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慶和
怎樣才能達到議論的深度?讓我們先從古人的經(jīng)驗里獲得感悟,再尋找科學(xué)的答案。古代議論文講究“挖掘的深度”理論,概括起來有如下幾方面。
(1)“辨正然否”法。劉勰《文心雕龍·論說第十八》曰:“原夫論之為體,所以辨正然否;窮于有數(shù),追于無形,鉆堅求通,鉤深取極;乃百慮之筌蹄,萬事之權(quán)衡也。”這句話的含義是什么?
感悟:意思是說,推究論這種文體,是用來辨明是非的;透徹地論述具體問題,徹底地追究抽象的道理,鉆研難處以求貫通,深入探取獲得最終結(jié)論;它是表達各種思想的手段,衡量萬事萬物的工具。
怎樣才能達到上述議論的深度?且看高考學(xué)生作文。以2004年全國卷河北某考生《銅鏡的沉思》滿分作文為例,“文章通古貫今,思辯睿智,張力豐厚。作者既鐘愛銅鏡,又強調(diào)要立足自我,頭腦清醒,有汲取、有揚棄,此種見解新穎獨到,非同凡響?!?高春生語)本文是按照“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意見”為話題,與去年全國卷“感情的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的話題有異曲同工之妙。作者文中寫到:“我撫摸著銅鏡,仿佛撫摸著千古的時光,細細地從指縫間流淌。我嘆服唐太宗李世民虛懷若谷,把這面銅鏡置于朝堂,將泱泱大國治理得富甲天下,庶民康樂;我嘆惋三國時的關(guān)云長空有他的蓋世武功,還有他的赤兔馬、青龍偃月刀,卻因缺乏這面銅鏡而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只落得個仰天長嘆,一命嗚呼?!边@里除了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之外,所體現(xiàn)的還有作者的哲理思辨。在肯定歷代帝王將相的功業(yè)的前提下,采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眼光進行了入木三分地剖析,指出了他們的不足,尤其能警示人們的是他們最終失敗的歷史教訓(xùn)。難能可貴的是作者追昔撫今,知人論世:“我撫摸著銅鏡,仿佛觸摸著新世紀的脈搏,輕輕地卻又沉重地在指縫下彈跳。我嘆服一代偉人把這面銅鏡置于決策平臺,改革開放,使我中華迅速地真正崛起;我嘆惋一批驕子大員把這面銅鏡丟了個干凈,最終落得個功敗名裂,身陷囹圄……”這是作者關(guān)心國家大事,為國為民的思考,從正面褒獎,肯定改革開放的英明決策,又從反面警示,說明懲治腐敗的重要,起到陟罰臧否之功效。尤其是“丟失銅鏡”的現(xiàn)實教訓(xùn),更加使人振聾發(fā)聵。因此,培養(yǎng)辯證思維,用全面的、發(fā)展的、一分為二的觀點將捕捉到的紛繁復(fù)雜的生活現(xiàn)象提升到認識論和辯證法的高度,洞悉事物的本質(zhì),“向辯證法索取高考作文的質(zhì)量”是我們廣大考生做人、作文的實踐法寶。
(2)“曲徑通幽”法。語出于唐代常建《題破冊寺后禪院》詩:“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還有清代俞樾《曲園楹聯(lián)》:“曲徑通幽處,園林無俗情?!鼻?彎曲;徑:小路;幽:指深遠僻靜之處。彎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靜的地方。此種寫法也是說明在縱向論述過程中,有時還要來點委婉彎曲的筆法。
感悟:“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這已是流傳千古的名句了。只這一“曲徑通幽”,不知道出了世上多少行事之玄機。彎彎曲曲的小路通往風(fēng)景優(yōu)美的地方。其實,大千世界,萬事萬物,都有曲徑通幽之處。曲徑通幽,是畫家筆下渲染的景致,是攝影愛好者不斷找尋的目標,是園林設(shè)計師著力創(chuàng)造的效果,也是文人墨客一直崇尚的意境,更是生活中人們處理問題的態(tài)度和方法。
(3)義理、考據(jù)和辭章法。這是清代姚鼐和桐城派古文家從義理、考據(jù)和辭章分屬不同的學(xué)術(shù)(問)層面上說的,三者既各有其用,又相互貫通,它們在本質(zhì)上是合為一體的。那么,就“考據(jù)”而言,我們?nèi)绾卧诳v向思維中運用考據(jù)來進行分析論證呢?
感悟:寫文章講究結(jié)構(gòu)布局。如何起筆,怎樣鋪展,又如何落筆,務(wù)求讓人讀來流暢通達,如行云流水。時評文需要議論風(fēng)生,更應(yīng)講結(jié)構(gòu)布局,不可枝葉蕪蔓,眉毛胡子一把抓,讓人讀后不得要領(lǐng)。清代姚鼐和桐城派古文家從義理、考據(jù)和辭章分屬不同的學(xué)術(shù)(問)層面上說,三者既各有其用,又相互貫通,它們在本質(zhì)上是合為一體的。從考據(jù)方面,我們來看2006年高考遼寧考生《肩膀》命題作文:
常常會想,要怎樣一副鐵肩才扛得起一個朝代由盛轉(zhuǎn)衰的劇變產(chǎn)生的心理落差?才扛得起夾縫中的蕓蕓眾生的聲聲嘆息?才扛得起中國詩歌在社會劇變中的大課題?
所以,不敢想象杜甫是怎樣用他并不健壯的軀體承載著一切。駕一葉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于暗流涌動的江水中,我能想象杜甫逆流而上的艱難。他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注定要弓著腰,低著頭,一點一滴地細數(shù)著黎民百姓的苦難,然后蘸著濃于墨的悲哀,含淚寫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他的使命決定了他不可能過得輕松。“窮則獨善其身”,多少人用這句話安慰自己,搖搖頭,屈服于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從此只為個人和家庭的前景奔走。可是,杜甫的心是與千千萬萬勞苦大眾連在一起的,所以不管多艱難,他都要用自己的肩膀撐出一片天地,容納他們的嘆息。于是有了破舊茅屋中的那聲吶喊:“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也有了那句又恨又悲的詩:“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而咸陽橋上“直上干云霄”的哭聲也從此被后人深深銘記。他是真正的人民“代言人”,以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段屬于百姓的“詩史”。
翻開杜甫的人生,不由得讓人想起這句話:“文章憎命達?!彼诉M無門,困頓十年,方得小職,安史之亂中又流亡顛沛,為人所俘,直至最后,貧病交加而死。當(dāng)他幼年在自己的棗樹上爬上爬下,把笑聲灑滿整個庭院的時候,一定沒有想到命運之神已給他安排下這樣一條坎坷異常的人生之路。幼時身體羸弱的他也一定沒有想到自己將用這一副肩膀扛起自己人生的不幸和整個時代的悲哀。
而杜甫竟然扛住了。盡管生活已是“朝叩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可他從沒把自己的目光拘囿于個人的得失與悲喜,就在他即將撒手人寰,在他為自己舉行告別儀式的時候,還在關(guān)心著“戰(zhàn)血流依舊,軍聲動至今”。他總是放眼大眾,深入到人們的心中,體察最底層人民的苦難。然后聚焦,醞釀,提煉,揮灑。杜甫是大儒,可他分明又是高于傳統(tǒng)的儒家。儒家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杜甫卻不管窮達,都要兼善天下。儒家提倡“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杜甫卻是不管在不在位,都要謀其政。那些為時代而泣,為百姓而歌的敘事詩中少見直接的抒憤與哀喊,他總是從局外人客觀平靜的視角冷眼旁觀,從一種不動聲色的敘述中迸發(fā)出更為沉重和濃郁的憤懣。這樣的詩不知使后代的多少人怒火胸中燒,淚水眼中噙。西川的一句詩也許是杜甫最好的寫照:“在一個晦暗的時代,你是唯一的靈魂。”
都說“男人鐵肩擔(dān)道義”,那么杜甫就是古往今來真正的大男人。一副肩膀,看似柔弱,卻撐起了中國歷史上一座文學(xué)與道義的高峰,讓人遠遠觀望,贊嘆不止。
本文在縱向思維時,緊緊圍繞杜甫以瘦弱的肩膀,扛起民族大任的高尚品格,既考證了杜甫一生命途多舛的逆境人生,又證明了他用肩膀扛起自己的不幸和時代的悲哀,使論證層層深入,人物形象更加豐滿,主題更加深刻鮮明。
(4)諫論五法。我國古代如《史記》歷史散文中,不少諫論文特別注重在上書時的層層逼近,以勢奪人的寫作手法。例如,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蘇洵在《諫論》中說:“說之術(shù),可為諫法者五:理喻之,勢禁之,利誘之,激怒之,隱諷之……”這是什么意思呢?
感悟:意思是說要使對方接受自己的主張,可用深刻的道理說服對方,講明形勢告誡對方,申明利害關(guān)系誘導(dǎo)對方,用言語激起對方的感情,用含蓄的話語勸告對方。例如,《出師表》在一“表”之中綜合使用了“理、勢、利、激、諷”等多種論辯藝術(shù),有著極強的說服力。
勢禁之。《出事表》起筆便是:“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敝T葛亮從先帝創(chuàng)業(yè)之志未竟說起,分析當(dāng)前形勢不利的客觀條件,在指出不利的形勢后,分析了有利的主觀條件:文武官員受到先帝的恩遇,想在后主身上報答。這就使本來汗顏的后主稍鎮(zhèn)定了一下。也是下文“喻理”的契機。那么,怎么辦?“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dāng)獎率三軍……還于舊都。”分析目前形勢,說明戰(zhàn)略后方已經(jīng)鞏固,兵員裝備已經(jīng)就緒,條件成熟,應(yīng)當(dāng)出兵完成大業(yè)。以上是分析形勢。
理喻之。諸葛亮在講明當(dāng)前形勢之后,接著便向后主劉禪提出了三項建議,并用深刻的道理進行說服。第一是“開張圣聽”;第二是“陟罰臧否”;第三是“親賢、遠佞”。明確評判人的好壞,一律以法律為準繩。言外之音,你當(dāng)國君的不要以己意從中干預(yù)。大政方針確定之后,使用什么樣的人去執(zhí)行就成了關(guān)鍵,他告誡后主一定要“親賢臣,遠小人”。只有依靠死節(jié)之臣,才能保證北伐成功,完成“興復(fù)漢室”的大業(yè)。通過“理喻”,切盼后主采納“忠諫”。
利誘之。諸葛亮在勸告過程中,反復(fù)申明了處理內(nèi)政和人事方面的利害關(guān)系,這一點我們在前文已經(jīng)提及,將先漢的“興隆”和后漢的“傾頹”的歷史經(jīng)驗教訓(xùn)作對比,特別強調(diào)親近賢臣、疏遠小人是關(guān)系到國家的興衰存亡的大事,不能不高度重視,并向后主推薦了一批可“親”可“信”的賢臣,文臣有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武將有向?qū)??!按讼へ懥妓拦?jié)之臣”,而且都是“先帝簡拔以遺陛下”的,希望后主“親之信之”,以求漢室興隆。否則,失去他們的輔佐,漢室就江山難保!把“親賢”“遠佞”提高到漢室興衰存亡的高度來觀照,警儆后主,這樣的“利誘”無異于一劑猛藥。
隱諷之。諸葛亮上表陳說時,特意安排了一段表白身世的文字,“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苯又f明是先帝“三顧草廬”,臣才得以“出山”的。乍一看,表達的是“報先帝”“忠陛下”的感情。其實,我們從下文“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一句便可知道,諸葛亮是在用含蓄的話語勸告后主,要他記住“白帝城托孤”一事。由此可見諸葛亮堅志報答劉備“知遇”之恩,劉備既死,他又受劉備之托輔佐劉禪,一生奮斗目標是興復(fù)漢室,鞠躬盡瘁,光明磊落,并無非分之想。這一點,后主理應(yīng)明白。這是作者用委婉含蓄之辭,啟發(fā)勸告劉禪要多聽像他這樣的“良臣”之言。
激怒之。綜觀全“表”,始終貫穿著一條明顯的情感線索:表達諸葛亮報答先主知遇之恩,效忠劉氏父子、以身許國完成先帝未竟的大業(yè)。從感情的走向來看,一開始從先帝“中道崩殂”落筆,就蘊涵著極其痛惜的感情,意在引起劉禪深思:該化悲痛為力量,繼承先帝遺愿。接著依次說到先帝對賢臣的“殊遇”、注意“簡拔”賢臣以及論史時的“嘆息痛恨”,既表達了作者對先帝的崇拜、愛戴之情,又包含了激勵劉禪要效法先帝,發(fā)揚先帝“遺德”的期望。自敘本人身世,受先帝賞識而感激“出山”,以及“受命以來”的工作過程,抒發(fā)了效忠劉氏父子的真摯感情。在談?wù)摳鞣矫娴呢?zé)任時,諸葛亮面對后主立下“軍令狀”:“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fù)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币髣⒍U委以重任,“臣不勝受恩感激”。從感恩到“臨表涕零”的結(jié)束語,道不盡臨行時的依依不舍之情。
本文擺現(xiàn)象、析本質(zhì)、指危害、找原因、明措施,盡管上此“表”時諸葛亮并不在朝,而在千里外的漢中,然而,我們每讀《出師表》,腦海里總會浮現(xiàn)出一位溫柔敦厚、忠義凜然的“良臣”面對君主慷慨陳詞,眼淚直淌,文武百官一旁屏息聆聽,不時頷首贊許的動人場面。作為一名忠臣,諸葛亮不僅直言敢諫,而且善于勸諫。《出師表》之所以膾炙人口,是因為它除了“親賢遠佞”的深刻內(nèi)容外,還巧妙地將“理、勢、利、激、諷”等多種論辯手法融為一體,收到了以理服人和以情動人的雙重藝術(shù)效果,成為章表寫作的典范。
[作者通聯(lián):江蘇鹽城市明達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