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品心·茗戰(zhàn)·吃茶

2009-07-28 05:55:58
廈門文學 2009年7期
關(guān)鍵詞:鐵觀音文化

夏 煒

(一)一窗嘉葉為誰香,品心

英國的《衛(wèi)報》談起中國人見面問候“吃了嗎?”時,有這么一段話:人們不談信仰,不談個人對社會的看法,不談性,不談法律。因此,食品和藥物占據(jù)了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在我看來,二十一世紀的中國,見面問候早己改成“在哪發(fā)財?”

盡管當下中國冠之以文化的名目繁如牛毛,從“美食文化”、“藥膳文化”、“酒桌文化”到“麻將文化”、“洗腳文化”,骨子里全是“發(fā)財文化”。

講到飲茶呢?眾口不離“茶文化”?!恕昂?、儉、靜、潔、正”等文字意義上的根本精神,嘉葉香中,還有什么?

世上只有千年樹,難見世間百歲人。然而,源遠流長的中國茶文化,假如從神農(nóng)氏開始記算,已有四五千年的悠悠歲月。就是陸羽《茶經(jīng)》出世,距今也有一千二年多年的漫長時光,茶文化歷久彌新,并如初春細雨中拔節(jié)而起的竹筍,生機勃勃,生生不已,究其根源卻在那些難過百年卻愛茶、癡茶的草木中人。茶文化,畢竟是人類向往的精神文化的一種,所有的文化,如果沒有人的傳承,其滅亡只是遲早的事。

白居易喝茶,喝出了“最愛一泉新引得,清泠屈曲繞階流”的喜悅;蘇東坡喝茶,喝出了“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的人生;李叔同,則有:“執(zhí)象而求,咫尺千里,華枝春滿,天心月圓”的樸實與淡然。

我自幼從西北向東南,一路下行,及求學廈大,也就是魯迅先生理出《朝花夕拾》的地方,就有了留居廈門的心情與愿望。這里有山、島、巖、海、礁、石、鷺鳥與迷人的沙灘。有鼓浪嶼的琴聲,還有小城春秋里那一壺釅釅醇厚的功夫茶。

廈門大大小小有六七千家茶店,茶店比米店多早就成了常態(tài)。泡茶,曾經(jīng)使廈門人的生活有了一種特別的節(jié)奏。這鷺島小城,雖沒有石破天驚、可歌可泣的故事,但在一壺慢慢泡、細細品的鐵觀音茶中,每天撕去的日歷也就有了不同的顏色。

這些顏色,匯聚著百姓人家的喜怒哀樂、平淡生活,寫下來,點點滴滴匯成的,是詩,是歌,是如茶的浮生,也是可以靜心品讀的真實歲月。騎樓下、山巖間,鳳凰樹邊,隨便地支起一張桌子,便定會泡上一壺鐵觀音,在慢慢聞香、觀色、品韻中,時光悄悄帶走了記憶。泡鐵觀音,這絕對是需要耗費點“功夫”的。北方的朋友對此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可沒那點閑功夫。殊不知,沒有了人,又哪有“功夫”?

我覺得廈門人生活方式,體現(xiàn)出一種不緊不慢、寵辱不驚的態(tài)度,不炫耀、不嫉妒、不自大、不眼紅的恰到好處,一切,都謹守著自己的生活頻率。那一份恬淡從容與寧靜閑適,直到近二十年后越來越浮躁的今天,似乎依然存在。

當然,隨著城市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廈門的節(jié)奏己越來越快,小城,也越發(fā)像個現(xiàn)代化的大都市。我那些北京上海的朋友一聽到廈門的房價飚升,就笑我:碼字的人啊,居之也不易了吧?

新世紀的鐘聲響過之后,世間的人們都迫不及待地加快了前進的步伐,快的有點無奈、有點擔心。生怕稍稍一慢,就被時光列車拋棄。如果我們在急行中,能停下來,靜心品一泡醇香的鐵觀音,然后反思一下瑣碎而繁忙的日常生活,疏理一下平日里我們認為的不那么重要的事情,那么,我們也許就會發(fā)現(xiàn):美的生活和那些“快樂的牧羊人”,并沒同鄉(xiāng)間小路、林間芳草一起去了烏有之鄉(xiāng)。在這一點上,我覺的那些講著閩南話泡著功夫茶的廈門人是聰明而睿智的。

二、古今多少斗茶事,悠悠

泉州則不同。

泉州人品鐵觀音,則喜歡斗茶。

雖然都是閩南人,廈門人溫文爾雅與包容讓人舒心,而泉州人則是閩南語歌曲《愛拼才會贏》的真正詮釋者,由于八閩的地理環(huán)境與人文歷史關(guān)系復雜,“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的文化多元性則是歷史必然。

自漢晉始,中原漢民南遷福建以來,泉州就是他們最先聚居的地域之一。泉州人最顯著的人文特點是具有比較濃郁的海洋文化色彩。唐宋以來,面臨大海的自然優(yōu)勢,他們甘冒風濤之險,向海洋發(fā)展,勇于進行國際貿(mào)易。強悍與勇敢,冒險與義氣,勇于打拼都是他們骨子里留下的傳統(tǒng)。因而在泉州鐵觀音的故鄉(xiāng)安溪,也就沒有比“斗茶”更具群眾基礎(chǔ)的活動。

斗茶就是比茶。那些評茶師和資深的茶客們,憑著人類敏銳的味覺、嗅覺、感覺,按六大要素,從外形條索、色澤香氣到最關(guān)鍵的滋味,調(diào)動起從鼻到口到心的情感與精神,從舌尖、舌根、舌面和兩頰內(nèi)的不同部位,品出茶湯間細微差距,分辨茶質(zhì)的優(yōu)劣高下。我曾多次參加過正式與非正式的斗茶活動,一場正式的斗茶賽下來,有時竟站立達五個小時!品評的茶不下上百杯!個中滋味,只此一句可言:茶么,或喝或品都是好事美事,千萬別再去當評茶的評委!

安溪的村、鄉(xiāng)、鎮(zhèn)、縣,每逢鐵觀音春香秋韻時,就經(jīng)常舉行“斗茶”及“茶王賽”活動。若有哪一家的香茗,一路奪關(guān)斬將,最終獲了“茶王”,那就似古人考上了狀元,披紅掛彩敲鑼打鼓,或跨駿馬或乘大轎游街以彰顯榮耀。

如今,這“斗茶”活動,已經(jīng)傳到廣東及香港,就是靜坐著泡慣了鐵觀音的廈門,也有聲有色地開展起“斗茶”活動?!o觀熱鬧的表象后面,除了一個“炒”字,或許多少也沾帶了“發(fā)財文化”的血液。

其實,追朔歷史,斗茶是從古就有的事。源于唐興于宋,范仲淹的《和章岷從事斗茶歌》里就有精彩描述:“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分圓中蟾,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斗茶香兮薄蘭芷,其間品第胡能欺……”!

宋代飲茶大體上是唐人的延伸。除了飲品香茗,流行的是還是“點茶”與“斗茶”。宋時的“點茶”發(fā)展為開水沖調(diào),也要細致地羅茶與候湯,候湯是“點茶”中最見功夫的:要具備“形辨”、“聲辨”、“氣辨”三法,方可做到不老熟不生嫩。之后就要用鼎鼎大名的建窯兔毫盞來點茶:茶少湯多則云腳散,湯少茶多則粥而聚。

寫過凄美絕唱“紅酥手、黃藤酒,滿園春色宮墻柳”的陸放翁,也在報國無望之時留下“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的名句。分茶就是點茶,可使茶盞面上的湯紋幻變成美麗的丹青,茶湯以點成“冷面粥”為最佳———這是我所不明白的事;而宋徽宗無疑是點茶手,他能點出美妙的蓮荷圖案———這是我所為之神奇的事。宋代茶藝中的點茶,很有些逸趣。但同時,點好點壞,也就有了點“斗”的含意。斗,從現(xiàn)代來看,就是另一種比,是“欲與天公試比高”的比,要分勝負;從甲骨文來看,“比”是“北”的反意詞。北就是兩人背向,意見志向行為等皆相左之意。比則是兩人相向,勝負之后,“見賢思齊”方為其本意。我們深具智慧的先賢古人,把眾生人世早看得清透,并以象形象意的文字傳載給后世子孫,怎奈后人浮躁、塵世喧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于是,有些逸趣的點茶,在中國消亡。東渡日本,在高僧千利休大師悉心研修下,成了日本茶道中系統(tǒng)而特有的點茶技法。而中原故土,“斗茶”興盛。真將一個“比”字,等同了斗。

其實,勝負真那么重要嗎?從范仲淹的詩中,我們可看到:斗勝者,贏得珠璣滿斗歸。當珠璣物化成名、權(quán)、利的欲望代表時,茗戰(zhàn)之后,還有多少“見賢思齊”之心?

當下,鐵觀音如“快男超女”,一竄紅遍大江南北。各種名目繁多的“茶王賽”跟著制造出眾多“茶王”的帽子,飛入茶店、茶鋪、茶公司、茶集團,于是茶葉因“茶王”而茶價金貴……反觀大西洋那邊的英國,僅一個“立頓”紅茶,年產(chǎn)值就達25億美元,試問我中華茶業(yè),又有幾人能做到?

我們越來越成為世界上經(jīng)濟意義的大國。人們的胸懷,反而小了許多。真正大國者,其民應有大國的襟懷與氣度。

三、千羨萬羨西江水,吃茶

斗茶的勝負心,皆從不甘心開始。如此,茶,給我們明目清心的情懷,和、潔、靜、儉的精神都沒了。從棄兒到茶圣的陸羽曾詩云:“不羨白玉盞,不羨黃金罍。不羨朝入省,亦不羨暮登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盡管他一生流徒,孑然一身,一生逸趣高遠,而他殫精竭慮所著的《茶經(jīng)》,則以區(qū)區(qū)七千字被澤后世,潤沁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茶。鴻漸羽化,繼有來者。

蕭然幽關(guān)處,院里落茗煙。點茶與品茗,同樣從大唐東渡到日本,在一代高僧千利休大師的創(chuàng)研下,漸漸發(fā)展成以“和、敬、清、寂”為精神境界的日本茶道,它沒有“斗茶”,強調(diào)的是一種境界的提升與心靈的交流,它鄙棄庸俗與勢利,重視人格的高尚與偉大。同時,如千利休大師的弟子紹鷗所說的:應把偉大的愛與善普及到像茶一樣微小的事物上,對卑微的事物也要像對自己的愛人一樣細心呵護。我想,這是云在青天水在瓶的一種境界與胸懷。

不論“斗茶”和“茶王賽”今后的命運如何,浮生若茶,趙樸初先生的詩典,在每一個個體的生命中應該永久留有一席之地:

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粘职偾з?,不始吃茶去。

【責任編輯 泓 瑩】

攝影/肖點點

猜你喜歡
鐵觀音文化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縮略詞
有一種好茶叫“鐵觀音 秋茶”
木柵鐵觀音 百年閩臺緣
海峽姐妹(2019年11期)2019-12-23 08:42:12
誰遠誰近?
訪鐵觀音博物館
快樂語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4:05
陳香型鐵觀音國家標準有望2015年發(fā)布
临澧县| 仪征市| 永平县| 威远县| 天柱县| 万年县| 红安县| 枣庄市| 阜城县| 清河县| 天水市| 木兰县| 文化| 乐陵市| 昌宁县| 商都县| 旌德县| 武陟县| 墨竹工卡县| 平阴县| 凤台县| 鲁山县| 宝丰县| 兴山县| 沭阳县| 镇沅| 昌宁县| 南川市| 蓝山县| 武陟县| 大荔县| 海门市| 崇礼县| 儋州市| 牙克石市| 万盛区| 呼玛县| 长葛市| 莱芜市| 榕江县| 临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