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在臺灣,有一種餐廳由民進黨的堅決擁護者經(jīng)營,政治色彩濃厚,被稱為“臺獨”餐廳。它們從布置到菜單都極力宣揚“臺獨”,甚至拒絕大陸游客進入。7月初,臺北市的一家“臺獨”餐廳在苦苦掙扎后宣告倒閉。媒體評論稱,在兩岸和解的潮流下它的倒閉是必然的,這也是其他“臺獨”餐廳的前車之鑒。
倒閉的這家餐廳名為“紅玉”,大堂內(nèi)布置著為民進黨宣傳的“公投入聯(lián)”、 “臺灣中國”等標語,并隨著民進黨口號的變化而變化。老板還喜歡將他與民進黨領導人蔡英文、姚嘉文、陳水扁、邱義仁等人的合照掛在餐廳的醒目位置上。在民進黨執(zhí)政的8年,這家餐廳成為“民進黨高官聚會所”。但在2008年馬英九勝選、民進黨下臺,特別是兩岸交流日益回暖,陳水扁鋃鐺入獄后,這個民進黨支持者的“小眾”市場顧客就急劇減少。到了這個月初,實在撐不下去的“紅玉”餐廳只好宣告關閉。關門前餐廳老板還特地邀請親綠媒體前往采訪。他拿著與許多民進黨要員的合照感慨地說,“喇叭(指邱義仁)都得去種田了,我的餐廳當然只有倒閉了”。
其實這已經(jīng)不是第一家倒閉的“臺獨”餐廳了。之前,在臺北市新生南路一家名為“紫藤廬”的餐廳也到處懸掛著“臺獨”標語,成為“臺獨”分子最喜歡去的地方。但最后只能憑借房舍還具有歷史價值,被臺北市收購作為文物產(chǎn)業(yè)經(jīng)營。
據(jù)《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了解,島內(nèi)普通民眾大多都對這類餐廳避而遠之。臺北一名胡姓先生的話代表了很多人的觀點。他說,這種強烈的政治色彩讓人不舒服,朋友或家人聚餐是高興的事情,到這種充滿敵意的地方怎么可能吃得好?有媒體評論認為,島內(nèi)業(yè)界大多歡迎陸客來臺,并已經(jīng)從中受惠,“臺獨”再把這種意識形態(tài)的東西置于經(jīng)濟交流之上,只有自己吃虧,最終被時代拋棄而倒閉這一條路。高雄有一家名為“紅瓦厝”的“臺獨”餐廳,它的經(jīng)營者認為只要打起“臺獨”旗幟,就有源源不斷的食客進門,經(jīng)營不會有問題。他甚至拒絕招待大陸游客。評論稱,“紫藤廬”和“紅玉”餐廳其實都是前車之鑒,當高雄也必須要向兩岸和解的時代巨輪靠近時,“紅瓦厝”的老板就再也無法叫囂“拒絕陸客”。而且,現(xiàn)在臺南、高雄市長都已經(jīng)以實際行動證明,他們需要陸客、需要與大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