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寫作,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魯迅所說的“暗胡同”,教師難教作文,學生怕寫作文成了語文教學中的老大難問題。同廣大同仁一樣,我也在努力尋求一條如何指導學生寫作的好路子。這是一節(jié)以“秋”為題的寫作指導課,我分成三步走。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以激發(fā)學生寫作熱情
這里沒有講臺,沒有整齊劃一的課桌,隱隱約約的鈴聲過后,我們班的學生們不是規(guī)規(guī)矩矩地在室內(nèi)坐好,而是三個一群、五個一組地自由組合,來到學校旁邊的山路邊。秋天里特有的氣息頓時讓我們的心清爽起來,遠山、紅葉、開著小花的各種小草,在清涼的秋風里,一切都是那樣迷人。我告訴同學們,我們不是秋游,而是來體驗秋天。我提示同學們細心觀察路邊野草、野花的形狀、顏色、大小、味道,并和它們說說悄悄話。
話剛說完,同學們像放飛的小鳥跳躍在原野邊,如自由的蝴蝶翩飛于花叢中,用眼看,用手摸,用鼻子聞……往日最令學生們頭痛的作文課也能有如此游玩似的快樂,孩子們能不主動去做嗎?
一節(jié)課后,我把學生帶回教室,并查看了學生的習作片斷:
“野菊花啊,野菊花,菊花臺里有你的身影,紫禁城里有你的旋律,你是那么美麗芬芳!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你就是傳說中的‘隱士嗎?難怪在如此艱難的曠野中還能如此超脫!”
“粉紅的,你可別低著頭!是不是清風太艷,撫摸你的臉,你害羞了?還是秋夜太涼,凍紅了你的小臉?呀,你嬌嫩的臉上怎么還有幾顆晶瑩的珍珠,不會是昨晚秋姑娘悄悄送給你的禮物吧?”
用不著多說,同學們豐富的想象,華麗的語言,已讓我真切地感受到我們的學生已經(jīng)學會感受自然了,還有什么比這些更能表達學生的心靈呢?
二.課堂交流以碰撞個性思想火花
秋,可樂,亦可悲。自古文人墨客樂秋悲秋的話題不勝枚舉,當然也應允許學生從不同角度來詮釋秋天。然而作為一個語文老師,在指導作文的同時,也有責任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積極的進取觀。于是我引導學生討論:“小草為什么枯萎?”“小草枯萎對今后的生命延續(xù)有作用嗎?蝴蝶老去,有沒有完成自己的使命?”在積極地思考和激烈的討論之后,一位同學站起來說:“我明白了,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周而復始天理循環(huán),最重要的是在有限的生命歷程中創(chuàng)造最大的人生價值?!庇谑?,思想的火花不斷閃耀出來: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是春光,勝似春光。人應有化悲為喜,勇于戰(zhàn)勝困難的豪情”;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人要有身處逆境卻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
“三徑就荒,松菊猶存。人要有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潔品質(zhì)”;……
在交流和討論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我們的同學的思想是多么活躍,他們的思維是多么有個性。悲也罷,喜也罷,愁也罷,閑也罷,秋賦予了我們太多太多的內(nèi)涵。
三.動手寫作提高語言組織能力
觀察了生活,有了自己的獨特感受,接下來便是讓他們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語文新課程標準階段性目標要求:“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寫作素材?!被诖它c,老師在指導作文的過程中,應引導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用獨特的視角和具有個性的思考將自己的思想感情最大限度地表現(xiàn)出來,讓純真的思想百花齊放,讓獨特的感受五彩繽紛。
在學生寫作后,再翻開他們的作文本,里面豐富多彩的內(nèi)容,奇異的想象,表達的都是火熱的激情和對生命的感悟。
“‘春華秋實!說得一點也不錯,萬物始于春,成于秋。秋天,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結(jié)滿了成功的果實,好一派怡人的秋!”
“秋天,大地的,我們的,你不僅給人豐收的喜悅,而且還給人奮發(fā)向上的勇氣和力量。?。」枢l(xiāng)的秋,請讓童真的少年用詩來歌頌你!”
……
課上完了,可讓我感受到的是,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要上好作文課,必須讓學生以激昂的熱情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感悟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必須讓學生用心去思考,張揚自己的個性特點。正如潘新和教授所說:“順應孩子的言語稟賦,寫作教學就要不拘一格,語文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使他們充分施展他們的不一樣,不使他們變得都一樣?!?/p>
趙東文,教師,現(xiàn)居福建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