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楊 閆 寧 楊 剛
摘要總結了影響禁牧效果的因素,并提出防止禁牧反彈的建議,如廣泛宣傳,提高認識,促進廣大干部群眾思想觀念和經營理念的轉變;深入基層,強化服務;因地制宜,科學規(guī)劃;加強科研,政策扶持。
關鍵詞禁牧;防止反彈;建議
中圖分類號 F316.3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08-0198-02
西北部分地區(qū)近年實施禁牧(“禁牧”系指農業(yè)部實施的“退牧還草工程”,通俗稱禁牧或禁牧封育),已經呈現出生態(tài)和畜牧業(yè)雙贏的可喜局面,然而想在各地大范圍推行禁牧,還存在不小的困難和阻力。筆者曾就這個問題做了一系列調查,當談到禁牧時,有些農牧民感嘆連篇,其中不乏對禁牧的誤解和不理解,有一些問題十分值得深思。
1禁牧及禁牧的技術要求
1.1禁牧
禁牧是指特定時期或一定時期禁止放牧利用,是一種對草地施行1年以上禁止放牧利用的措施。其目的是為了解除因放牧對植被產生的壓力,改善植物生存環(huán)境,促進植物(恢復)生長。
1.2禁牧的技術要求
1.2.1適用區(qū)域。禁牧措施適用于所有暫時或長期不適合于放牧利用的草地。永久性的禁牧等同于退牧,一般僅用于完全不適宜放牧利用的特殊地區(qū)。
1.2.2地塊選擇和設施要求。禁牧措施一般采用于因過度放牧而導致植被減少、生態(tài)環(huán)境嚴重惡化的地塊。為防止家畜進入,禁牧地塊一般要求有圍欄設施,圍欄建設應符合NY XXXX—2003(《草原網圍欄和刺絲圍欄建設技術規(guī)程》)的規(guī)定。
1.3禁牧的實施要點
1.3.1禁牧時限。禁牧以1個植物生長周期(即1年)為最小時限。視禁牧后植被的恢復情況而定,禁牧措施可以延續(xù)若干年。
1.3.2解除禁牧時的主要參數。一般以初級生產力和植被蓋度作為解除禁牧的主要依據。也可用當地草原的理論載畜量作為參考指標。當禁牧區(qū)的年產草量超過該地理論載畜量條件下家畜年需草量的2倍時,可以解除禁牧。解除禁牧后,宜對草原實施劃區(qū)輪牧。
2影響禁牧效果的因素
2.1農牧民思想認識不足,影響工作的均衡開展
“人下山,羊進圈,禁得住,不反彈”是寧夏禁牧的目標。而開春以來,偷牧現象時有發(fā)生。有的人是沒草要放羊,有的人看見別人放心里不平衡也要放,大部分人是白天不放夜里放。寧夏各級政府采取“發(fā)現偷牧就重罰”的措施,但有的農民仍然變著法子違犯規(guī)定。這是由于封育禁牧改變了農牧民多年的生產習慣,一些農牧民很難在短時期內認識到封育禁牧的重要意義。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努力營造全社會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氛圍,使封育禁牧工作由政府行政推動變?yōu)閺V大農牧民的自覺行動。
2.2沒有象樣的圈舍,財政支持不力
原來農牧民養(yǎng)羊,一般是早上將羊趕出家門,晚上羊只自行回家或將羊趕回來,在院子附近隨便搭建的棚舍過夜,第2天再度趕出,不需要較大面積的圈舍。而實行舍飼后,如果仍用原來的圈舍,羊只的運動量會大大下降,再加上農牧民沒有舍飼養(yǎng)羊的經驗和技術,致使舍飼后羊只發(fā)病率大幅度提高。另外,棚圈也是基礎母羊越冬的場所,可為接冬羔、早春羔創(chuàng)造條件,保證羔羊當年能夠育成出欄。禁牧后必須修建牲畜圈舍,農牧民需要得到信貸支持。而據報道,西北地區(qū)金融部門農村小額信貸的比例很低,根本滿足不了大規(guī)模禁牧需要。
2.3羊只發(fā)病嚴重,缺乏相應技術人員
禁牧后,羊整天在圈舍,飼草單一,活動量小,容易引發(fā)5號病、腸毒血、羊痢疾等10多種疫病,因此禁牧后所有羊只都要打防疫針。而目前基層農村科技推廣體系基本處于癱瘓狀態(tài)。近幾年,農牧科技部門喊著缺人,新的科技人員,如大中專院校畢業(yè)生卻很難補充進去,有的縣農技部門近10年沒進1名大學生。
2.4動檢工作跟不上
為了讓人們吃上放心肉,一些縣市禁牧后宣布,每只羊必須打上耳標同時打防疫針才能出售,未經防疫的羊只不允許上市。但是工作剛一開展就遭遇困境,動檢人員挨打的事件時有發(fā)生,動檢工作只能暫時擱淺。
2.5羊肉品質問題
由于當地羊只生長速度較慢,成年羊體重較低,以前放牧羊只吃的是“公糧”,農牧民不注意這些問題,也不太注意怎樣養(yǎng)才賺錢,而舍飼后才發(fā)現飼喂成本較高,出欄甚至會虧本。于是,禁牧后禁牧地區(qū)大都處理掉當地羊種,飼養(yǎng)適合圈養(yǎng)的羊種。但是當地群眾長期形成的飲食習慣很難改變,大多喜歡吃當地羊肉。目前禁牧范圍不斷擴大,小尾寒羊作為種羊供不應求,但從長遠看,小尾寒羊的肉并不受歡迎,而且采食量大,銷路存在隱患。而不太適合圈養(yǎng)的當地羊種過去一般采食的是豆科類、禾本科類、菊科類以及雜類草,其中不乏具有藥用價值的牧草,喝的是泉水,圈起來后,飼草沒有野外品種豐富、飲水變成了自來水或窖水,肉質必然發(fā)生改變。
2.6飼養(yǎng)管理問題
禁牧后,畜牧業(yè)的生產方式由天然放牧變?yōu)樯犸暼︷B(yǎng),農牧民用自制的食槽喂羊,由于設計不科學,羊只跳進羊槽邊吃邊踩,飼草利用率僅有20%,浪費嚴重。如果用統(tǒng)一設計的羊槽,只容羊頭伸進去吃草便不會有這樣的浪費。然而就是這樣簡單的技術,農牧民也不懂,至于如何搭配飼草,提高喂養(yǎng)的科學性、營養(yǎng)性、養(yǎng)殖效率等實用有效的技術服務,更是無人提供。
在寧夏山區(qū),農牧民通常把高蛋白優(yōu)質牧草紫花苜蓿鍘成6cm左右長的草截子,隨便扔進槽中讓羊吃,而不是粉碎后與其他作物秸稈混合飼喂,結果造成營養(yǎng)物質的大量浪費。苜蓿的收割季節(jié)一般在初花期,開花率不能超過10%,否則蛋白含量就會降低3~5個百分點;而缺乏科學知識的許多農牧民等草長老了才進行收割,這樣雖然產草量上去了,但質量卻大幅度降低了。
2.7保種問題
當地羊種已經適應了多年來的放牧生活,舍飼后出現了大量問題,如發(fā)病率增高、飼養(yǎng)成本增加、生長速度下降等。寧夏的特色綿羊品種養(yǎng)殖數量已經大大減少。另外,由于不懂山羊圈養(yǎng)技術,寧夏農牧民禁牧后大量淘汰山羊,有的甚至整圈出售,寧夏山羊正面臨滅頂之災。
3防止禁牧反彈的幾點建議
3.1廣泛宣傳,提高認識,促進廣大干部群眾思想觀念和經營理念的轉變
為確保封育禁牧工作的順利實施和防止禁牧反彈,應從加強宣傳教育入手,宣傳部門和畜牧業(yè)單位要聯合制定《關于封育禁牧宣傳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宣傳報道步驟、內容和具體要求。各地區(qū)在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宣傳欄、黑板報、文化廣場宣傳的同時,還應通過印發(fā)宣傳單、張貼宣傳標語、出動宣傳車、舉辦專題講座和開展群眾性文化藝術活動等形式,廣泛深入地宣傳封育禁牧的重要意義,促進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觀念和經營理念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轉變:一是讓廣大農牧民從小農經濟思想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以發(fā)展的眼光重新審視畜牧業(yè);二是讓廣大農牧民從傳統(tǒng)的靠天放牧向建舍養(yǎng)畜、舍飼圈養(yǎng)的科學飼養(yǎng)觀念轉變;三是讓廣大農牧民從自給自足的“小而全”粗放經營觀念向專業(yè)化生產、集約化經營觀念轉變;四是讓廣大農牧民在市場開拓上,逐步形成主動找市場、拓市場,參與市場競爭的意識。
3.2深入基層,強化服務
畜牧部門必須堅持“圍封、禁牧、種草、舍飼、結構調整同步推進”的原則,積極組織科技人員深入基層,圍繞封育禁牧開展畜牧業(yè)技術培訓,進行現場服務指導,幫助農牧民解決生產中出現的問題,有效地促進封育禁牧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建議抓好以下幾點:一是加強禁牧舍飼的技術服務,盡快建立和完善市、縣、鄉(xiāng)、村4級技術服務網絡。重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飼草料種植與加工調制、牲畜品種改良、疫病防治、科學管理等方面實用技術的引進、開發(fā)和推廣;二是積極推廣秸稈青貯氨化技術,增加飼草料的供應量,盡力提高飼草料的適口性與營養(yǎng)價值,做到精養(yǎng)增效;三是大力發(fā)展人工草地、建設高標準草庫圇,同時采取天然草場補播、改良和灌溉、施肥等措施,增加天然草場的產草量;四是加強畜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建設。通過各類畜產品交易市場和相關的經濟聯合體以及經紀人隊伍建設,開辟廣闊的畜產品銷售市場,切實解決畜產品的供需矛盾;五是加強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充分發(fā)揮政府部門、龍頭企業(yè)、新聞媒體以及各種中介組織的作用,為農牧民提供及時、準確、有效的信息服務。
3.3因地制宜,科學規(guī)劃
禁牧如治水,靠疏不靠堵。禁牧并非禁羊,是要在羊、生態(tài)和人之間尋求一種和諧。要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堅持“全面保護、合理利用相結合”的原則,科學劃定禁牧、休牧、劃區(qū)輪牧區(qū)。要積極探索封育禁牧區(qū)植被恢復后草原的利用方式,做到既合理利用資源、避免資源浪費,又降低草原火災發(fā)生的幾率,實現保護草原生態(tài)環(huán)境與促進農牧民增收奔小康的有機結合。
3.4加強科研,政策扶持
禁牧后由于當地羊品種不適應舍飼飼養(yǎng),出現了生產力下降、羊肉品質下降等負面現象,于是當地羊的養(yǎng)殖數量大幅度下降。因此,為了使當地羊的一些優(yōu)良品質能完全保存下來,必須加強科研,注意保種工作,而這些工作需要政府政策和財政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