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媽媽從鄉(xiāng)下探親歸來,帶回半布袋蠶豆,帶回了大小四只雞!此起彼伏的雞叫聲帶給了我們很多歡樂和想象。我想象以后雞能生很多蛋,而那些蛋又能變成小雞,小雞長大以后又能生蛋。
給雞找食的任務(wù)當然交給了我。每天放學(xué)以后,我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看雞,有時還帶回幾個同學(xué),讓他們也能來逗雞,見識這些頗為珍奇的小動物,共享我的幸福。然后,我就提著小竹籃出去挖蚯蚓,或是網(wǎng)捕飛蟲,或是在路邊撿爛菜葉。為了找到足夠的雞食,我得走很遠很遠,天黑時分才能回家。
哥哥姐姐比我忙,正準備考初中或高中。他們常常為了趕課外作業(yè)而不能陪我出去找雞食。碰到這種情況,我就覺得怨恨,覺得他們對雞無情無義。
更可惱的是,他們儼然已經(jīng)是半個大人了,經(jīng)常附和著爸媽,用大人的腔調(diào)來提供殺雞的理由。他們說,雞不是人,養(yǎng)大就是讓主人吃,就要殺。他們議論著應(yīng)該殺那只黑的,然后再吃那只白的……這種議論總引起我一場大吵大鬧大哭。
不準殺雞!——我吼得天昏地暗。
盡管一次次抗爭,雞還是一只只少了,最后,只剩下一只生蛋最多的黃色母雞。這只雞孤零零的,在小院子里踱來踱去,哪兒也找不到它的朋友。直到放學(xué)時分,才有我來給它喂食,對它說話,把它撫摸。它對別人似乎都有些畏懼,見人就驚慌地躲避,但對我十分親熱溫順,似乎已熟悉我。我壓它低頭,它就久久地低頭;我壓它蹲伏,它就久久地蹲伏,非常聽話。眼睛老投注于我,好像看我還有什么吩咐。有時候發(fā)出低聲的“咕咕咕”,似感激,似撒嬌,又似不安地訴求什么。
為了讓它生蛋,父親以前在分飯時,總在鍋里剩一口留給它,讓它吃點精糧。后來,全家餓慌了,父親就說:“人還吃不飽,還管得上它!”于是就把它那一份口糧取消了。我覺得不忍心,每餐飯我都在自己的碗里留一口,去小院里撥給它。
(選自《韓少功隨筆?夜行者夢語》)
哈星丁的話
文中的哥哥姐姐為什么總附和著爸爸媽媽要殺雞?“我”又為什么要與之抗爭呢?你和小動物之間有沒有精彩的故事發(fā)生呢?快給我們講講吧!
讀一讀記一記
此起彼伏:這里起來,那里落下,表示連續(xù)不斷。
附和:(言語、行動)追隨別人。
儼然:形容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