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雙
參加馬拉松其實也有點修行的意思,有的人折磨自己的身體是為了得到某種精神上的超越,有的人通過受苦來換取一群人的認同,共同跑向一個終點。
什么是游覽紐約的最好方式?十一月第一周的周末,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馬拉松。今年大概有四萬多人參加了馬拉松。很多人象往年一樣花了很長的時間才跑完這二十六英里的距離,但是不管怎樣,馬拉松象往年一樣,是公開的。不像其它的競技比賽,你不需要晉級,不需要有比賽經(jīng)驗,只要跑得動就能參加。據(jù)說報名的人數(shù)多到必須要抽簽才能上場。
我本來不關心馬拉松。我的跑步習慣,僅僅限于健身房的跑步機上面的兩至三英里,但是我發(fā)現(xiàn)今年的馬拉松宣傳活動特別熱烈,廣播電視海報輪番轟炸,馬拉松三個字簡直成了“Talk of Town”(街談巷議)時髦的話題。引得我不得不融入了這馬拉松的情緒之中。
聽廣播電臺組織的“你為什么參加馬拉松”的Call-in節(jié)目,好幾個人談到馬拉松第一個字就是“痛。”有人說等你跑過一半的時候,你身體里所有新的舊的傷痛都出來了。有一個女的說跑到一半骨盆裂了,自己還不知道,一方面覺得疼,另一方面仿佛身體把骨盆綁在一起,不讓它散開。有一個女運動員,曾經(jīng)參加過奧林匹克一萬米長跑比賽,第一次參加馬拉松的時候還是覺得疼,跑過一半后只能不斷地騙自己再多跑一里,這才堅持下來。
村上春樹在關于跑步的書里講到自己在希臘跑六十二英里的超級馬拉松時,跑到最后覺得身體仿佛是一塊牛肉,完全脫離意識而存在著。因為艱難,很多人就產(chǎn)生了特別強烈的感情需要,比如有一個聽眾打電話到電臺說,如果你的朋友答應到哪一個地方的路邊去迎接你,他們最好如約出現(xiàn),否則那種失望比身體上的痛苦更難以忍受。也因為馬拉松是個極限的挑戰(zhàn),很多人參賽不是因為喜歡跑步,而是為了慈善行為,比如美國有個挺有名的演員艾德·諾頓就組織了一幫人為非洲的環(huán)境保護募捐。他們設立了一個網(wǎng)站,任何人都可以為了支持某個參加馬拉松的志愿者而募捐。
這么說起來實際上馬拉松和有些宗教行為沒有太大的區(qū)別。比如絕食。印度建國前后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種族紛爭,甘地看著心痛,又沒有辦法以理性的方式說服大眾,只能利用絕食來說服民眾。雖然絕食不一定是一個宗教行為,但是甘地當時已經(jīng)是近乎圣人的宗教領袖了,他的絕食就變成了一種祈禱,具有強烈的感召力量。
還有一個印度作家納拉揚也曾描述過一個假圣人在公眾的壓力之下不得不答應為求雨而絕食,結果反而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精神經(jīng)驗。參加馬拉松其實也有點修行的意思,有的人折磨自己的身體是為了得到某種精神上的超越,有的人通過受苦來換取一群人的認同,共同跑向一個終點。
另外還有一個心理的層面。紐約的地鐵巴士上貼滿了海報,都教導人們“跑起來,擺脫悲觀,把憂郁拋在身后?!边@種宣傳方式是以前沒有過的。大概是因為金融危機,失業(yè)人口始終沒有減少,所以患憂郁癥的人多了,需要鼓勵。這種口號太直接地把身體訓練和心理治療聯(lián)在一起,實際上也是強調跑步的精神作用。
馬拉松絕對不純粹是一個全民體育運動。我甚至懷疑它這樣的挑戰(zhàn)極端,是不是對于身體真有好處?據(jù)報道紐約馬拉松參賽最年輕的選手只有九歲,不過這是在一九八一年以前的事,這之后,就有了年齡限制,十六歲以上的選手才能參賽。七十年代的幾個年輕選手成績都不錯,但是后來都是渾身是傷。想來也對,七十年代是美國長跑開始風行的年代,想想“阿甘正傳”里面的那個執(zhí)著而可愛的智障人士,就對當時的文化有點了解了。
當然有人努力就有人偷懶。十幾年前有一個著名的故事,一位女選手莫名其妙地得了第一名,原來她是乘地鐵到達目的地的。去年還有兩個女選手抄了一個近道,越過一個區(qū)沒有跑,結果也拿到了好成績。今年很多人很氣憤,認為全程走過來的人不應該與跑完的人一樣,拿到同樣的證書。我對此比較不以為然,這個社會把成績看得太重,因此取得了某些成績的人總是需要把自己和別人區(qū)別開來,不管馬拉松多么公開,這一點都是不能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