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玉 武海珍
病例
劉先生68歲,患糖尿病31年,合并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腎病、腎功不全。尿蛋白++、尿素氮34mmol/L,肌酐360umo/L。因心絞痛發(fā)作頻繁,兩年前在冠狀動脈植入藥物洗脫支架2個,平時服用阿司匹林、丹參滴丸,心絞痛很少發(fā)作。半年前有一天,突然排柏油樣便,軟弱無力,心絞痛發(fā)作頻繁。立即住院治療,查血紅蛋白9.8克,紅細胞287萬,懷疑尿毒癥胃腸炎引起消化道出血,停用阿司匹林,肌注促紅素和肌注血凝酶,靜滴長效硝酸甘油,心絞痛不但未減輕,反而加重。懷疑心肌梗死,經(jīng)心電圖、心肌酶譜檢查未見異常。住院三天后復(fù)查血紅蛋白7.2克、紅細胞250萬。考慮心絞痛與貧血有關(guān),而后,.輸注A型洗滌紅細胞2單位。翌日復(fù)查血紅蛋白9.1克、紅細胞281萬。上述治療不變,觀察1周心絞痛未再發(fā)作出院?;丶液罄^續(xù)服用恬爾心、丹參滴丸,加用了促紅素3000單位,隔日肌注1次,同時服用琥珀酸亞鐵,兩月后復(fù)查血紅蛋白10.2克,紅細胞298萬。心絞痛再未發(fā)作。
解讀
世界衛(wèi)生組織規(guī)定貧血標準是:血紅蛋白:男性<12g /dl,女性<11g /dl。??貧血的分度:血紅蛋白12~9.1g/dl為輕度: 9.0~6.1g/dl為中度;6.0~3.1g/dl為重度。
劉先生屬于中度貧血。心絞痛的發(fā)作與貧血導(dǎo)致的冠狀動脈缺血加重有關(guān)。心肌缺血常見原因有三。一是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冠狀血管的血流量減少,如冠狀動脈狹窄導(dǎo)致的心肌缺血;二是體力活動過度或情緒激動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致使心肌缺血;三是血液有形成分減少如貧血引起心肌缺血。人體需要的氧氣是靠紅細胞所含血紅蛋白運送的,如果貧血病人的血紅蛋白減少一半,即使冠狀動脈正常沒有狹窄,他的血流量一點也沒有減少,但是心肌得到的氧氣卻減少了一半,機體就要通過加快心跳,加強心肌收縮來推動血流。如此代償必然增大心臟工作量,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心絞痛發(fā)作就會加重,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huán)。
無心臟病的貧血患者,門診檢出率5%~20%,住院20%~40%,當血紅蛋白6克時,心臟通過增強收縮與加快頻率來代償,從而出現(xiàn)竇性心動過速等癥狀,心電圖可出現(xiàn)低電壓,S—T段低及T波平坦或倒置等改變,引起心絞痛。此刻,應(yīng)立即停止活動,就地休息,采取坐位或臥位,迅速口含咬碎硝酸甘油一片,一般可在2~3分鐘內(nèi)見效。冠心病心絞痛是由于冠狀動脈硬化,心肌暫時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絞痛。貧血時當血紅蛋白減少到9克時,血液攜氧能力降低,可進一步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導(dǎo)致心絞痛發(fā)作,使用硝酸酯類藥物不能有效地終止發(fā)作。因而,當心絞痛伴有貧血,單用抗心絞痛藥物治療無效時,輸血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措施,即可糾正貧血又可治療心絞痛是一舉兩得的正確方法。所以當心絞痛病人抗心絞痛治療無效時,就要拓寬思路尋找原因,才會找到正確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