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孝文
1微波爐
微波爐最早的名稱是“爆米花和熱團加熱器”,它的發(fā)明者是美國自學成才的工程師珀西·勒巴朗·斯賓塞。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他在一家公司從事雷達技術開發(fā),這項技術其實就是利用磁電管發(fā)射高強度輻射線來進行探測。
一天,他在實驗室做實驗時,發(fā)現(xiàn)隨身攜帶的巧克力棒粘在了短褲上。一般人可能認為是自身的體溫將巧克力融化了,但斯賓塞沒有按照這種邏輯思維去判斷,他給出了一個更為科學的解釋:肉眼看不見的輻射光線將其“加熱了”。斯賓塞對他的發(fā)現(xiàn)充滿了好奇,他還利用這種裝置讓雞蛋爆裂、爆玉米花。
后來,斯賓塞用箱子將磁電管包裝起來,作為一種烹飪美食的新工具推向市場。最早上市的微波爐大約有1.8米高,重達340千克,必須用冷水冷卻。此后,技術人員不斷縮小微波爐的尺寸,使之能夠走進千家萬戶。
2萬能膠
萬能膠的發(fā)明要追溯到1942年。發(fā)明者哈里·庫弗博士當時供職于美國伊斯曼·柯達公司,這是一家享譽全球的照相機及相關產(chǎn)品的知名企業(yè)。庫弗的工作是研究一種用在瞄準鏡上的透明塑料,以使武器精度更高。然而,這種叫做氰基丙烯酸酯的材料黏性太強了,讓庫弗很是頭痛。此時,庫弗完全沒有意識到他已發(fā)明了有史以來黏性最強的萬能黏合劑之一。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庫弗用在瞄準鏡上的功夫其實白費,因為美國用兩顆原子彈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后來,庫弗或許是注意到他扔掉的垃圾仍舊粘在垃圾桶的底部,用盡一切辦法也除不去。無論如何,庫弗終于重新獲得了本屬于他的發(fā)明,體會到失而復得的狂喜。1958年,庫弗說服老板相信氰基丙烯酸酯蘊含的市場潛力,不久后柯達公司推出了一種名為“伊斯曼910”的膠水?!耙了孤?10”早期的廣告宣傳語是,“記住,在它完全在管子上凝固前,你只能用一次!”時至今日,萬能膠仍是暢銷產(chǎn)品。
3硫化橡膠
在汽車剛發(fā)明出來的那個年月,開發(fā)出一種堅實耐用、足以承受街頭飛車的橡膠輪胎,可不是輕而易舉的事。
查爾斯·古德伊爾曾在監(jiān)獄度過了一段時間,身邊朋友一個個離他而去,他的幾個孩子也都過著饑腸轆轆的日子。盡管如此,他仍在不知疲倦地追尋著自己的夢想。那是19世紀30年代的美國,一個饑寒交迫的動蕩年代。在經(jīng)過兩年毫無成果的橡膠研究之后,迫于生活壓力,古德伊爾只好領著一家老小搬到一個廢棄的工廠居住。正是在這個工廠,古德伊爾獲得了重大突破:他采用酸性物質消除橡膠的粗糙表面,令其變得堅實耐用。然而,在政府購買了150個由這種橡膠制作的郵袋后,這種袋子就沒有再賣出去。古德伊爾再次陷入到孤立無援的絕境。
1839年,好運終于降臨到古德伊爾的頭上。一天,失落的古德伊爾獨自一人走進一個雜貨店。見到這位不修邊幅的倒霉蛋,人們對古德伊爾大加嘲笑。一怒之下,古德伊爾揮舞起拳頭,他身上帶著的一塊橡膠此時恰好掉到滾燙的爐子里。古德伊爾在查看了烤焦的橡膠殘骸后,他意識到自已終于發(fā)現(xiàn)了制造耐用、不受氣候影響的橡膠的方法:把橡膠、氧化鉛和硫磺放在一起加熱。在經(jīng)過一系列改良后,時至今日,古德伊爾(商品名“固特異”)輪胎幾乎無人不知。
4安全玻璃
安全玻璃是用于汽車和建筑物上的一種玻璃,由于這種玻璃破碎時不會形成有尖銳棱角的顆粒,碎片也不飛濺,因此不會對人員造成傷害。
在發(fā)明安全玻璃之前,法國人愛德華·貝尼迪庫斯看起來是個樣樣皆通,樣樣稀松的人:有著畫家、作曲家、作家和化學家的多重身份。一天,貝尼迪庫斯不小心將一個實驗用的燒瓶從架子上碰落,隨著一聲清脆的響聲,燒瓶落地摔碎,但卻沒有四分五散。在向助手談起此事后,貝尼迪庫斯才知道燒瓶里最近放過硝酸纖維素。硝酸纖維素是一種黏合劑,用于將破碎的玻璃粘在一起。
盡管貝尼迪庫斯意識到他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但他絕沒想到這項發(fā)現(xiàn)會有這么重要。在對一連串可怕的車禍展開研究后,貝尼迪庫斯發(fā)現(xiàn),車禍的受傷者一般都是被擋風玻璃碎片劃傷的。之后,他開始潛心研究,最終發(fā)明了名為Triplex的安全玻璃。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防毒面具就取材于貝尼迪庫斯的新發(fā)明。在發(fā)現(xiàn)這種材料經(jīng)久耐用后,汽車業(yè)開始制造Triplex擋風玻璃。
5青霉素
以健忘聞名的生物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爵士雖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發(fā)明家之一,但卻是個出了名的懶漢。在發(fā)明青霉素之前,弗萊明偶爾實施了一項實驗,這次實驗的“素材”竟然是他不小心掉進玻璃培養(yǎng)皿的鼻涕。
6年后,弗萊明再次用一個到處充斥著細菌的塑料盤子做實驗。他沒有清洗散落一地的臟碟子,就離開實驗室去度假。度假歸來,弗萊明發(fā)現(xiàn)一只被他遺忘的玻璃培養(yǎng)皿被一種霉菌污染了,于是就把它扔進了垃圾桶。當然,按照他的個人習慣,垃圾桶里也是堆滿了實驗廢物。不過,他卻注意到了垃圾桶里發(fā)生的情形:霉菌殺死了周圍的細菌。
這種霉菌就是青霉素的基本形式。作為有史以來醫(yī)學領域最重要的發(fā)現(xiàn),青霉素是一種高效、低毒、臨床應用廣泛的重要抗生素。它的發(fā)明大大增強了人類抵抗細菌性感染的能力,帶動了抗生素家族的不斷壯大。(文章代碼: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