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泉 張洪路
現(xiàn)在的城里人和進城的人,整天都是忙著工作和做生意,就連在家的婦女或老人也是忙著接送孩子、燒飯等等,對那些針線活兒早就無暇顧及,這對于以縫補修理為業(yè)的掙錢人來說,正是極好的商機。據(jù)了解,換拉鏈、修鞋子的小攤點日常很少看到有顧客圍等的,因為顧客大多是周圍的居民,還有上班路過的、附近做生意的人,哪家有衣服拉鏈壞了,鞋子斷底、斷邦、凹膠了,在上班或買菜時順便帶到攤點,修好后回頭再拿走就行,顧客覺得花錢少、又方便。如果一天有30個顧客來換拉鏈、修鞋子,平均一件收4元,一天就能掙到120元,有的還遠(yuǎn)不止這些。舉一個例子:筆者的一個堂兄名叫張士卓,是江蘇省濱海市東坎鎮(zhèn)沙浦村人,他們夫妻倆幾年前到上海寶山打工。起初堂兄在一家廠里上班,每天工作都在10小時以上,堂嫂在蔬菜隊起早摸黑為人家種蔬菜,夫妻倆一個月收入也不過一千五六百元。后來,他們看到附近的羅店鎮(zhèn)上有兩個換拉鏈、修鞋子的攤點,他們就先觀察調(diào)研,了解到一個攤點每天至少有二三十個顧客光臨,按當(dāng)時的一件2元計算,一天也能掙個五六十元,這比自己夫妻倆上班打工劃算多了。于是,夫妻倆花了300多元買了一臺舊縫紉機和修鞋子的工具,在自己的住地羅南鎮(zhèn)擺了一個換拉鏈、修鞋子的攤點。由于人生地疏,起初一天只有幾筆生意,他們就托熟人介紹,甚至上門取貨。半年后,來修理衣服和鞋子的人逐漸增多,他們對顧客送來修理的東西急的先做,能緩的晚上加班做或第二天再做。由于他們服務(wù)態(tài)度好,修補得仔細(xì)、牢固,所以顧客情愿等一兩天也讓他們做?,F(xiàn)在,他們每天的生意都在30筆以上,最多時達五六十筆。他們還告訴筆者一個“秘密”:修鞋子用的一瓶膠水,批發(fā)價5元,要用兩個月,一雙凹膠的鞋子修好后要收3~5元;那些加固、更換鞋底的皮子根本不需要買,舊的車輪擋塵膠皮都能用,一雙換好的鞋底收費在8~10元;一條褲子的拉鏈批發(fā)價只有5角錢,換好一條褲子拉鏈?zhǔn)召M2~3元;一根羽絨服拉鏈批發(fā)價2~3元,換羽絨服拉鏈要收12~15元,因為換羽絨服拉鏈需要一定的技術(shù),弄不好就會出現(xiàn)衣邊不平或“跑毛”,一般攤位不會換。堂嫂起初都是當(dāng)“二傳手”,將羽絨服送到一家服裝廠讓別人換,幾次過后,她邊看邊學(xué)也掌握了更換拉鏈的本領(lǐng)?,F(xiàn)在,他們一天賺個一兩百元是常事。
堂哥堂嫂的創(chuàng)業(yè)項目值得借鑒,尤其是哪些年齡稍大、不適合進廠打工的農(nóng)民朋友、下崗職工更適宜做這些成本小、賺得穩(wěn)的小手藝,這些不顯眼的小項目也很有市場潛力。(江蘇 張士泉 張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