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松波
秦皇島外
當(dāng)酒灑向你熟悉的天空
季節(jié)的花語
早已鋪向游人如織的夢境
當(dāng)遙遠的光榮
在導(dǎo)游粗糙的講解下不斷重現(xiàn)
歷史冷靜地挺立潮頭
一言不發(fā)
你王者氣派的名字繼續(xù)姓秦
當(dāng)散落的記憶隨風(fēng)而來
地位顯赫的碣石
靜臥在泛黃的線裝書里
滄海在望
星漢燦爛
心存高遠且歌且走的豪情
記載著一代梟雄
氣吞山河的不凡手藝
時間的腳步永不停頓
誰又能忘記慷慨燕趙
為時代掀起巨變的頁頁風(fēng)云
今夜我將與你
牽手秦皇島外
扶搖指向黎明的漁船
在北戴河醒著的濤聲里
合唱中國
臺灣戀歌
掀起那塊藍藍的手帕
便可看到你了
一灣淺淺的海峽
在波濤上升又跌落的循環(huán)中
化作一抹鄉(xiāng)愁
在余光中詩意的月光里
傷情地澎湃
海是我們緊緊相連的衣襟
山啊在我的湖南老家
有著和你一樣名字的陽明山
每當(dāng)杜鵑花點亮故鄉(xiāng)山坡時
我無法克制的愛戀以及
蕩漾心底的姊妹情懷
總想化作云彩飄過峽谷
與你共同沐浴
一個民族威武的靈魂
我夢中枕著的一切
都緣自阿里山有關(guān)神木的覆蓋
緣自日月潭波光瀲滟的起伏
風(fēng)的低語越過柵欄
展開季節(jié)內(nèi)心最精彩的章節(jié)
讓我在懷舊的暖日里失眠
徐徐盛開的玫瑰
肩負歷史的榮光
將目睹我們相愛的每一個細節(jié)
我樸實無華的戀歌
一聲低回一聲婉轉(zhuǎn)
沉迷于你芬芳的泥土
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啊
今生來世
我們心中只有一個約定
——在中國亮堂堂的團圓桌上
盡情地買醉
閩越風(fēng)情
臘月一到
畬家人便會主動地打掃灶房
祭祀灶神并與之餞別
他們認為煙塵是灶神的記錄本
記載著灶主的日常行為
希望灶神向玉皇陳述灶主的工作時
好話傳上天
壞話丟一邊
梨園高甲和莆仙
是閩越地方戲的“活化石”
伴著海風(fēng)徐徐吹來的南音
是閩南柔柔的“鄉(xiāng)音”
畬家兒女時常捧著“活化石”
在“鄉(xiāng)音”里走動親戚
如遇天寒下雨
便會待在家里用梭網(wǎng)
織補曾經(jīng)出海勞作的記憶
連同大海奔騰的號角
放在武夷紅袍里沖泡品味
閩越人懂得生活
除了把鼓浪嶼樓在音樂的懷里
更是把閩菜
打造成中國八大菜系之一
動不動就捧出一盆“佛跳墻”
佛都聞香跳墻了
我就不信你不跳墻
遙想齊魯
月亮從我左肩跌落的時候
太陽已從我右肩昂然升起
渤海灣在夢的邊緣開始漲潮
春風(fēng)浩蕩的黃河結(jié)集營口
一接到風(fēng)信子的消息
便在魯?shù)責(zé)o限寬厚的懷里
大張旗鼓地舉行入海儀式
如此大的動作
肯定會驚動滿腹經(jīng)綸的孔圣人
你看他邁著很中國的方步
走在曲阜苗條的大街上
七十二弟子緊隨其后
懷揣誠信和禮儀的行囊里
肯定少不了香脆的煎餅
以及嫩綠的大蔥
其實這只是我漂泊意識里
對山東局部的一種浪漫想象
去嶗山聽月飲酒
去日照浴光沐云
去威海搖船疊浪
去濰坊邀風(fēng)箏一起放飛心情
想象歸想象
孔圣人風(fēng)塵仆仆到處游歷講學(xué)
他當(dāng)時不知道旅游這個名詞的概念
肯定沒有我輩這等悠閑愜意
遙想山東名勝
定當(dāng)首推泰山
假若齊魯大地是一個夯實的大盆
那裹著日出的泰山啊
定是中國置放在那里
向世界展示的壯麗盆景
清唱遼河
越下越大越下越猛的雨
激起遼河袒胸狂奔的興致
四百年前努爾哈赤的夢頓現(xiàn)河面
連同兩岸高粱大豆
向往遠行而又擱淺多年的心事
我親親的嫂子
就站在給了她第二次生命的遼河對岸
大風(fēng)使勁地刮著
她玉米棒子一樣結(jié)實的身板
感恩的淚水一直屏在她的眼里
我知道擅唱“二人轉(zhuǎn)”的她
要么不開腔
一開腔大雨就會無休止地飄落
遼河還會在她善意的慫恿下
高密度地漲水
不管是金滅了遼還是元滅了金
遼河依然是遼河
不管季節(jié)何時開一朵春何時開一朵秋
遼河依然是那條母親河
年復(fù)一年都會涌動日出的豪邁
收集透明多彩的花瓣
編織成幸福的搖籃
養(yǎng)育馬踏狼煙英雄輩出的遼寧
敞著寬袍長袖的遼河
自東南方向長嘯而去
在醒目的拐彎處
總會頑皮地回頭深情淺笑
縫綣的浪花有意無意地
打濕我陷入深深傷感的枝頭
我歉疚的心啊無以饋贈
只好用沙啞的歌喉
清唱一曲為你送行
雪域遐思
雪域在望
鷹翅抵達雪山之巔
風(fēng)無所顧忌
頌揚著雪花
以及酥油燈熏香的布達拉宮
陽光無私浸染雪域
拉薩河漾著佛光的天上之水
穿越你遼闊而沉寂的胸膛
讓牦牛細致的溫暖
體貼無數(shù)虔誠皈依的心魂
讓有著花一樣名字的女兒
烙上永不褪色的高原紅
我把期待早已刻在冷巖的風(fēng)口
在青稞酒打開雪的盛宴之前
你攬在懷里的日月
和著格?;ㄉL的節(jié)奏
冉冉起舞
格薩爾王的身影閃爍其中
一只腳尚踏在滄桑古道
另一只腳已邁入現(xiàn)代的門檻
在雪域里行走
有時也會把往事想起
挑開往事的根部
我英姿颯爽的民族
屹立在地球村的屋脊
鳥瞰世界
偶爾也會扯幾片
裹著文成公主笑容的白云
當(dāng)做手帕或者棉襖
擦汗取暖
新疆放歌
閉上眼睛也知道
那是個天生遼闊的地方
天山瀟灑地挑著兩個富裕的盆地
牽著阿爾泰和昆侖的手
秀出噠噠噠的舞步
踩亮每一個屬于南疆北疆
紅紅火火的日子
吐魯番的葡萄熟了
你在我的耳畔吹氣如蘭
雪蓮綻放的時候,
你盡可以回到夢中
把未知的幸福
別在衣襟
即使達坂城的門前修了鐵路
你依然可以腰纏民歌
揮馬揚鞭
輕輕抽打歲月深處
與愛情有關(guān)的甜美記憶
羊群和草地在夢想那邊
我來的時候是多么年輕
風(fēng)吹過沒有柵欄的塔里木河
歡快的鳥鳴
撩撥丈量靈魂的黃昏
依在你身旁遙想母親
今夜我將沒有故鄉(xiāng)
就讓我醒著的名字
掀起你藍藍的蓋頭
枕著芳香的谷物入夢吧
回眸寧夏
把目光掛在水洞溝的崖壁上
你隨時可以自由出入
三萬年前人類活動的領(lǐng)地
隨時可以和靜默的歷史交談
隨時可以想象那時的人們
用石頭叩響生命的酒杯
借著月光
搬運滲出眼淚與豪邁的夜色
固原放牧的陽光
把塵封的往事層層剝開
心中的隱痛傳遞火把
照亮西夏王朝
跌宕起伏的歲月
我坐在寧夏這個最古老的鎮(zhèn)上
摸著時間光滑的背
聽一曲來自天外的命運交響
石嘴山迎著風(fēng)一路北上
枸杞果的光芒力邀白云
將晃動的天空擦拭得無比明凈
推倒我心中曾經(jīng)憂郁的墻
以高山大海的度量
包容散落生活所有的塊壘
回眸寧夏
讓離別的心傷
隨崛起的風(fēng)云輕盈地翱翔
或者將無法遺忘的情懷
勾兌在沉香的酒里
其實更多的時候
我愿做一朵沒有名字的小花
點綴心儀已久的
塞上江南
霧都重慶
除了霧還是霧
朝天門在霧里
永遠保持一種朝天的姿勢
三千年過去了
天子依然沒來
匆匆過往的游人
沿三百級青石臺階
把朝天門年邁的陳年舊事
擦得锃亮
有霧的感覺真好
長江與嘉陵江
在霧里呈兩槳擺開
用血汗凝成的川江號子
劃動濕漉漉的日子
劃動重慶這只濕漉漉的大船
閱盡巫山云雨
濕漉漉的故事
高峽出平湖
贏得了世界的驚呼和注視
湖是一面碩大的鏡子
神女悠然自得
照著自己浴后的形態(tài)
害羞時
便會拉起一條長長的霧簾子
遮住人們貪婪的眼睛
眾所周知
在聯(lián)合國大廳里懸掛的世界地圖
僅僅標(biāo)出了中國四個城市的名字
重慶雖然霧大
依然顯身其中
雖然我無法用手中的筆
向世界描繪重慶開放的神韻
但我愿手持她山茶花的名片
在千人和唱的巴山調(diào)里
霧化成一節(jié)朦朧的音符
上海之夜
把想象編織成船
邀春秋戰(zhàn)國的春申君黃歇
隨意飄蕩在江南水鄉(xiāng)
用滬上人家發(fā)明的竹編之“扈”
在漁火點染的淞江上
隨意打撈夜色浸透的白帆
上海之夜
把守亞洲大陸東沿
成形在六千年前的太平洋西岸
在穿越幾千年的風(fēng)霜后
經(jīng)過愛情路和鍍金的外灘時
已變得薄而透明了
黃浦巨輪的汽笛
隨風(fēng)穿過張愛玲身著旗袍的弄堂
拉響了上海人一個又一個
醉向天邊的不眠之夜
海上生明月
上海竟風(fēng)流
平均海拔剛到4米的上海啊
在繁華夜色退盡的瞬間
從容邁向時間高貴的潮頭
沿著波濤載向遠方的夢
在激情四射的東方
飆升出一種迷人的高度
細品天津
明成祖朱棣的天津衛(wèi)
早已化為歷史的灰燼
古老的大運河可以作證
永樂初年的前夜
那個原名叫直沽的地方
天子揮旗策馬渡過
天津由此得名且沿襲至今
走進天津就會發(fā)現(xiàn)
三岔河口是天津的發(fā)祥地
天津建城已有六百余年了
無法想象它六百年前的樣子
只知道海河上吞九水
中間連著七十二沽
的的確確為我們打造了一個
鮮亮的北國水鄉(xiāng)
京韻大鼓依舊
寶坻評劇依舊
下里巴人的時調(diào)
亦走出鄉(xiāng)間弄里
登上舞臺變成了陽春白雪,
香脆的十八街麻花
噴香的狗不理包子
幾乎構(gòu)成了津人生活的全部
如果沒有這些
他們的日子會失魂落魄
我還要去一趟楊柳青
把生動的驕傲和自豪
像楊柳一樣青青地插滿古鎮(zhèn)
那里生長的年畫
已成為公認的中國文化符號
年畫凝固的天空
擠滿了世界的驚嘆時代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