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jié)的第二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于江中,數日不見尸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那天投江,五日后她抱出父尸,就此流傳開來,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后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后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jié),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zhèn)改名為曹娥鎮(zhèn),曹娥殉父之處被名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的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qū),在新石器時期,有一種以幾何印紋陶為特征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顯示,他們有斷發(fā)文身的習俗。百越族生活于水鄉(xiāng),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多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壇壇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也是他們族群的標志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jié)就是他們創(chuàng)立用于祭祖的節(ji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