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漢雄
初中語文課本中《陌上?!愤@一首民歌,出現(xiàn)了“使君”、“府”、“小吏”、“大夫”、“侍中郎”、“專城居”等官職名。了解這些官職名,能有助于同學(xué)們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由于課本中對此未作出較詳細(xì)的介紹說明,筆者在這方面作出具體詮釋。
使君“使君從南來”、“使君遣吏往”、“使君謝羅敷”等句中的“使君”是什么官?“使君”原是漢代對刺史、太守(州郡長官,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的地市首長)的尊稱。漢末仍沿用。如《三國志·蜀志·先主傳》:“曹公(操)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可?!眲洚?dāng)時是豫州牧。
需要注意的是這一尊稱,不可用來自稱。下文羅敷說的“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是羅敷對這位太守的尊稱。而“使君從南來”、“使君遣吏往”兩句中的使君是民歌作者對這位太守的尊稱。
府小吏?!案北臼枪糯偈鸬耐ǚQ,如“官府”、“公府”、“帥府”等。漢代也尊稱太守為“府君”。聞一多詩人說:“漢人稱郡寺(郡守的衙門)為府?!毓偕崛崭?,故稱太守日府君”。這就很明白地告訴了我們,太守的衙門以及官舍都通稱“府”。府便引申為府君,即太守。那么。下面的“公府步”、“府中趨”也就自然可知了。以上兩個詞句中的“府”不必拘泥于太守之“府”,而應(yīng)作“府君(太守)解?!薄笆甯±?或吏)”句中省略了介詞“于”、動詞“為”,意思是:15歲的時候。在官府中當(dāng)一名小吏(小吏)。
小吏是職位很低的一種小吏,如《漢書》中《翟方進(jìn)傳》:“方進(jìn)年十二、三,失父,孤學(xué)。給事太守府。為小吏?!庇行┍咀幼鳌靶±簟?,吏是無品級的。官府中的辦事人員,如書吏(即今之文書)一類,地位最低下,課本中“小吏、小吏”都講得通。
大夫漢制,中央有御史大夫,指中央三品以上的高級官員。猶如今天的中央部長。但這里并不是指這樣的大夫,因為句子中的排列從“小吏”到“大夫”到“侍中郎”,再到“專城居”。官位越來越高。如是這樣的大夫,豈不比“侍中郎”和“專城居”的太守還要大了。從以上的次序看明顯不是指中央的大夫。只是指別樣的大夫。漢代還備咨詢的官員,如“諫議大夫”、“中大夫”、“光祿大夫”等,品位比“御史大夫”低多了。一般在五品以下。課文中是指這樣的大夫,他們也是中央的官員,所以說“朝大夫”,即為“在朝大夫”的意思。
侍中郎“侍中”,是列侯以下到郎中的加官。就是在原官職之外特加的榮譽(yù)頭銜,沒有固定名額,可多可少。由于他們要侍從皇帝左右??梢猿鋈雽m廷,能受到寵信。“侍郎”,本來是宮廷的侍衛(wèi),從意義上說,與“侍中”相仿。東漢以后。稱尚書的屬官,第一年叫“郎中”,第二年叫“尚書郎”。第三年叫“侍郎”。相當(dāng)于后代宰相(丞相)下屬的官員。這里不妨看作是“郎中”和“侍郎”的合稱,表示在皇帝左右侍衛(wèi)的,十分顯貴榮耀。
專城居“專城”的“?!弊质莿釉~。有“獨(dú)占”、“專門居有”之意?!段倪x》五臣注:“專,擅也,謂擅一城也。謂守宰之屬?!?守宰即太守)
西漢景帝時,改“郡守”為“太守”,是一郡最高的長官。一個郡的郡治是個較大的城市(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地市級),太守是這一城之主(轄郡下各縣),他就獨(dú)占一城而居了。其實這是一種婉轉(zhuǎn)的說法。詩中的意思是:你是個太守嗎?我的丈夫也是太守。暗含著“你別想胡來,我自有不比你地位低的丈夫”。“軟硬都不怕”的潛臺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