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研討“美日變局” 前官員威脅“同盟散伙”
●本報駐日本、美國特約記者 林雪原 尚未遲●本報記者 夏穎 ●汪 析
“數十年來,美國政府將第一次面臨必須和一直批判美國的‘完全陌生的日本政府談判的狀況?!薄都~約時報》9月2日如此議論奧巴馬政府對日本民主黨的不適應。在同盟關系中處于強勢地位的美國顯然習慣了日本的長期溫順,對鳩山提出的“建立更平等關系”疑心很重,有前官員在研討會上甚至發(fā)出了“散伙”的警告——“如果日本不能被信任,那么美國就將找新的伙伴”,《華盛頓郵報》的社論也要求奧巴馬不能坐視日本“告別”美國。“散伙”大概只是嚇唬人的說辭,但一個要求平起平坐的日本會對美日同盟造成什么樣的沖擊,確實給人們留下很多懸念。
美國要觀望日本民主黨的舉動
“東京的政治地震傳到了華盛頓”,美國近日掀起了對日本新政權的議論熱潮,中國以前多次出現(xiàn)在類似爭論的風暴眼,但日本充當主角卻很罕見。美國《新聞周刊》2日報道稱:“半個世紀以來,美國和日本一直是跨太平洋的好朋友。每當兩國官員會晤時,他們幾乎都會盛贊美日同盟是美國亞洲外交政策的‘基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但是,從1955年就統(tǒng)治日本的自民黨的下臺讓人們擔心快樂的日子到了盡頭。”
美國“外交政策聚焦”網站1日的文章稱,現(xiàn)在華盛頓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是有關美日關系的將來。日本民主黨對充當美國軍事行動女仆的角色從不感興趣,或許會把美軍踢出沖繩(可能還有日本本土),結束對美軍在中東和亞洲軍事行動的一切支持。文章又認為,或許鳩山的講話只是一種策略——“他知道盧武鉉發(fā)出與美國建立一種更平等關系的類似呼吁后的遭遇,布什政府當時粗暴地對待盧武鉉”。
在華盛頓,有關美日關系的研討會不斷舉行,但要得出結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懊绹簟?日的報道承認,“目前對日本未來首相鳩山由紀夫的外交政策走向仍然是疑問多于答案”。據日本《每日新聞》報道,美國白宮的發(fā)言人在記者會上不斷提出疑問:日本要與中國等建立緊密的關系,日美關系要改變了嗎?日本新領導人要擺脫美國的領導嗎?
美國國務院發(fā)言人凱利說,華盛頓將對日本民主黨未來的決定采取觀望的態(tài)度:日本是否會停止派遣軍事人員到阿富汗,“我們將會觀察未來幾個月事態(tài)的進展”。美國官員所用的“觀望”一詞,有點中國人說“聽其言、觀其行”的味道。中國社科院日本所的呂耀東研究員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諸如“觀察”、“審視”之類的字眼在過去的美日關系中是不常出現(xiàn)的,事實上,在這次大選之前,美國人已經警惕起來,并試圖給日本“打預防針”。
美國《紐約時報》的社論也能讓人聽出“觀望”的意思,該社論說,鳩山想建立“更平等”的對美關系,他的一些建議是合理的,但另一些卻值得關注,“我們渴望聽到更多細節(jié),美國需要一個負責任的戰(zhàn)略伙伴”。
《華盛頓郵報》的社論則更咄咄逼人,這篇社論稱鳩山由紀夫是“沒有經驗的政治家”,認為“日本試圖告別美國的做法”對日本及周邊地區(qū)而言是極其危險的,并要求奧巴馬政府不能坐視東京“告別”華盛頓。
據共同社2日報道,鳩山外交引發(fā)美國猜疑,華盛頓1日舉行了一場有關日美關系的研討會,曾負責東亞事務的前副助理國務卿拉斯特·戴明在會上聲稱,“鳩山外交”可能會削弱日美同盟,他還“提醒”說:“如果日本不能作為同盟方被美國信任,那么美國就將尋找另外的伙伴。這就是現(xiàn)實?!?/p>
不過,美國《新聞周刊》2日的文章卻認為不用替美日同盟擔心,“華盛頓與東京之間的潛在摩擦被夸大了”。該文章稱,雖然表面上看情況很糟糕,但事實上,鳩山根本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那么極端?!案傔x時的大構想很快會遇到執(zhí)政的現(xiàn)實,日本民主黨的言論將會變得冷靜,采納更務實和靈活的政策”;“現(xiàn)實是,日本的隔壁就是兩個共產黨政權——中國和朝鮮。兩國都是核國家,而且意圖不明。有這樣的鄰國在一旁,日本無法疏遠其頭號盟友。而且,顯然外交部精英不會讓日本民主黨作出大幅改變——東京的外交團隊有著不計代價支持日美同盟的長久歷史”。
韓國《朝鮮日報》3日的文章引用美國專家的分析認為,日本新政府會明白自己的部分提案不現(xiàn)實,就奧巴馬而言,現(xiàn)在應該尋找一個方案,以便在日本政府從現(xiàn)有立場上后退一步的過程中為其保留顏面。
美國右翼的傳統(tǒng)基金會網站的一篇文章還建議,華盛頓應該預期和接受日本民主黨新政府一定程度的調子改變,“美國反應過于嚴厲有可能激怒或疏遠一個關鍵的伙伴”。
日媒批鳩山不該對美國無禮
日本《每日新聞》1日刊登駐美國記者發(fā)回的報道認為,美國掀起的“輿論波瀾”與鳩山由紀夫8月27日發(fā)表在美國《紐約時報》上的文章有關,鳩山在那篇文章中提出了創(chuàng)設東亞共同體,擺出重視亞洲的姿態(tài),并批判了美式資本主義,稱“美國主導的全球化正在走向終結”,他還強調日本應離開美國“自立”。《每日新聞》的報道認為,“為了不給人留下和美國保持距離的印象,新政權有必要做出解釋”。
鳩山本人在大選獲勝后曾為自己作出辯護,稱他無意在那篇文章中展現(xiàn)反美思想,還稱他提出的東亞共同體構想無意將美國排除在外。3日,鳩山與奧巴馬通了電話,鳩山保證,美日同盟仍是日本外交政策的基礎。
日本民主黨的對美立場遭到《讀賣新聞》、《產經新聞》等媒體及學者的批評。《產經新聞》1日的文章稱,鳩山不該對美國那么無禮,鳩山批判美式資本主義的言辭太重,以致美國人認為鳩山就跟委內瑞拉總統(tǒng)查韋斯一樣是個激烈的反美主義者。
甚至有學者諷刺說:“鳩山傷人的文章難道沒有人幫忙校對一下就發(fā)出去了?民主黨不是因為自己的政策才取得國民的支持,所以民主黨現(xiàn)在要開始學習制定政策,特別是外交政策。外交政策如果失敗的話就無法挽回了。”
一些日本學者還認為,鳩山提出的東亞共同體構想不現(xiàn)實,“日本如果要在中美間保持等距離,那只有一條路,要建立獨立的防衛(wèi)體系,自衛(wèi)隊的規(guī)模要達到現(xiàn)在的數倍以上,還要進行核武裝”?!白羁膳碌氖侵忻劳ㄟ^G2協(xié)議可以在不跟日本商量的情況下就把太平洋以及周邊的命運定下來?!?/p>
鳩山的言論在日本網上也引起爭議。日文雅虎論壇上有網民稱,美國的指責表明,日本新政權還沒開始,外交路線就開始亂了。還有網民留言罵民主黨是“賣國黨”,“要把日本出賣給中國”。但也有不少網民對鳩山表示理解。有網民留言稱,以前自民黨政權就是美國的傀儡,民主黨執(zhí)政就是日本擺脫美國“屬國”的地位。還有網民持中庸之道,稱“中國經濟發(fā)展,日本出口確實要依賴亞洲特別是中國。軍事上靠美國,經濟上靠中國,這樣最安全”。
日本民主黨會做出多大改變
在日本媒體大量議論民主黨新政權“親中”還是“親美”之際,日本民主黨二號人物、干事長岡田克也2日在一個研討會上表示,“民主黨向來重視中國,執(zhí)政后也將繼續(xù)深化這一想法”。他同時表示,有關日本究竟應選擇美國還是選擇中國的爭論是“無謂的”。日本富士電視臺3日報道說,岡田克也雖然稱不是在中美間二選一,但還是表現(xiàn)出了重視中國的姿態(tài)。在明治時代“脫亞入歐”的日本,在“平成(現(xiàn)在日本的年號)維新”中,像是要“脫美入中”了。
呂耀東認為,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日本一直試圖從經濟大國走向政治大國,這段時間被稱為美日關系的“漂流期”。石原慎太郎還曾提出“對美國說不”的主張。盡管有這一系列動作,但他們從沒真正改變過“日美同盟“的外交基軸。鳩山上臺帶來的這種“不安感”,在以前的確很少出現(xiàn)??梢哉f,鳩山“脫美入亞”的主張確實讓美國人感到了危機。
在美國,也出現(xiàn)美日同盟應該改變的聲音。美國《赫芬頓郵報》2日的文章寫道:當前的美日關系仍然陷身于已經不再存在的世界。日本帝國海軍已經在太平洋海底銹蝕60多年了;麥克阿瑟攝政東京已是近半個世紀前的事情了;冷戰(zhàn)20年前結束了。但日本仍然依賴美國提供安全,盡管擁有全球經濟和政治利益,但在軍事上仍是一個小角色。文章認為,美國與日本的同盟關系已經過時了,奧巴馬應該帶頭改變原本為多年前已消失的世界設計的安保條約。
“美國之音”的分析認為,日本民主黨進行疾風暴雨式改變的可能性不大,日本仍將是美國的親密盟友,但日本將更有主見,不會亦步亦趨地隨華盛頓的指揮棒行事。
中國社科院日本所的高洪研究員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對美國人來說,和日本的關系從主從變成兄弟是難以接受的,事實上,每當日本政界試圖脫離美國、爭取更大空間時,都引起過日美關系的異動。
高洪認為,日本這樣一個向來靠依傍強者發(fā)展自身的國家,不大可能在日美關系上完全改弦更張。事實上,民主黨已經開始釋放一些改善美日關系的信號,“鳩山將上任后的首次出訪定在美國,我認為部分意圖就在于修補由于執(zhí)政黨更替帶來的影響”。在日本政壇上有一個默認的事實,那就是不能讓美國人滿意的日本政府很難干得長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