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年底,湘江血戰(zhàn)后,中央紅軍主力軍損失過半。在危急時刻,毛澤東力挽狂瀾,指揮主力紅軍避實擊虛,向敵人兵力空虛的貴州開進。
在紅軍路過烏江南岸的劍河縣時,大家看到,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婆婆和她的小孫子,寒冬里仍穿著補丁摞補丁的單衣,奄奄一息地倒在路旁,行進中的紅軍指戰(zhàn)員們立即圍了上來。此時,毛澤東從后面走來,見前面圍著很多人,急忙問發(fā)生了什么事。一位紅軍戰(zhàn)士答道:“老婆婆說,她家一年收的糧食全被地主搶光了,兒子前幾天也被國民黨抓了壯丁。她沒有活路,只好和小孫子四處討吃的,因為天氣太冷,從早晨到現(xiàn)在還沒有吃一點東西,又凍又餓,渾身沒有力氣,所以跌倒在這里了?!甭牭竭@兒,毛澤東已是熱淚盈眶。
他當即脫下身上的毛線衣,又叫警衛(wèi)員拿了兩袋干糧,連同毛線衣一起送給老婆婆。他蹲下來,親切地對這位絕望的老人說:“老人家,你記住,我們是紅軍,紅軍是為老百姓謀幸福的隊伍?!贝┥厦€衣的老人感動得直點頭,嘴里連聲念叨著:“紅軍,紅軍……”然后,她領(lǐng)著小孫子,顫巍巍地走了。
望著老人遠去的背影,毛澤東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他為中國革命的命運擔憂,為紅軍的命運擔憂。在這不久之后召開的遵義會議上,中國革命開始扭轉(zhuǎn)乾坤。
【配合人教新課標版五年級上冊第25課《七律·長征》】
【鄧清復/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