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勇
那一年的春天,伴隨我人生的初啼,我翻開了草原這本書。映入我懵懂視野里的,是糾纏在一起的兩種顏色。一種是綠色,不單純是草原的本色了,還有一塊塊被分割的莊稼地,魚目混殊地呈現(xiàn)著同樣的綠色:還有一種是白色,白茫茫、亮燦燦,在蒼天烈日下綿延起伏,那就是著名的科爾沁沙地。
我蹣跚在這本書里,我的識字卡片都是活生生的。院子里有豬狗雞鴨,園子里有各種鮮嫩的蔬菜,草地上有牛羊馬,莊稼地里有苞米,沙坨子里有跳兔,還有駱駝。我就是在半綠半白、半農(nóng)半牧的生存狀態(tài)里讀懂了生活的不易和勞動的辛苦。而觸目驚心的土地沙化也給我幼小的心靈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
長大后,我開始了文學(xué)創(chuàng)作。保護草原、保護生態(tài)曾一度是我創(chuàng)作的主題??墒呛鋈挥幸惶?,我強烈地意識到,我并沒有讀懂草原,我對草原的認識還是那么膚淺,我字里行間的草原是那么蒼白,我的疾呼、我的吶喊是那么無力。
痛定思痛,我開始從歷史的源頭重讀草原,在草原的歷史里吮吸民族的血液,尋找民族的根脈。我逐漸認識到:草原不僅是藍天白云下的碧波綠浪,不僅是散落的蒙古包裊裊的炊煙,不僅是浮云落珠般的羊群牛群,不僅是飄香的乳汁和深情的哈達,不僅是醇濃的美酒和悠揚的長調(diào),不僅是馬頭琴踏著馬蹄痕激情的旋律。草原更是草原人的草原,是草原人不息的生命河流,是草原人不滅的生命火炬,是草原人永恒的生命主題。
你看草原上空的鷹,飛得再高再遠也不會迷失,因為它把根留在了草原。草原人千年無改的守候,不就是對根的依戀嗎。只有守住我們的根,才能真正留住草原。不是單純地留在夢里和視野里,而是留在生命里。因為生命才是永恒的。
草原人只有把草原融進生命里,才能讀懂草原,讀懂民族,讀懂歷史,讀懂未來。
肖勇,又名博·阿勇嘎,1972年8月出生,科爾沁草原蒙古族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國家二級作家,內(nèi)蒙古通遼市文化局創(chuàng)編室專業(yè)作家,通遼市政協(xié)委員。兩次榮獲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文學(xué)創(chuàng)作“索龍嘎”獎,多次榮獲科爾沁文藝獎。出版有自選作品集《動物傳說》,長篇小說《滿都海斯琴》,蒙譯漢長篇小說《琶杰傳奇》。
叮當(dāng)?shù)脑?/p>
在當(dāng)今世界上,有兩項文學(xué)大獎是全球兒童文學(xué)作家的夢想:一項是國際安徒生獎,另一項則是瑞典王國設(shè)立的以瑞典兒童文學(xué)大師阿斯特麗德·林格倫名字命名的林格倫文學(xué)獎。
林格倫,被人們親切地譽為“童話外婆”。她的童話充滿了神秘的想象,充滿了童心童趣和人性的真善美。她的童話中有穿著長襪子的皮皮、淘得驚天動地的埃米爾、破案神奇的小卡萊……當(dāng)然還有嘰嘰喳喳的吵鬧村的孩子們。這些作品被譯成90種文字,發(fā)行量1億3千萬冊。如果把她的書摞起來,就有175個埃菲爾鐵塔那么高;如果把它們排成行,就可以繞地球三周。
好吧,讓我們在“童話外婆”林格倫的帶領(lǐng)下,到吵鬧村這個充滿快樂的地方,去感受那份屬于孩子們的自由和樂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