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巨仁 郝永芳
摘要介紹了猴頭菇的栽培技術,包括栽培季節(jié)選擇、栽培袋制備、滅菌、接種與培養(yǎng)、出菇管理和采收等內容,以期為菇農提供參考。
關鍵詞猴頭菇;高產(chǎn);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646.1+9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08-0035-01
猴頭菇又叫猴頭菌、刺猬菌、花菜菌或山伏菌等,原是一種深藏于密林中的珍貴食用菌。其子實體圓而厚,常懸于樹干上,布滿針狀菌刺,形狀極似猴子的頭,故而得名。猴頭菇營養(yǎng)豐富,富含多肽及多種維生素。醫(yī)學證實,猴頭菇具有組織修復、增強細胞活力、抗癌、延年益壽和美容等藥用功能。猴頭菌生長周期一般以9~11月,栽培方法簡單,經(jīng)濟效益高,市場前景好?,F(xiàn)將猴頭菇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栽培季節(jié)
根據(jù)猴頭菌的生物學特性,其菌絲體生長適溫為25℃左右,養(yǎng)菌時間為30~40d。子實體的適宜生長溫度為16~20℃,栽培1次,可收3茬,約需2個月。農戶可參照當?shù)貧夂驐l件合理安排生產(chǎn)時間。
2 栽培袋的制備
2.1培養(yǎng)料配制
配方1:棉子殼90%,麩皮8%,石膏1%,過磷酸鈣1%。配方2:棉子殼58%,雜木屑30%,麩皮10%,石膏1%,過磷酸鈣1%。配方3:棉子殼50%,玉米芯粉38%,麩皮10%,石膏1%,過磷酸鈣1%。將上述各配方原料拌勻,按料水比1∶1.2~1.4加水調至含水量65%。
2.2裝袋
采用15cm×32~34cm×0.04cm的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裝干料重約0.40~0.45kg。料要適度壓緊,然后系緊袋口。
3滅菌
3.1常壓滅菌
將培養(yǎng)料袋分層置放滅菌鍋內,加熱至100℃,保持10h,停火燜5~6h,然后將袋取出冷卻接種。
3.2高壓滅菌
用大容量高壓滅菌鍋,料袋亦分層放置,保持壓力1.2 kg/cm2 2h,然后自然冷卻至壓力為0kg/cm2時,開鍋蓋將料袋取出冷卻。大容量滅菌鍋滅菌時,如將壓力升至1.5kg/cm2則易發(fā)生熔袋、脹袋現(xiàn)象,影響滅菌效果。
4接種與培養(yǎng)
當料袋冷卻至30℃以下時移入接種箱接種,接種箱用高錳酸鉀、甲醛熏蒸滅菌,20min進行無菌操作接種。接種從料袋兩端進行,一般每瓶菌種可接25袋。接種后可將料袋直接移入大棚培養(yǎng)發(fā)菌。移入前大棚應充分消毒,開窗降低棚內溫度,用石灰水噴灑地面和四壁,然后用甲醛或硫磺密閉熏蒸24h。如采用冬暖蔬菜大棚栽培猴頭菇,可先將接種后的料袋單獨置于培養(yǎng)室培養(yǎng)至菌絲吃料深達2cm左右,再移入大棚內繼續(xù)培養(yǎng)。料袋呈墻式排放,每行疊放6層,底面鋪1層磚,行間距60cm,以便于管理。菌培養(yǎng)期間要加強通風管理,棚頂適當加放草簾遮蔭,控制棚內溫度不超過27℃。約經(jīng)30d、菌絲接近發(fā)滿時,倒袋檢查,清除有較重雜菌污染的菌袋,生長健壯的菌袋即可進行出菇管理。
5出菇管理
菌絲體長到1/2以上時就陸續(xù)出現(xiàn)子實體,此時應及時進行出菇管理。出菇期內,要創(chuàng)造適于子實體生長發(fā)育的條件,協(xié)調好溫、濕、光、氣之間的關系。
5.1開口
子實體培養(yǎng)時必須要有出菇的口子。瓶栽猴頭菇,要拔去棉塞或去掉牛皮紙在封口塑料薄膜中央開1個直徑2cm的圓孔即可。袋栽猴頭菇,去掉頸圈內的棉塞或揭去接種穴上的膠布,袋上用塑料薄膜覆蓋,每2~3d將薄膜掀動1次,促使菇蕾形成。當菇蕾直徑2~3cm時,揭去薄膜。
5.2控溫調濕
菇房溫度應保持在12~20℃之間,以18℃左右最為適宜,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85%~90%,每天用噴霧器向室內噴水3~4次。高溫時,要采取必要的降溫措施,如頂部覆蓋、通風換氣、增加噴水等;低溫時,要加強增溫保溫措施。
5.3適量通風
猴頭菇子實體生長要求有新鮮的空氣,通風良好,子實體個大,質緊,色白,生長快,產(chǎn)量高,菌刺長短適中,商品性好;否則,產(chǎn)量低,甚至會出現(xiàn)畸形。因此,應注意菇房的通風換氣,每天定時打開通氣口,高溫時,多在早晚通風,每次30 min左右;低溫時,可在中午通風,經(jīng)常保持菇房的空氣新鮮。
5.4光照
猴頭菇子實體雖然能在黑暗條件下形成,但常會出現(xiàn)畸形菇,而且強光也不利于子實體形成,一般以光照2 000~3 000Lx為宜。
6采收
猴頭菇要在子實體完全成熟前采收。標準是:子實體大小基本長足,堅實,孢子還未散發(fā),菌刺1.0~1.5cm長。采收過晚,則肉質松、苦味重,不利于加工,而且影響下一批菇的形成。采收時,一手壓住培養(yǎng)料,另一手將子實體輕輕拔下或用小刀割取。采收后,及時清理料面,輕輕搔一下菌,讓菌絲體復壯。在適宜條件下,過15~20d就會陸續(xù)出現(xiàn)2潮菇。一般可采收2~3次。從接種到采收結束大約需3個月。采收后保鮮不可超過12h,少量可鮮銷,量大可曬干,也可在60℃下烘干,再用雙層塑料袋密封貯藏。
7參考文獻
[1] 陳全勇.食用菌高產(chǎn)栽培指導[M].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