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峰
庫車—54千米—沙雅縣—26千米—蓋子庫木鄉(xiāng)—13千米—博斯坦庫木村—18千米—滾巴孜古堡——沙雅縣—35千米—世界胡楊林森林公園蓋孜庫木鄉(xiāng)
塔里木河中游、渭干河下游地帶的沙雅縣城,是古絲綢南北兩道中的交通干線。在這里,逝去千百年的胡楊樹軀干,跨越了時空直指長天。
從空中俯瞰地球,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就像一滴淚珠掛在地表;當飛機下降快接近些地面時,這滴淚珠恍惚又變成一只睜大的眼睛,而在她北面的天山山脈就像眼瞼上高高揚起的眉毛;再繼續(xù)接近地表時,讓人頓生憐愛,原來她的“眼球”中呈現(xiàn)出一片片黃沙漫道,沒有一絲綠點綴其間。此時的塔里木河就有如上眼線,斷斷續(xù)續(xù)向北伸延,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邊緣刻下一輪優(yōu)美的曲線。
滾巴孜古堡,訴說著塔里木河道的變遷
去沙雅的車友大多都是奔著世界胡楊林公園去的,這個距離沙雅縣城約35千米,隸屬于沙雅第一牧場的一個原生態(tài)的胡楊林自然公園是以千姿百態(tài)、蒼勁挺拔的胡楊樹而得名的。
我們在當?shù)氐摹吧逞磐ā蓖鮿Σ◣ьI(lǐng)下,從沙雅縣城出發(fā),南經(jīng)新建的其滿(維語,美麗富饒之意)大橋26千米后,直奔塔河南岸到蓋孜庫木鄉(xiāng)政府,再往博斯坦庫木村,約行駛13千米。這段路是在荒漠上行駛,由于當?shù)厝杲邓坎坏?5mm,而蒸發(fā)量卻超過了1000mm,因此地表極為干燥,路面有厚達幾十厘米的粉塵。汽車行駛在牧民們的驢車和牲口走出來的路上,不能擅自偏離道路,因為周圍沙質(zhì)為主的地面未被車壓過非常松軟,容易陷入其中。
我們的jeep低沉地鳴叫著向目的地進發(fā),每當車過后路上會揚起巨大的塵土,在漫天的塵土中尋找到石油勘探遺棄的簡易沙漠公路,也是不易的事情。多次爬上車頂瞭望公路的印記,這條常年未使用的公路如今只留下了隱約可現(xiàn)的路面。找到沙漠公路后再往南行駛3千米便進入夾存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中間的塔里木河古河道。沿著古河道西行約15千米后,王劍波提示我看右前方,透過燦爛的秋天胡楊葉,在藍天下、白云旁、大漠與枯死的胡楊樹的環(huán)抱中,一座古堡(當?shù)厝私袧L巴孜)靜靜地聳立在一個土坡上。
為了拍攝方便,車距離古堡有段距離我就關(guān)閉汽車的引擎下車,此時可以清楚地看到古堡橢圓形的穹頂,在陽光下顯得異常精致。這周圍幾十千米無人煙的曠野安靜異常,金色的胡楊葉在風中搖晃著摩擦發(fā)出聲響,我踩著衰敗的荒草,踏著動物的腳印,向古堡走去。爬上小山坡進入古堡內(nèi)部。古堡直徑約3米多,東面有一個已經(jīng)坍塌的門洞,里面已經(jīng)沒有任何物品。經(jīng)過千百年風沙的吹拂,古堡的墻面依然顯得非常光滑,墻體下部有兩個三角形的格子,穹頂還依稀可見一些模糊的圖案。走出古堡,可以看到古堡外散落著的陶器碎片,放眼寬闊的古河道,可以想象到精美的古堡原本如明珠般鑲嵌在河道邊,如今串起這些明珠的河道干涸消失,這些明珠也失去光彩漸漸剝落。
古堡有何作用,又建于何時?
“具體建于哪個年代已經(jīng)無法考證”,王劍波繼續(xù)解釋道:“古堡的作用不外乎兩種,有可能是古時人們抵御外來敵人的進攻,從沙雅的歷史看,有可能為了防御兇奴的進攻;也有意見是當初成吉思汗西征時留下的古堡;還有可能是古代先人用于宗教活動的場所?!?/p>
有多少這樣曾經(jīng)繁盛一時的文明被沙漠無情地吞噬了,多少繁華,還掩埋在連綿無盡的沙丘之中??梢韵胂筮@古堡的下面原來就是滔滔的塔里木河水,如今這座古堡已成為塔里木河改道的見證,古堡周圍那些尚未倒下的胡楊樹的骨骸用自己的身軀書寫著這段歷史。
悠悠黃沙,見證胡楊樹的頑強
離開古堡,汽車出了古河道后,繼續(xù)西行,往塔克拉瑪干沙漠深處駛?cè)ァT扔媱澩衬钐幙v深行駛30千米,結(jié)果因為路面被黃沙覆蓋太厚,行駛到20千米處就無法前行,這20千米中我們兩輛汽車已經(jīng)多次相互拖拉自救才得以脫離黃沙的圍困。
我爬上一個較高的大沙丘,旁顧左右連綿的沙丘,除了我們留下的足跡,余下只能見到風兒吹出的沙丘皺褶。大家坐在沙丘上感嘆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廣袤神秘時,司機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沙地上的報紙擺滿才切開的西瓜。我拿起西瓜一直啃到露出青色,久旱逢甘霖呀!
深入沙漠無功而返,我們一行回到沙漠的邊緣,此時又能見到胡楊林,這些不屈的胡楊圍繞著沙漠,一直延伸到天邊,黃色的大漠與金色的胡楊共同組成了一幅神秘莫測、悲愴震撼的畫面。
沙雅類似這樣情況很多,時常能看到荒漠中的胡楊,它們每年接受著幾十毫米的降雨量,怎么可能成活呢?
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北部的沙雅縣城,所屬的土地面積中,沙漠占據(jù)了絕大多數(shù)。塔里木河正好從沙漠北部的邊緣穿過,正是有了塔里木河滲透的地下水,胡楊才能在這片黃沙中挺起胸膛堅強地活著。
近看胡楊,由于大風將黃沙吹起,在每株胡楊樹下都圍著一卷的黃沙,那是黃沙筑起的沙丘。沙越來越多,樹也越來越高,胡楊雖然有些深陷"囹圄",但是卻能這樣過千年。 沒有任何生命能和胡楊相比,沒有一種植物那么持久地堅守在一片貧瘠和少水的沙灘。可以想象在嚴寒的隆冬它們堅強屹立的身姿。
看來,人活不過一棵樹。
探訪布倬爾·阿塔木古墓
秘密往往隱藏在那些道路崎嶇交通不便的深處,去奧普坎路途的艱難是我沒有估計到的。汽車開到沙雅塔南鎮(zhèn)后因為道路坑大塵土厚,只能換乘摩托車前往,之后的15千米摩托車的體驗讓人終生難忘。
摩托車過后揚起的粉塵,透過厚厚的鞋,我的腳還是明顯感到一陣一陣的撞擊。揚起的粉塵讓人咽部和眼睛難受,三部摩托車只好拉開距離行駛,才行駛約5千米我突然發(fā)現(xiàn)在前面領(lǐng)路的摩托車不見了,慌忙停車熄火,此時曠野寂靜得只能聽到我自己的呼吸聲,卻沒有一絲其它摩托車的轟鳴。此時想用電話聯(lián)系,發(fā)現(xiàn)手機沒有任何信號,心里開始有些緊張。只好硬著頭皮繼續(xù)前行,找到一家外來種棉花的河南人臨時住所停下等待他們,一則我估計他們會回頭尋找我,二則就是找不到也可以讓老鄉(xiāng)帶我出去回塔南鎮(zhèn)。約過了20分鐘摩托車的轟鳴聲由遠而近,他們找上來。從摩托車下來時他們的摸樣已經(jīng)讓我認不出來了,路上的粉塵使他們的睫毛、頭發(fā)都變成了黃色,身后的攝影包只有和身體接觸的部位看起來還是黑色的,其余的部分被粉塵覆蓋后和人融為一體。
當行至位于沙雅古勒巴格鄉(xiāng)奧普坎村西南約6千米處的布倬爾·阿塔木古墓,讓人不敢相信整個墓地附近竟然美如仙境,南面是高高隆起的沙包,東、西、北三面環(huán)水,胡楊茂密,古樹聳天,湖水清澈透明,幾只天鵝在遠處的水面中悠閑地游著。
在沙丘上撂下攝影包,邊啃著沙雅的大地馕進入這古墓外圍。
古墓中心是個用土堆起的約有7米高的大土包,西面是正面,東西兩面各有6座陪墓,南北兩側(cè)各有4座陪墓。整個古墓的四面有低矮的土墻圍繞,土墻外有一圈胡楊木深插入沙中覆蓋上長滿刺的枝條圍成一圈的圍欄,圍欄的東面是間10多平方米的房子,是牧羊人、膜拜者或過路行人借宿的地方。房子的門是朝外開的。門前搭有一個馬棚,是羊群與驢車停息之所。麻扎圍欄的西南角是一間由眾多胡楊古木搭建成的大房,約有25至30個平方大小。房內(nèi)靠北的木頭墻上,架有一鋸狀的類似于絞架的刑具。王劍波介紹說是為病人驅(qū)魔趕邪的器具。為病人驅(qū)魔趕邪要有巴哈細木(巫師)做法術(shù),親朋好友還要到場圍坐。
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在古墓前立著高高的木桿,每個木桿的頂端都有2塊木片插在木桿的頂上,猶如木桿上長出的巨大葉片或米粒。王劍波說:“在穆斯林世界里,相傳有個圣靈,經(jīng)常變身為鳥禽狀,來凡間游歷視察。鳥在無形中也沾上了靈氣,這樣做的目的可能是用來吸引神仙在古墓上停留,也是吸引飛禽停滯的方法。飛禽停歇得越多,這里越顯靈氣?!?/p>
古墓圍欄大門朝北,大門的西面是守墓房,與麻扎內(nèi)的一間清真寺連在一起。守墓房很小,約有6個平方左右。據(jù)介紹這間狹小的清真寺是為死人做些超度。寺內(nèi)地下鋪滿了大塊大塊的蘆葦席,在朝麥加方向的墻體上,貼有《古蘭經(jīng)》經(jīng)文。清真寺外屋擺放有一張尸床,這就是死者入土前用的床鋪。
看著地面上擺放有羊頭角,撒有谷粒和馕。想到這位主墳中的主人或許是一位將軍,或許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智者,這一切都有待人們?nèi)タ甲C。
腳下的黃沙埋藏著多少歷史的故事和傳播文明的信物?回首夕陽下的古墓金秋,面對歷史,豁然感到歷史和現(xiàn)實的距離是那么的遙遠,但又是如此之近。
水中胡楊,美景亦真亦幻
塔里木河本身不產(chǎn)流,主要由發(fā)源于冰川、積雪的三條源流補給,河水通過塔里木河中游,對土質(zhì)松散的局部河床沖淤變化劇烈,泥沙沉積嚴重,河床不斷抬升,當洪水季節(jié)時必然造成洪水漫溢。因此在塔里木河兩岸留下許多溝坎、汊道、湖泊和水塘,當洪水退去后,這“一潭死水”甚至能保留到來年洪水季節(jié)的到來也不干涸。因此造就了沙雅美麗的水中胡楊林。
來到沙雅的第三天,蓋孜庫木鄉(xiāng)王求斌書記來電話說,他下村工作的途中意外發(fā)現(xiàn)一片生長在水中的胡楊林,歡迎我們?nèi)タ纯?。長期在沙雅工作的王書記對這樣的景色早已司空見慣,他能興奮地打電話來一定是有著一個巨大的發(fā)現(xiàn)。
從沙雅縣城往南,經(jīng)托依堡勒迪鎮(zhèn)過其滿大橋后往阿依喀恰恰克水庫方向行駛,再向西南方向沒有路的荒漠又行駛了約8千米,才到達這片林子。
沿途中我們見到許多一池秋色中倒映著藍天、黃葉的江南景致,多次沖動想下車拍攝都被王書記笑呵呵地制止,經(jīng)過3個小時的車程,到達目的地之后才明白途中他為什么笑。
這是一段被攔截的河道,寬有百米。從流淌的河中央矗立著巨大的胡楊樹來看,這里在從前一定沒有這么高的水位,否則這些樹苗不會從水底鉆出來。我們順著河道往南徒步,由于邊走邊拍,到達水灣另一端的壩頭整整用了4小時。
在這4小時中,我們在水鳥的鳴唱中領(lǐng)略著原始胡楊林的秀美,嗅著潮濕的空氣,感受秋天的斑斕。在倒映著無數(shù)巨大胡楊樹的河旁,我的腳印和飄落的金色胡楊葉一起,留在布滿野豬腳印的岸邊。
在沙雅,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許多類似的水中胡楊生態(tài)區(qū),但是如此原始和巨大的卻是惟一。
除此之外,最有名的是月亮灣,位于縣城以南。優(yōu)美靜謐的胡楊林中,那一潭清泉如同一對月牙,又似情人的一滴淚珠,美輪美奐,和對面的太陽島遙相呼應(yīng),讓人無限向往。
魔王林,赤裸著不朽的胸膛
我們在沙雅的古河道中發(fā)現(xiàn)一處保存完好、枯死數(shù)千年的大面積胡楊林。因這里環(huán)境惡劣、枯樹造型奇特而被命名為“魔鬼林”。這片魔鬼林位于沙雅縣217國道沙雅大橋以南6千米處,面積約2萬畝?!盎钪瓴凰?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胡楊精神在這里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因沙雅境內(nèi)古時河道多次變更,這種大面積枯死的胡楊林不止這一處。王書記帶我們前往蓋孜庫木鄉(xiāng)的一處魔王林,按照他的解釋是,這片古胡楊樹比已經(jīng)開發(fā)出來的魔鬼林的樹還要粗大得多。我們興致勃勃地驅(qū)車前往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邊緣,還未下車就看到車窗外巨大的胡楊樹的軀干。
荒漠中的胡楊都剩下骨骸,只有紅柳還堅強地活著,有幾個紅柳的沙堆目測逾5米。周圍的荒涼讓我感覺自己仿佛來到外星球一般,在這兒每一步都可能是當代人踏入的第一步。我登上一個沙丘極目遠眺,一側(cè)是大漠邊緣的金色胡楊,一側(cè)是腳下這片寬闊的魔王林,而在這片魔王林的南面就是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腹地。
粗壯的魔王林提示著這里曾經(jīng)是繁茂的胡楊國度,胡楊的樹蔭也曾經(jīng)成為動物的樂園,也有過鳳鳴鳥叫的喧嘩。如今只剩下月亮一次又一次爬上了胡楊骨骸的肩頭,冰冷的光線,肆虐的風,穿膛而過。
拍攝魔鬼林后直接進村午餐:我們再次席地而坐,目睹維族老鄉(xiāng)不用一滴水宰殺羊的真功夫。一只手抓住小羊的四只腳,腳踩住羊頭,對著羊脖子一刀進去切斷羊的氣管和大動脈,不用一會兒羊就咽氣。之后的事情令我感覺到匪夷所思:老鄉(xiāng)用刀把羊的后腳皮下開一個小孔,竟然捧著羊?qū)χ】状禋?此時看到整只羊逐漸鼓起來,最后鼓脹到羊咽部的血口處才泄氣。由于吹氣把羊肉和皮分開,不用2分鐘完成剝皮的過程。這個過程快到讓我感覺到有些戲劇性,以羊皮為切削羊肉的砧板,把羊肉分成小塊,插在消尖的紅柳枝上。我數(shù)了下,一頭羊就只穿成10串,由此可見這羊肉串是巨大的。
烤這巨大的羊肉串就在屋前收割后的莊稼地里,挖一條土溝,溝的四周陪上一些土或者壓上幾片磚頭,在土溝中燃起一堆火,待火勢稍微減弱之后擺上羊肉串烤制。一只羊從宰殺到成為一串串沙漠紅柳枝穿起來的香噴噴羊肉串,這一過程只需半小時,不得不叫人驚嘆。
在沙雅一切都是那么的神奇!
旅游 資訊
1、新疆時間比北京時間晚2個小時。
2、拍攝時注意保護相機,隨時用塑料袋套住你的相機和鏡頭,遇到頭上蒙黑布的婦女不要太近拍攝,怕引起糾紛。
3、 因沙雅縣城面積很大,最遠的鄉(xiāng)村和縣城的距離超過100千米。加上鄉(xiāng)村路況極差,自駕游者要開四輪驅(qū)動的越野車為好。
4、早晚溫差大,晚上睡覺時應(yīng)將空調(diào)開到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