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同學小時候都聽過或者唱過《種太陽》這首兒歌,歌中唱到要種一顆太陽送給北冰洋,讓那兒“變得溫暖又明亮”?!禛eek》在今年的3月刊中曾介紹過“人造太陽”,雖然那顆“太陽”還不能真正投入實用,但根據(jù)來自NOAA(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和NASA的數(shù)據(jù),用不著投放人造太陽,北冰洋的海冰已經(jīng)開始急劇變薄并減少,30年后北冰洋的夏季將幾乎看不到冰天雪地的景象!據(jù)科學家預測,到那時夏季末的北冰洋僅僅剩下約10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被海冰覆蓋,而目前的海冰范圍達460萬平方公里。雖然更加開放的水域可能對海運以及海底石油和礦物開采有利,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動蕩卻是人類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
雖然2007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已經(jīng)在多個全球氣候模型的預測結果上評估了北極未來可能的變化趨勢,但華盛頓大學的氣候?qū)W家Muyin Wang和NOAA太平洋海洋環(huán)境實驗室的James Overland卻對2007年夏末和2008年海冰覆蓋面積急劇減少的原因有著不同的看法。他們對現(xiàn)有的23個模型加以挑選,將它們的計算結果與最近幾年北極海冰的實際情況加以比對,剔除那些數(shù)據(jù)和現(xiàn)實偏差較大的,選出了匹配最好的6個模型。然后他們再次對它們的預測結果進行評估,為的是找出那些考慮了太陽輻射量的季節(jié)變化,能反映夏季和冬季冰量差異的模型。最終,在符合研究人員標準的6個模型中,有3個具有精細的海冰物理和動態(tài)表現(xiàn)能力。
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一旦夏末的海冰面積下降至460萬平方公里——實際上在2007年和2008年分別是430萬和470萬平方公里,所有的6個模型都顯示出海冰驟減的趨勢。所有的模型預測出的北極地區(qū)進入無冰狀態(tài)(僅僅是指在9月)平均所需的時間是32年,其中一些模型甚至計算出這種情況最快在11年后就會到來!
Overland認為,近年來由自然原因和全球變暖共同造成的罕見高溫,使得夏季海冰消失來得比IPCC預計的要早,因為之前的預測只考慮了人類排放二氧化碳的影響。不過,Wang和Overland也承認,未來也不一定會真正出現(xiàn)“無冰的北冰洋”,畢竟混沌的“蝴蝶效應”在自然變異中的作用甚大。盡管如此,人類正在見證北極明海冰的快速消失卻是不爭的事實。
針對標題,最后要說明一點的是,北極海冰并不會完全消失,加拿大北部和格陵蘭島一帶一年四季始終存在著厚厚的冰蓋,這是由于席卷北冰洋的強風將冰層吹到一起并把它們堆積了起來。記住,《Geek》從來不當標題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