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杰 賈 清 韓 杰
[摘要] 目的 通過對106例大隱靜脈曲張并小腿頑固性潰瘍的手術治療分析,探討下肢慢性頑固性潰瘍的外科治療方法。方法 近10年來我院共收治106例大隱靜脈曲張合并小腿頑固性潰瘍,術前常規(guī)檢查無手術禁忌證后,采用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合并小腿淺靜脈曲張結扎術。結果 潰瘍愈合率達到100%,其中41例患者在術后1周內愈合,51例在4周內愈合,14例在8周內愈合。106例經術后1年以上隨訪無一例復發(fā)。結論 此手術方法操作簡單,治療效果顯著,費用低廉,無復發(fā)等優(yōu)點。
[關鍵詞] 大隱靜脈曲張; 小腿潰瘍; 結扎
[中圖分類號] R65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09)23-186-02
小腿靜脈性潰瘍是下肢靜脈功能不全的并發(fā)癥之一,臨床上稱之為“頑固性潰瘍”,潰瘍常發(fā)生在內踝上部和小腿內側下1/3處,治療十分困難,甚至經久不愈[1]。我院1988年5月~2008年10月手術治療106例,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106例,男65例,女41例。年齡38~74歲,平均58歲。潰瘍病程6個月~30年,平均6年。大隱靜脈曲張并小腿潰瘍發(fā)生在左下肢72例,右下肢34例。潰瘍面積最大6cm×9cm,最小1cm×3cm。
1.2 術前準備
(1)下肢潰瘍經處理后創(chuàng)面較清潔,炎癥己控制。(2)術前24h常規(guī)應用抗生素。(3)剃除陰毛,準備皮膚,用龍膽紫液標出小腿曲張靜脈的部位,以利手術。
1.3 手術方法
選擇局部麻醉,常規(guī)消毒鋪無菌巾后,在卵圓窩處橫行切口,長約6cm,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在股動脈內側切開淺筋膜,顯露卵圓窩,即可發(fā)現大隱靜脈與股靜脈的匯合處,用彎血管鉗分離出大隱靜脈主干,沿大隱靜脈干分離,找出旋髂淺、腹壁淺、陰部外淺、股外側淺和股內側淺靜脈等分支,并一一結扎、切斷,最后距股靜脈0.5cm處雙重結扎、切斷大隱靜脈,將遠端大隱靜脈游離約6.0cm結扎并切除。對于小腿曲張的靜脈采用7號絲線縫扎,間距為4~5cm,分支及交通支處必須縫扎,對于小腿成團的靜脈曲張采用切除剝離的方式處理。
1.4 術后處理
術后臥床抬高患肢,有利于靜脈回流。鼓勵患者進行跖屈運動,6h后即要求患者下床活動,以降低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發(fā)生機率,加強腓腸肌的鍛煉,提高小腿肌泵功能。對較小的潰瘍面常規(guī)清潔換藥,對于大面積的潰瘍創(chuàng)面,待創(chuàng)面新鮮后可進行點狀植皮,可促進潰瘍創(chuàng)面早期愈合。
2 結果
106例患者小腿潰瘍全部愈合,愈合率達100%。其中15例患者在術后1周內愈合,26例2周內愈合,51例4周內愈合,14例8周內愈合。106例經術后1年以上隨訪無一例復發(fā)。
3 討論
大隱靜脈曲張是下肢常見的靜脈性疾病,在臨床上約10%~ 15%的成年男性和20%~25%的成年女性會出現有癥狀的大隱靜脈曲張,由于長期未做相關的治療和保護,并發(fā)小腿頑固性潰瘍的發(fā)病率為0.4%~1.3%,其主要發(fā)病原因是下肢靜脈功能不全,長期遠端靜脈高壓和肢體的淤血,導致小腿潰瘍[2-3]。
根據大隱靜脈曲張并小腿潰瘍的發(fā)病原因,選擇合理的手術方式,去除靜脈逆流或回流障礙的病因,緩解下肢靜脈高壓,配合小腿曲張靜脈團結扎、剝離手術,減輕潰瘍局部的靜脈淤血,是治愈下肢頑固性潰瘍和防止其復發(fā)的有效方法[4-5]。
傳統(tǒng)的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加小腿曲張靜脈結扎和剝離術,仍為必要的一種手術方式,既可治療下肢淺靜脈曲張,又可阻斷血液由深靜脈沿功能不全的交通靜脈倒流入病變的大隱靜脈,有利于小腿潰瘍的愈合[6-9]。
采用此法的適應證:(1)下肢淺靜脈曲張明顯,伴小腿痛和腫脹,色素沉著,慢性復發(fā)性潰瘍。(2)大隱靜脈及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者。(3)既往無深靜脈血栓形成病史,且深靜脈瓣膜功能良好者。禁忌證:(1)年老體弱,有心、肺、肝、腎等重要器官的疾病,手術耐受力較差者。(2)深靜脈有阻塞者。(3)合并有急性靜脈炎或全身化膿性感染者[10-11]。
[參考文獻]
[1] 范華平,洪榮標. 大隱靜脈曲張伴小腿潰瘍的外科治療[J]. 浙江臨床醫(yī)學,2000,5:68.
[2] 韓運海,馬海雁,馬玉召. 大隱靜脈曲張并小腿潰瘍治療體會[J]. 臨床醫(yī)學,2000,10:32.
[3] 趙辨. 臨床皮膚病學[M]. 第3版. 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901-902.
[4] 董云崗. 大隱靜脈曲張合并小腿潰瘍17例治療體會[J]. 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02,4:36.
[5] 徐黎明. 大隱靜脈曲張合并小腿潰瘍28例治療體會[J]. 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2,6:377-378.
[6] 郭荑. 下肢靜脈曲張誘發(fā)小腿頑固性潰瘍63例治療體會[J].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3,4:411.
[7] 廖文勇,王奇,侯培勇,等. 下肢靜脈性疾病并發(fā)下肢潰瘍28例治療體會[J]. 華夏醫(yī)學,2004,1:89-90.
[8] 洪彪,朱元祿,陳國慶,等. 下肢靜脈曲張性潰瘍的臨床治療體會(附212例報告)[J]. 外科理論與實踐,2004,9(1):65-66.
[8] 黃驚鴻,龔景慶,陳寅,等. 下肢靜脈曲張繼發(fā)小腿潰瘍的治療[J]. 浙江臨床醫(yī)學,2005,1:55-56.
[9] 王曦,趙樹海,樊海軍. 大隱靜脈曲張并發(fā)小腿潰瘍的綜合治療[J]. 中華現代外科學雜志,2005,2:181.
[10] 蔡周鋮. 大隱靜脈曲張并發(fā)小腿潰瘍11例治療體會[J]. 中華醫(yī)學研究雜志,2007,2:156.
[11] 溫志國,杜麗蘋,李曉建,等. 下肢靜脈性潰瘍手術治療78例體會[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07,23(15):24.
(收稿日期:200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