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祎
2008年北京奧運會將兩個人的名字寫入了“偉大”的行列,但是,榮譽的光環(huán)閃耀了不到一年,兩個“偉大”的青年卻幾乎同時陷入丑聞的圍裹之中,是媒體的陷阱?是成名后的墮落?還是因為青春的彷徨?
前進?還是墮落?
菲爾普斯和博爾特,如果提起這兩個名字,我們想到最多的是什么?是奧運會上的輝煌成績?還是超越人類極限的可怕速度?恐怕,2009年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想到的將是“丑聞”這兩個有些不堪入目的字眼。
最先陷入丑聞麻煩的是“八金王”菲爾普斯。2009年1月31日,英國《世界新聞報》再次發(fā)揚了他們善于挖掘名人隱私的“光榮”傳統(tǒng),在網(wǎng)站頭條刊登出了一條足以震驚世界的消息:菲爾普斯吸食大麻!該報不但清楚交代了菲爾普斯吸毒的確切時間、地點,甚至還爆出了菲爾普斯團隊希望收買該報,阻止照片發(fā)出的更大丑聞!
幾乎在“飛魚”陷入“大麻”煩的同時,關于“飛人”博爾特的負面新聞也開始游走于媒體和網(wǎng)絡。北京奧運會之后不久,已經(jīng)包攬了100米和200米兩項世界紀錄的博爾特便揚言要打破由邁克爾·約翰遜保持的400米世界紀錄,將自己打造成體壇“真神”。但是,紀錄未破,博爾特卻先將自己健康的形象打破。他在美國邁阿密的一間酒吧中和眾多美女大跳限制級艷舞,玩了一把極盡猥瑣之能事的無限放縱。
菲爾普斯和博爾特,一個23歲,一個22歲。從運動成績上來說,他們已經(jīng)是功成名就;從運動生涯來說,他們卻還有很長的時間去創(chuàng)造更加輝煌的成績。是繼續(xù)前進?還是從此墮落?至少在北京之后,他們選擇了后者。
為何青春總是彷徨?
其實,菲爾普斯和博爾特并非特例。在眾人心目中,體育明星應該是健康而陽光的,但年少成名的他們卻總是時不時地用各式丑聞,將自己健康的形象摧毀得干干凈凈。
和菲爾普斯一樣,沾染毒品的體育明星不在少數(shù),其中最出名的當數(shù)球王馬拉多納。
22歲時,效力于西甲巴塞羅那隊的馬拉多納開始沾染毒品這個幾乎毀掉他一生的敵人。因為毒品,他被意甲那不勒斯隊驅逐;因為毒品,他告別了鐘愛的足球賽場;因為毒品,他差點兒失去生命。直到42歲,馬拉多納才終于承認,毒品這個開始看上去十分有意思的東西讓他的后半生變得驚心動魄。
同樣的事情還發(fā)生在了羅馬尼亞足球運動員穆圖的身上。2004年,綽號“毒蛇”的穆圖被“毒品”這條真正的毒蛇狠狠地咬了一口。當時效力于英超新貴切爾西的穆圖是主教練穆里尼奧最為看重的球員之一,他本來極有希望成為切爾西英超兩連冠陣容中的重要成員,但是因為吸毒,他被切爾西除名并被英足總禁賽7個月,錯過了創(chuàng)造輝煌的機會。
除了毒品,“性”也是一個籠罩在體壇上空揮之不去的陰影。與體壇前輩的“性丑聞”相比,博爾特的“艷舞門”不過只是小兒科罷了。
1991年,25歲的拳王邁克爾·泰森不得不暫停自己如日中天的拳擊事業(yè),將拳王頭銜不戰(zhàn)而拱手讓于他人,因為他陷入了一個足以毀掉他一生的大丑聞中。一個名叫華盛頓的美國黑人女性控告泰森強奸了自己。在經(jīng)過歷時半年多的審判之后,法官宣布泰森有罪,入獄6年。雖經(jīng)過減刑,3年之后泰森便重返拳壇,但卻再也無法上演集三大拳擊組織重量級拳王金腰帶于一身的輝煌。
同樣是在25歲,如今的NBA第一人科比·布萊恩特險些經(jīng)歷和泰森同樣的遭遇。2003年,因膝傷暫別賽場的科比被科羅拉多州鷹郡的一位酒店前臺女雇員告上了法庭,罪名強奸。雖然在律師的幫助下,科比逃過了牢獄之災,但是之前健康完美的形象已經(jīng)大打折扣。
20多歲,對于普通人來說,正是年少輕狂的年代。明星也是人,他們同樣年少,同樣輕狂,特別是在榮譽和金錢的圍裹之下,他們難免會迷失前進的方向?;蛟S,這就是屬于青春的彷徨。明星也是人,也需要包容
試問一句,誰沒有過年少輕狂的時代?列寧曾說,年輕人犯錯,上帝都會原諒。更何況,這些年輕人已經(jīng)或許還將創(chuàng)造出屬于人類的更加輝煌的成績。那么,在對待這些犯下錯誤的年輕偶像時,我們應冷眼旁觀?橫眉怒對?還是應該多一些些包容?
菲爾普斯的吸毒丑聞曝光之后,在美聯(lián)社的相關調(diào)查中,有2/3的被調(diào)查者表示,吸毒行為并不會影響他們對菲爾普斯的看法。其實,美國人總是以更加包容的態(tài)度來對待自己的偶像。吸毒丑聞發(fā)生之后,菲爾普斯的眾多贊助商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表示將重新考慮和菲爾普斯的合同,多數(shù)都對他的行為報以原諒的態(tài)度。
在歐美國家中,發(fā)達的媒體已經(jīng)將觸角伸向了明星生活的各個角落,被他們曝光的所謂“丑聞”層出不窮,人們也早已經(jīng)習慣和接受了“明星也是人,丑陋起來更加不是人”的社會現(xiàn)實。在面對偶像的錯誤時,他們同樣會給予道德上的譴責、法律上的懲處,但是,他們更多的是就事論事。或許,他們也會在偶像取得成績的時候將他捧上天,將他樹為神,但是,他們不會在偶像犯錯之后就將他們當成是過街老鼠,有多么狠就踩多么狠。于是,戒毒之后的馬拉多納成為了阿根廷國家隊主教練,擺脫官司的科比成為了NBA現(xiàn)役最偉大的球員。而在中國,我們對于年輕偶像們犯下的錯誤還缺少包容的態(tài)度。受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中國社會容易接受一個人的成績和輝煌,但卻很難容納一個人的錯誤和失敗。劉翔在輝煌時,是萬眾追捧的超級偶像,但是在北京奧運會因傷退賽之后,懷疑和謾罵似乎從來都沒有消失;而對于埃蒙斯的兩次錯失金牌,美國人表達的更多的是遺憾和惋惜。這也許就是為什么犯過錯誤的偶像在中國很難延續(xù)輝煌,而在歐美國家卻能繼續(xù)創(chuàng)造成績的重要原因。
雖然,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中國人已經(jīng)開始接受“偶像也是人”的事實,但要做到像歐美民眾那樣的“榮辱不驚”,我們還有很大差距。
其實,從眾多偶像的丑聞經(jīng)歷來說,無論是媒體還是民眾,更多的起到的只是監(jiān)督和提醒的作用,能否真正走出丑聞,靠得還是偶像自身的調(diào)節(jié)能力。走出丑聞,就能成為馬拉多納和科比;繼續(xù)沉淪,就有可能成為辛普森(涉嫌殺妻的美國前橄欖球巨星,2008年因搶劫被判入獄33年)和泰森。既然如此,我們
這些旁觀者為什么不能多一些包容,給偶像們多一些空間,讓他們走出彷徨的青春,去取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