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永烈
徐霞客踏遍華夏大地,曾感嘆道:“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碧子盟脑?,“三亞歸來不看?!?。
頭一回去三亞,隨著旅游團走馬觀花。這一回再去三亞,與妻組成“自由團”,以一張三亞地圖作為“導(dǎo)游”,興之所至,漫游三亞。好在三亞是一座小城,看了幾眼地圖也就爛熟在胸,何況這里的出租車起步價不過五元,愛到哪里就到哪里,一天工夫就轉(zhuǎn)遍了三亞各個角落。
在全方位“掃描”之后,我選擇了重點。我最喜歡的去處,便是三亞灣。
三亞市的地形,像一只高統(tǒng)長靴伸進了湛藍的南海。長靴的靴面,也就是市區(qū)的西面,與南海親密接觸——那一帶就叫三亞灣。
三亞灣長達二十公里,一路上碧海藍天,沙灘細軟,椰樹成林,綠草如菌。在三亞的地圖上,沿三亞灣海岸畫出長長的一條綠色地帶,標(biāo)上四個富有詩意的字:“椰夢長廊”。這“椰夢長廊”,正是三亞美的精華所在。
與“椰夢長廊”平行的,是寬敞平直的海濱柏油馬路——三亞灣路。
那天我前往別處,車過三亞灣。記得,出租車沿著東西向的新風(fēng)街往西駛到盡頭,朝北一轉(zhuǎn)彎,進入三亞灣路。我才瞄了一眼,一下子就被三亞灣的美景迷住了。出租車沿著三亞灣路行駛,我在車中觀看“椰夢長廊”,宛如電影中長長的橫移鏡頭一般。無窮無盡的椰林,無邊無涯的大海,艷陽,白浪,銀灘,翠草,構(gòu)成了一幅色彩明快的熱帶海濱風(fēng)情畫。
于是,從別處回來,我干脆在三亞灣跳下車,在地毯般柔軟的沙灘上漫步,在椰林下呼吸著來自海洋的湖潤空氣,細細地、靜靜地觀賞著。
這時候接近中午了,陽光格外強烈,三亞灣畔的色彩反差變得很大,落在白色沙灘上的椰子樹影,黑白分明。坐在椰子樹蔭里欣賞大海,有一種清涼感。我注意到,大海與藍天幾乎融為一色,化為一體。晴空飄逸著自云,碧海翻騰著白浪,仿佛成了相對的鏡像。此時除了那些在大海中游泳的“浪里白條”之外,海灘上游人無幾。
饑腸轆轆,我不得不離開三亞灣去吃中飯。一路上,司機聽說我還想再來三亞灣,就告訴我,下一次來,最好去海月廣場。
在傍晚時分,我來到海月廣場。那是在“椰夢長廊”的中點處,迎賓路與三亞灣路的交叉口。那里矗立著四星級金鳳凰大酒店的金黃色大廈。
海月廣場依海而筑,一道圓弧形的鐵欄桿伸進大海里,仿佛一輪明月正從海面冉冉升起?!昂T隆倍直闶侨∽蕴迫藦埦琵g詩《望月懷遠》中千古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睆V場正中是由紅花、黃花和常青灌木組成的“蝶戀花”圖案。
這時,太陽漸漸西沉,大海處于強烈的逆光之中。站在海浪中的釣魚者,被點點波光所包圍,成為黑色的剪影。海月廣場上那搖曳多姿的柳樹雕塑以及一排排椰樹,也都成了黑色的剪影。沙灘上的游人多了起來,在逆光下影影綽綽。游人的步履緩慢,走三步停兩步,甚至久久地佇立,顯然被此時此刻大海的美景深深吸引。在椰子林里,我見到樹干間系著吊床,游人悠閑地躺在吊床上,凝視著鑲著一片金光的大海。
游人們在等待最壯觀、最美麗、最動人的時刻。三亞灣正對西方,開闊無礙,是觀賞日落的最佳場所。正因為這樣,三亞灣的游人以傍晚最多。當(dāng)無限好的夕陽染紅了整個海面,染紅了整個天空,壯麗地溶化在海水之中,意味著又一個白晝畫上了句號。
在三亞,可以從鹿回頭公園那高聳的山巔上觀看日出海面的第一縷陽光,可惜那時候公園尚未開門,無法登山;在南島、亞龍灣也可以看到日落,但是那里離市區(qū)遠,要摸黑才能返回。正因為這樣,方位好而又坐落在市區(qū)的三亞灣,成為三亞觀賞日落的最佳所在。
只要是睛明之日,天天都可以在三亞灣看到日落。然而,我卻偶然遭遇不平常的一幕。一天下午,我在友人陪同下登上海濱新樓最高的第二十九層。那里的陽臺是俯瞰海景的絕妙的“檢閱臺”,廣袤的三亞灣盡收眼底。突然,烏云翻滾,狂風(fēng)大作,一場豪雨傾瀉而下。這時,鏡子般的海面變成了皺紗,瓦藍的海灣變成了一幅灰黑色的水墨畫。漁舟在風(fēng)雨中搖擺動蕩。不過,三亞的雨非常爽快,來得快去得也快,說下就下,說停就停。轉(zhuǎn)瞬之間,風(fēng)定雨收,陽光甫露,一道彎弓般的彩虹掛在三亞灣。我趕緊拿出數(shù)碼相機,攝下這難得一見的三亞灣之虹……
就在這時,“三亞歸來不看海”這一佳句閃過了我的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