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 白
在漫天飛沙的撒哈拉大沙漠,干旱就像肆虐的惡魔統(tǒng)治著這里,令眾多的生物望而卻步。
但是,或許你不相信,在這樣一個干涸的世界里,除了有耐渴的駱駝、大耳朵的廓狐、頑強的沙漠巨蜥、干巴巴的盾臂陸龜?shù)壬衬娓呤滞?,還居住著一群本來在草原上才能見到的猛獸。它們終日游蕩、神出鬼沒。更不可思議的是,這里還生活著鱷魚。若想知道它們的故事,恐,怕,只能請教同住在撒哈拉沙漠里的土著部落了……
獵豹VS圖布族
如果你不相信沙漠里有獵豹,那么,去問問圖布族人吧。每個圖布族人都熟悉撒哈拉獵豹的故事,老獵手巴吉尤其如此。和所有的圖布族人一樣,巴吉瞧不起獵豹:“它們總是緊張兮兮,如果你與這些家伙在沙漠中相遇,它們通常不會撲向你,而是會嚇個半死,跳開幾步,癱軟著倒在沙地上。有時,它們甚至會因為受驚嚇過度,呼吸驟停而死亡。在我們的語言里,獵豹就是膽小鬼的代名詞。不過你瞧,它們也有值得稱贊的一面——謹慎。所以,圖布族人喜歡佩戴獵豹皮做成的護身符,大家都認為,佩戴護身符的人可以隱形。怎么樣,你是不是看不到我?”巴吉笑著揚了揚手里的護身符。
獵豹VS科學家
生物學家的看法與圖布族人大為不同,在他們眼里,撒哈拉獵豹是勇敢而迷人的。
撒哈拉獵豹比草原上的獵豹干癟瘦小——這樣的體型更適應于干旱的環(huán)境;撒哈拉獵豹敏感又多疑——在嚴酷的沙漠中求生需要這樣的性格;除此之外,撒哈拉獵豹的捕獵方式也十分獨特:為了防止在高溫下長時間奔跑導致中暑死亡,撒哈拉獵豹學會了合作捕獵。兩只獵豹會輪流追趕獵物,并分享戰(zhàn)利品。精明的它們不會先狼吞虎咽地撕咬肥美的肉,而是會在第一時間喝掉獵物的血來補充水分。
獅子VS老族長
戈雷是住在乍得北端的一支圖布族人的族長,他經(jīng)常去取水的水井有一個威猛的名字——獅子。戈雷當然知道水井名字的由來:因為這里常常有獅子出沒。戈雷的一位族人——巴爾有過多次與獅子邂逅的經(jīng)歷,甚至還獵殺過好幾頭。不過,獅子與深入沙漠腹地的獵豹不同,它們總是徘徊在草原與沙漠的交界地帶。獅子通常不在沙漠里定居,只是常來逛逛。不過,偶爾也會有例外——有一頭獅子就在沙漠荒原上安了家。是因為沙漠比草原更安寧,還是因為沙漠里居住著不少羚羊?沒人說得出獅子來沙漠游蕩的確切原因。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你在沙漠里看見了獅子,那一定不是幻覺。
鱷魚VS恩內(nèi)迪人
和能在滾燙的沙地上行走的沙漠巨蜥不同,鱷魚可離不開水。這么說,沙漠里有鱷魚是騙人的嘍?我的朋友,別忘了沙漠里也是有水源的。在撒哈拉沙漠的阿爾奇峽谷里,有一塊終年積水的小水潭,水潭里生活著的鱷魚不超過10條。有趣兒的是,這里的鱷魚比它們生活在其他地區(qū)的親戚短了近一半——統(tǒng)統(tǒng)不超過3米長。它們似乎懂得根據(jù)水潭的大小來控制數(shù)量和體型。雖然人口不多身材又嬌小,但這幾條鱷魚卻贏得了恩內(nèi)迪居民的高度尊重。恩內(nèi)迪人認為,鱷魚與水是密不可分的,失去了鱷魚,水也會消失。據(jù)說,1914年法國殖民者占領恩內(nèi)迪時,曾經(jīng)殺死過水潭里的一條鱷魚,結(jié)果三四年都沒下過一滴雨。居民們虔誠地崇拜著水潭里的鱷魚,為了祈求雨水,他們會把山羊獻給鱷魚。如果孩子們?nèi)ゴ驍_鱷魚,一定會受到家長的嚴厲責罵。
猛獸VS沙漠
沙漠并非總是一副板著臉、干裂著嘴唇的模樣,當雨季為沙漠披上綠裝時,撒哈拉也會變得生機盎然。每到這時,獵豹會趁機舒緩一下緊張的情緒,獅子抓緊時間捕殺羚羊,而鱷魚則給“澡盆”里加加水……雨季過后,干旱重新統(tǒng)治起猛獸們的家園。對于獵豹、獅子和鱷魚來說,雖然與生活在其他地區(qū)的親戚相比,沙漠里的日子要艱難得多,然而艱難之下還蘊藏著另外一番含意——機智,以及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