日開始,李文欽先生便在自家菜園授徒傳藝,自行辦班。1973年、1990年他相繼創(chuàng)辦了澳門鴻勁體育會、澳門陳式太極拳健身會,為多個政府部門、社團機構開辦各種普及班、健身班,教習地點遍布全澳。在這些學員當中,入室弟子近五十人,已成為澳門武術界的中堅力量和后起之秀,在國內外武術賽事中均取得不俗的成績。他的得意門徒黃東陽,在第11屆亞洲運動會上奪得南拳銅牌,是澳門體育代表團首次參加國際性綜合型運動會獲得的唯一的獎牌,被譽為“零”的突破。也有很多學員如今已成為社會棟梁:現(xiàn)任澳門特區(qū)警察總局局長的白英偉,14歲起就師從李文欽習武達七年之久;澳門特區(qū)體育發(fā)展局局長黃有力,現(xiàn)任澳門武術總會副會長馬有信,鴻勁體育會理事長曾建文、梁寶倫、李志光;全國人大代表劉藝良,廣東省政協(xié)委員李萊德、黃仁民,專業(yè)人士陳錫僑教授,知名人士馬有仁、馬有友等,都曾跟隨李文欽修習過太極拳。
同時,李文欽先生還在澳門等地推廣武術文化,其貢獻有目共睹。1980年,李文欽先生參與組織成立澳門武術總會,歷任秘書長、副理事長,二十六年來堅持擔任實務工作,為武術在澳門的推廣與發(fā)展全情投入、不遺余力。每當澳門舉辦訓練、比賽、表演、交流等活動時,他都親自參與策劃,親自組織。
1984年,李文欽先生代表澳門參加了中國武術協(xié)會在武漢召開的首次武術國際會議,十三個國家、地區(qū)的代表簽署了將武術推向世界的宣言,宣布日后將組織新編套路比賽。澳門武林人士百思不解,武術有各家各派,如何統(tǒng)一規(guī)范比賽?然而李文欽先生卻堅定不移、堅持不懈地繼續(xù)做推動工作。1986和1987年,兩屆國際武術賽分別在天津、杭州舉辦,他以教練兼運動員的身份參加賽事,透過賽事見聞介紹,他鼓勵澳門武林人士尤其是自己的弟子率先學習新編套路,參加正規(guī)比賽。1987年,幾經(jīng)辛苦,李文欽先生終于邀得中國武術協(xié)會派出兩位教練到澳門,協(xié)助訓練參加新編套路比賽的運動員,組織澳門代表隊參加首屆亞洲武術錦標賽。同年,他排除萬難,促成首屆澳門武術錦標賽的舉辦。從此,每年的比賽他都積極選拔運動員代表澳門出外比賽,推動澳門武術運動走向世界。
1999年,澳門回歸祖國后,武術運動更得到澳門特區(qū)政府體育部門的重視和大力支持,從回歸至今將近十年,澳門在國際武術聯(lián)合會與亞洲武術聯(lián)合會的信任和支持下,先后成功舉辦了2003年第七屆世界武術錦標賽、2005年第四屆東亞運動會武術比賽、2007年第七屆亞洲武術錦標賽等三大國際性武術賽事。三大賽事均由李文欽先生擔任組織籌劃和領導具體工作,團隊工作表現(xiàn)出色,賽事取得完滿成功,廣受國際贊譽,獲得國際武聯(lián)與亞洲武聯(lián)的高度贊揚和公開表彰,締造出澳門武術亮麗的光環(huán)。
縱論國粹闊談武道
年輕時游歷過祖國的許多名山大川,并博覽群書,李文欽先生對于中華民族的文化有著獨特的領悟,從文化的淵源上尋求與武術的內在聯(lián)系。他說:“四大國粹中,國醫(yī)、京劇、書畫、武術一脈相承,它們之間雖形迥異,卻理趣相通,有著不謀而合、異曲同工之妙和不可分割的淵源與宗親關系。太極其中涵蓋了國粹中醫(yī)經(jīng)絡學的深邃嚴謹、京劇的抑揚頓挫、書畫的激情飛逸。因此,古人謂之:太極妙道,一如醫(yī)儒武行,神采為上,以其可以得精神也?!?/p>
談到武術與太極流派,李文欽先生力主棄武林門戶之見、門派之爭和“武無第二”之狹窄觀念,“唯有百花齊放,兼收并蓄,國學才能廣大?!彼f,“太極拳分很多家,而中國國家體委所認同的太極拳有五家,分別是陳家、楊家、武家、孫家、吳家,它們因風格各異而讓中國太極異彩紛呈。太極的意靜神恬,在于它豐富獨特的肢體語言中所融入哲學思想和智慧,其簡約與深刻中,包含著樸素的辯證思想,表達了天人合一、氣神交會的哲學思想的契合,因此,它不僅僅是一種強身健體的運動,更是一種文化,一種哲學,一種精神,一種人與自然天人合一的人文境界?!?/p>
如今,李文欽先生擔任澳門武術家協(xié)會主席、澳門陳式太極拳健身會會長、中國武協(xié)傳統(tǒng)武術委員等多個職務。雖然身兼多個職務,但他依舊不遺余力推廣太極運動、為澳門武術事業(yè)的發(fā)展身體力行,并樂此不疲,因為在他心中一直有個理念支撐著,那就是:讓太極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華武術。
【人物簡介】
李文欽先生,祖籍廣東潮州,1945年出生于澳門。澳門特別行政區(qū)政府體育委員會委員,中國澳門體育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會員大會秘書,獲中國武術“八段”證書及國際認可中國功夫師范“八段”,現(xiàn)任中國澳門武術家協(xié)會主席、澳門武術總會副理事長、澳門蔡李佛武術聯(lián)合會會長、澳門陳式太極拳健身會創(chuàng)會會長、澳門潮州同鄉(xiāng)會副會長、澳門培華中學校董、亞洲武聯(lián)傳統(tǒng)武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武術協(xié)會傳統(tǒng)武術委員、臺灣太極拳國際聯(lián)盟總會副主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