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遠
90年前的5月4日,時任北大校長的蔡元培和他的兩個學生——羅家倫、陶希圣,以不同的方式進入了歷史。
他們的子女際遇不同——蔡啐盎,蔡元培之女,留居大陸;羅久芳,羅家倫之女,定居美國;陶恒生,陶希圣之子,隨父赴臺?!拔逅摹边\動和父親的經(jīng)歷,對3名“五四”后人,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9
蔡睟盎,中共黨員。生于1928年。兒時曾跟隨蔡元培去香港,1949年留居大陸,現(xiàn)居上海。
女兒的選擇
蔡元培去世的時候,蔡啐盎只有12歲。她對于父親以及與他密切相關的“五四”運動,更多的了解,還是隨著自己生命的過程而逐步加深的。這仿佛是那一代人子女的共性。
上中學時,蔡啐盎跟隨父親到了香港,當時,蔡啐盎周圍的同學沒有人知道她是蔡元培的女兒。她也不對別人講。
她的生命與父親發(fā)生更緊密地聯(lián)系,還是在后來。
在蔡元培的藏書中,有一本朋友送給他的《西行漫記》。蔡啐盎在父親的藏書中讀到了這本書,并對她一生產(chǎn)生了影響。1944年,蔡睟盎在上海交大讀大學,開始參加學生運動,后來又參加共產(chǎn)黨,“那時候我們已經(jīng)可以秘密地看到毛主席的著作,知道毛主席對‘五四運動是肯定的,所以在進步同學之中對于父親的評價也很高?!?/p>
她坦陳:“入黨這件事,更多的是受到了時代的影響。父親的影響,只是希望我們子女都能做有完全人格的人,他從來沒有跟我說起過共產(chǎn)黨?!?/p>
1949年之后,教育政策發(fā)生了改變,政治運動也開始頻繁,很多人開始受到批判,最初,并未殃及蔡元培,但是也不再“提到他了”。
1968年五六月期間,有人到蔡啐盎家中去抄家,他們對蔡啐盎說:蔡元培是反動軍閥。
蔡啐盎回應說:“他不反動,并且,他不是軍^?!?/p>
那時的蔡啐盎,擔任上海社科院生化物理研究所的黨總支副書記,一下子成了走資派,她的罪名是:“反動軍閥蔡元培的孝子賢孫”。
一個偶然的機會,讓蔡啐盎為父親提早“翻了案”。
“就是在抄家的時候,有一天我在街上,看到紅衛(wèi)兵在墻上貼出來的毛澤東致蔡元培的一封信,內容是毛主席希望父親能敦促國民黨和共產(chǎn)黨聯(lián)合抗日,落款是湖南革命史料。我趕快站在馬路上把這封信抄了下來。我自己留了一份,然后又抄了一份交給了那些抄家的人。他們來的時候,還大喊著口號: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但是他們看了那封信,很吃驚,還懷疑那封信是假的。當時他們走了,第二天再來的時候,他們就變得很客氣,說他們來不是抄家,是幫助我們整理敵偽資料?!?/p>
從那以后,蔡啐盎的處境好了一些。
現(xiàn)在位于上海市靜安區(qū)華山路303弄16號的蔡元培故居,是當年蔡元培在上海租住的房子。1949年之后,蔡啐盎和弟弟蔡懷新一直居住在那里。1984年,經(jīng)上海市政府批準,蔡元培故居可以開放展覽。
2000年,故居成了現(xiàn)在的樣子,蔡懷新寫了一篇長達29頁的解說詞,那里也開始有了專職解說人員。
羅久芳,無黨派。生于1934年,1948年出國,1955年入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院,主修近代史?,F(xiàn)居美國。
拉近那個時代
羅家倫是“五四”時期的主將之一。“五四”運動這個概念,最初就是由他提出,然后獲得社會各個層面的廣泛認可。1919年5月4日那一天,學生上街的建議,也是羅家倫首倡的;那一天的宣言,出自羅家倫的手筆。
和其他“五四”時期名人的子女不同,羅久芳當年既沒有留在中國大陸,也沒有跟隨父親羅家倫去臺灣,這讓她的生命軌跡很少受到過去動蕩時代的干擾。羅久芳說,那是她的幸運。
1949年后,羅家倫前往臺灣,妻子則在澳大利亞工作,夫妻倆商定讓女兒到澳大利亞讀書?!八麄冇X得那時候的臺灣也不穩(wěn)定?!绷_久芳說。
1962年到1964年期間,羅久芳的丈夫到臺灣大學講了一年多的課,羅久芳也回到了臺灣,才經(jīng)常見到父親。
羅久芳真正了解父親,還是在羅家倫去世之后,她開始整理父親留下來的文稿。他發(fā)現(xiàn)父親后來在臺灣的20年里,也收集了不少東西。和父親生命交集很少的羅久芳,開始進入了羅家倫曾經(jīng)生活過的時代。
現(xiàn)在,75歲的羅久芳仍然在整理父親留下的文稿,她希望用這種方式,“把那個時代和我們現(xiàn)在拉得更近一些”。
陶恒生,無黨派。生于1931年,1949年跟隨父親陶希圣去臺?,F(xiàn)居美國。
“當了一天共產(chǎn)黨”
高中時,陶恒生在南京讀書,“五四”的烙印,已經(jīng)通過教科書打在了他的身上。陶恒生的高中課本上就寫到,新文化運動是由“五四”運動發(fā)揚光大的。“那時候我們所受到的教育就是這樣。”
在陶恒生的記憶中,他們那個時代的高中生,愛國情緒非常高。高二時,陶恒生曾參加過一次對政府的靜坐活動,被警衛(wèi)拿水槍沖得很狼狽。等回到家,父親對他說:“你回來啦?你當了一天共產(chǎn)黨啊。”
當時陶希圣在國民黨政府核心機構任職,“但是也從來沒有制止過我。”
1948年底,陶恒生跟隨父親去了臺灣,但是姐姐陶琴薰則留在了大陸。
“姐姐后來受了很多苦,那是當時沒有想到的事。父親曾經(jīng)為姐夫安排好了到臺灣之后的工作,但是姐夫不聽,姐姐更是反感:‘憑什么你要安排我們的事情,我們要走自己的路。這種思想,其實是從‘五四運動一路遺傳下來的?!?/p>
陶恒生初到臺灣的時候,臺灣人心也很不穩(wěn),國民黨對于思想控制得很嚴。
那時候臺灣社會上對“五四”的評價也變成了負面的,認為“五四”造就了自由主義,對國家不利。但是在學生中間,對于“五四”的看法并沒有改變,“我們就是覺得國民黨愚蠢,把一個好好的國家搞成那樣子。但是那時候做學生真是可憐,不敢多說話?!碧蘸闵f。
陶恒生說,他永遠記得那個細節(jié):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之時,陶希圣一家因為房子被炸掉,有家歸不得,一家人露宿街頭。陶希圣把陶恒生幾個兄弟叫了去,對他們說:“你們這幾個孩子,能養(yǎng)活自己就好了,千萬不要去搞政治?!?/p>
陶恒生,這個中學時代的憤怒青年,到大學時代選擇以工科為業(yè),成為一名建筑工程師。陶恒生此后離開臺灣到南洋工作了二十余年,后來定居美國。
摘自《中國周刊》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