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建立
閩南汾河縣,隸屬漳州府管轄。清康熙年的四月初八,發(fā)生了日全食,當時的人們并不能解釋這個奇景,便歸之黑暗吞沒太陽,人間必有禍從天降之說。無獨有偶,汾河縣在那一年多災多難。六月初,天降大雨,雨量驚人,導致諸多村莊消失在洪流中。這場罕見的大雨過后,汾河縣一片殘敗之相。
這天,汾河縣街道上來了一老一少,老的叫牛家莊,少的是他孫兒,名叫牛蛋蛋。怪的是,牛蛋蛋已八歲光景,身子羸弱,仍不能自己走路,只是騎跨在牛家莊的頸上。一手扶著牛家莊的氈帽,一手拿著一個驚蛤鼓。這爺孫倆人生地不熟的,便在汾河縣的一個破廟住了下來。
不久,人們看見破廟的石階上,攤曬著一大堆蛤蟆干,牛家莊拿一個布袋把蛤蟆干撿進袋中。“這么多的蛤蟆干哪來的,有啥用途?”有人問。牛家莊說,這蛤蟆干是一味藥材,可以治風熱邪病、瘰疬潰爛、頭上軟癤、蝮蛇螫傷等。
這話恰被汾河無賴李四給聽去了,李四便也想捉蛤蟆換錢。他巴不得地等到晚上,提只燈籠也到郊外去,卻逮不到一只蛤蟆。李四只好踅回破廟去,卻見破廟燭火如豆,那牛家莊正背著牛蛋蛋朝破廟外走去。李四悄悄尾隨而往。
牛家莊把牛蛋蛋背到汾河岸邊。這汾河岸邊有一片亂墳崗。上次發(fā)大水,被汾河水一浸淫,等大水一退,亂墳崗反倒清凈了許多,少了一些臭味。亂墳崗亂石堆成群,牛家莊把牛蛋蛋放下,牛蛋蛋則把手上的驚蛤鼓搖得咚咚響。這驚蛤鼓響起來后,爺孫倆竟不說話了。汾河岸的風一吹來,牛家莊手上的火把一閃一滅的,又聽著這詭異的驚蛤鼓聲,躲在一塊大黑石后面的李四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再看那爺孫倆,難道是這樣捉蛤蟆的嗎?
果然,不一會兒,從頑石底下,從黑暗角落,陸續(xù)躥出些蛤蟆來,約有上百只。牛家莊彎下腰輕易就把蛤蟆腿一捏,捏進了腰間的竹簍里。
捉畢,卻聽牛家莊不高興地對牛蛋蛋數(shù)落說:“蛋蛋,是不是你今晚又沒賣力搖鼓啊,七夜了,蛤蟆王怎么還沒出現(xiàn)呢?今晚算又白瞎工夫了?!?/p>
敢情這牛蛋蛋手上的小鼓能引出成群的蛤蟆來,而牛家莊的目的卻不在這小蛤蟆身上,專在釣蛤蟆王?蛤蟆真的有王嗎?
這天,李四悄悄來到破廟,牛家莊提著一袋的蛤蟆干去藥材店了,留下牛蛋蛋一個人。眼瞅著牛家莊走遠了,李四便大搖大擺地出現(xiàn)在牛蛋蛋面前。
李四近距離看著牛蛋蛋手上的驚蛤鼓,這只撥浪鼓跟街上貨郎賣的還真不一樣。貨郎賣的撥浪鼓面上,都畫著年畫兒,蒙面的鼓皮很是光滑。這只鼓面沒畫圖,鼓皮卻是粗糙褐黃,丑陋至極。
“你這是什么鼓啊,這么丑?”李四從口袋里掏出一顆糖果來,遞給牛蛋蛋,牛蛋蛋不去接,也不回話。
李四一想,這小孩陰著呢。他正想把牛蛋蛋手上的驚蛤鼓搶過來,卻見牛蛋蛋驚慌地把驚蛤鼓藏在懷中,指著李四嚷道:“你是個壞蛋?!崩钏膹娦邪雅5暗疤崃似饋?晃了幾晃,搶走了牛蛋蛋的驚蛤鼓。
被李四搶走的那面鼓,并不是普通的撥浪鼓,確是一面驚蛤鼓。
相傳在福建南少林寺,有一個少林弟子,因誤入邪門歪道,偷練一種武功叫蛤蟆功。練蛤蟆功要有怪招,就是趴在一群蛤蟆中練功。他擁有一面鼓,就是驚蛤鼓。驚蛤鼓是用蛤蟆王的皮制成的,一敲就可以引出附近的蛤蟆,以助他練功。因為蛤蟆功是旁門左道的功夫,所以南少林的住持得知消息后收禁了驚蛤鼓,把他武功廢掉,趕出了少林寺。
后來,南少林寺被朝廷下令焚燒,這面詭異的驚蛤鼓流落民間,被牛家莊得到。其實驚蛤鼓還有一個秘密:可以引出自然界的蛤蟆王。蛤蟆王體格巨大,背上坑坑洼洼,當中隆起一個膿包,敲破膿包,膿汁劇毒,卻藥效奇特,可以用來治愈孫兒牛蛋蛋的疾病。奇的是,蛤蟆王的膿包內(nèi)還藏有一顆蟾珠,雖是拇指般大小,價值堪比夜明珠。蛤蟆王一般會出現(xiàn)在大水過后的地方。于是,牛家莊趕到了汾河縣。
李四搶走驚蛤鼓,自然不敢去亂墳崗,怕被牛家莊堵個正著。他到與亂墳崗相背的另一個亂云灘上,學著牛蛋蛋的樣子亂敲。也怪李四運道好,那晚星月閃光,他敲了幾通鼓后,有一只巨大的蛤蟆聞著鼓聲,突然躥到了李四的火把下。蟾目閃著綠光,背上的膿包丑陋無比。
李四忙把蛤蟆王逮入麻袋,逢人便說他捉到了蛤蟆王。眾人把李四圍在一起,眾星拱月似的。這時有人勸他,何不把這只大丑物賣給藥材店,興許能賣個好價錢呢?李四想想,有道理,便跑去找東芝藥材店的黃老板。
黃老板聽說有奇貨,趕忙約李四來店相見。
待見到李四逮到的蛤蟆王,黃老板瞪大雙眼,暗嘆奇貨。這蛤蟆王,黃老板以前只是在醫(yī)冊上見過繪圖,并不曾見過真物。黃老板盡量保持平靜,不過,李四還是察覺到了黃老板的異樣,猜想這只丑物必也是個活寶。
“黃老板,你看我這只活寶怎樣?”李四笑瞇瞇地問。
黃老板一愣,差點又失了分寸。只見他笑笑,彈了手指,吩咐伙計上茶來。
“能否讓老朽掂量掂量?”一通茶飲后,黃老板迫不及待地想摸摸蛤蟆王隆起的背。李四卻沒有遞給他蛤蟆王的意思,只顧飲茶。
這讓黃老板很尷尬,不過他強撐著心中的不快?!拔覀兠魅瞬徽f暗話,我給你這個價吧?!秉S老板伸出一個手掌。
五十兩?一只癩蛤蟆賣五十兩,李四在不知底細的情況下,已經(jīng)很知足了。不過,他還想跟黃老板開個玩笑,笑著說:“沒有五百兩,休想拿走這只蛤蟆王!”
這下,黃老板急了,他還以為李四知道蛤蟆王背上的秘密,怕與李四談不妥,情急之下,從柜案上握了個秤砣,趁李四不備,當頭就往李四的頭顱砸下去。李四當即一命嗚呼。
黃老板喘著氣,從蛤蟆王背上的膿包內(nèi),取出一顆拇指大的蟾珠。蟾珠晶瑩圓潤,明亮至極,果然是顆寶珠。黃老板終于相信驚蛤鼓可以引出蛤蟆王一說了。他把蛤蟆王剝了皮,重新制造了一只驚蛤鼓。然后,把李四的尸體移到破廟,準備嫁禍給牛家莊。
隔天,李四的尸體出現(xiàn)在破廟附近,李四的死相很難看,頭顱破了個洞,手里緊握著驚蛤鼓。因為尸體出現(xiàn)在破廟邊,嫌疑人自然落在了外地人牛家莊的身上,且李四的手上,拿的便是牛蛋蛋手上的驚蛤鼓。汾河官差立馬就把牛姓爺孫逮到了縣衙。
“大人,牛某冤枉啊,牛某不曾殺人啊!”牛家莊跪于堂下呼天搶地。
汾河縣官陳知樂高坐堂上,指著證物道:“那你孫兒的驚蛤鼓何以在死者李四的手上?”
牛家莊泣道:“不瞞大人,牛某是外地人,來汾河縣只是看中了這兒曾經(jīng)發(fā)過大水!”
“放肆,你竟然取笑汾河發(fā)水災,心腸真夠毒!”陳知樂把驚堂木狠狠一拍。
牛家莊跌坐于地,忙解釋道:“大人誤會了!”牛家莊指了指雙腳無力的孫兒牛蛋蛋說,“蛤蟆王喜歡出現(xiàn)在大水過后的地方,牛某的本意是要用那只驚蛤鼓引出蛤蟆王,用蛤蟆王做藥引,來給小孫兒治病的。死者李四手上的驚蛤鼓是從孫兒的手上搶過去的,牛某也不知與他結(jié)了何仇,搶就搶去了,卻又死在破廟邊,連累牛某。”
“什么蛤蟆王?你不要危言聳聽。”陳知樂不耐煩地道。
這時,圍觀的百姓一聽講到蛤蟆王,便七嘴八舌地議論說,李四死前一天,曾逮過一只巨大的蛤蟆,然后好像是拿到藥材店去了。眾人便把這實情告知了陳知樂。
牛家莊一聽忙不迭地說:“李四定然是逮到了蛤蟆王,而知曉蛤蟆王有寶的人,只有藥材店的黃老板?!?/p>
陳知樂派人去藥材店傳話黃老板,哪知當衙役趕到藥店后,卻見藥店已關(guān)門大吉,黃老板和伙計也不知去向。
黃老板畏罪潛逃,陳知樂立馬傳令各方衙役捕快,拘拿兇手。
黃老板終沒有逃出汾河地界,在汾河岸船上被捕快逮到,押回衙門審問。
那粒被黃老板奪得的蟾珠,最終落入了陳知樂的囊中,那面新制成的驚蛤鼓,也落在了他的手中。若蟾珠能成雙,那才是至寶,陳知樂每晚看著閃著星月光芒的夜明珠般的蟾珠,不禁悵然若失。
時隔一年,汾河縣再次重蹈大水覆轍,那縣官不為災后百姓謀生計,卻整日執(zhí)著個驚蛤鼓,到汾河兩岸的亂墳崗和亂云灘上亂敲一通,引出無數(shù)的蛤蟆出來,卻唯獨不見那蛤蟆王再現(xiàn)身。一次陳知樂醉后在野外敲驚蛤鼓,朦朧中,見有只巨大蛤蟆蹲在前方,陳知樂忙跨步過去,不小心踏入污泥中,竟陷了進去,尸體也找不到。后來,以縣官失蹤被定案。
〔本刊責任編輯 君 早〕
〔原載《新聊齋》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