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懷 張 峰 趙紫衡
[摘要]通過文獻查詢、調查訪問等研究方法對運動處方教學在中小學體育工作中的推廣與應用進行初步的研究,包括:運動處方教學的概念、實施的意義與依據(jù)、以及在中小學推廣的影響因素及面臨的問題。旨在結合學校體育教改的進程,加強健康教育的宣傳力度,探討與推行中小學運動處方教學模式。
[關鍵詞]運動處方運動處方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710151-01
國家教育部重點課題:“運動處方在中小學體育工作中的應用研究”的實驗結果顯示運動處方的教學模式具有較強的科學性、針對性、實效性。對于我國青少年學生體質和體育教學現(xiàn)狀的改善等系列問題,運動處方教學模式具有較強的使用價值。為此筆者與湖北省的多個地市的多所中學不同年級性別的多名學生進行了訪談,他們絕大部分從來就未曾聽說過運動處方。因此,運動處方大面積的實施與推廣還將有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運動處方教學的概念
北京師范大學體育系田繼堯教授對于體育教學中“運動處方”的定義,是以身體練習為手段(含意念性練習),為改進、完善、提高、增強身體某一部分或某一些器官和功能而有針對性地實施的系列練習方法。
二、運動處方教學在中小學應用的意義與依據(jù)
(一)處方教學適合青少年學生身心發(fā)展需要
隨著年齡的增長,青少年學生神經(jīng)系統(tǒng)逐漸得到發(fā)展,表現(xiàn)在興奮與抑制過程極大的均衡性,大腦皮層的機能活動也會逐步達到成人水平,易接受第二信號系統(tǒng)的調節(jié),體育教學內容稍有興趣就能喚起他們的注意,加深對體育的理解,逐步由單純追求興趣向追求鍛煉的實效性和體育的社會價值轉化。因此,逐步地向青少年學生實施運動處方的強化意識教育,教會學生根據(jù)自身的特點,選擇適宜的鍛煉內容,科學地制訂鍛煉計劃與運動處方,使體育教學與課外體育活動緊密地結合,做到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鍛煉,克服運動的隨意性,使學校體育逐步實現(xiàn)科學化,真正改善每個學生的健康狀況,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水平,據(jù)此,應用處方教學能很好的完成中小學體育工作的任務。
(二)學校體育教學目標的要求
依據(jù)之二就是學校體育教學大綱上的教學目標——掌握體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和能力,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要完成這一目標必須通過體育課教學,使學生逐步掌握體育知識、技能和學會自主的學習和鍛煉,提高自我體育鍛煉的自測、自練、自調和自控及自評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和愛好,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強化終身體育的自我意識。對于新時代的青少年不僅要學習體育知識、掌握技術技能,還要具備把所學的知識技術,合理地運用于體育實踐的能力,具體地說要使學生善于自我實施運動處方的綜合運用能力,包括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鍛煉計劃的制定與運動處方的自我設計和自我創(chuàng)編準備活動的徒手操,以提高自我鍛煉、自我監(jiān)控、自我保健和自我評價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運用處方教學對提高學生的保健意識,強化終身體育的意識和實踐能力具有較高的價值。在中小學學校體育工作中應用處方教學是學校體育的要求,也是社會的需求,此為依據(jù)之二。
三、運動處方教學在中小學推廣的影響因素及面臨的問題
(一)理論研究滯后
經(jīng)過二十年來的努力,我們已經(jīng)在提高青少年各類身體素質運動處方研究、各身體素質敏感期運動處方研究、防治肥胖的運動處方研究、家庭運動處方、趣味運動處方、運動處方的手段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同時也在運動處方概念的科學定義、實施原則的研究、運動處方實施方法及運動能力與智力運動處方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進展。但由于運動處方的理論研究、理論體系的形成、理論指導實踐都還相對地滯后,而只是較注重生物學的局部和微觀的實驗性研究,而缺乏宏觀的、整體發(fā)展方向的研究。運動處方的科學應用受到了嚴重的制約,運動處方的教學也還需不斷的努力探索。
(二)應用型專業(yè)人才欠缺
在發(fā)達國家有較嚴格的心肺功能評定、關節(jié)肌肉、體能評定、代謝檢查、各種影像學檢查依據(jù),專業(yè)指導者能據(jù)此開出有運動方式和運動強度的運動處方,并且如出現(xiàn)問題,專業(yè)指導者也有法律依據(jù)。但在現(xiàn)階段我國由于缺少這方面的依據(jù),專業(yè)指導者很少直接開出運動處方,而是以建議和口囑的形式向患者提出。這就大大削弱了運動處方的作用,使病人最終依賴藥物。另外由于實施運動處方的主體是人本身,而每個人對自己身體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及采取的對策,受所受教育程度、經(jīng)濟條件和社會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國文盲的數(shù)量占全國總人口數(shù)量的比例還很大,經(jīng)濟狀況遠不及發(fā)達國家,對運動處方的重要性的認識不足和理解的片面都是處方實施的障礙,同時經(jīng)濟收入還沒有達到進行科學健身的消費水平的要求。因此運動處方無論是在學校的體育課還是在社會的健身、競技、康復、健美的應用中都離不開應用型的專業(yè)人才,而體育教師這一特殊的群體,更肩負著推廣和宣傳運動處方的使命,而現(xiàn)階段的中小學體育工作者又有其自身的特點。在職的大多數(shù)中小學體育教師,所受的專業(yè)教育是以競技運動教育為主,他們很多是某項競技運動的特長者,在進行運動教學時輕車熟路,非常輕松。如果讓他們轉而進行處方教學,則會感到相關知識有所欠缺,而需要進行再進修和培訓,讓他們掌握運動處方發(fā)展的動態(tài)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提高其應用能力。高校的現(xiàn)有專業(yè)教師也要進行再進修和培訓,全面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使體育院校不斷地給學校體育工作隊伍注入新鮮血液。讓勇于創(chuàng)新的年輕一代配合有經(jīng)驗的在職教師共同完成這一偉大的嘗試。
四、結束語
健康教育作為人才培養(yǎng)模式已成為學校體育深化改革的重頭戲,在學校體育中推行運動處方的教學思想,注重提高學生的保健意識,有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努力培養(yǎng)學生自我健身運動的良好習慣,突破一些傳統(tǒng)的陳舊模式,牢固確立終身體育觀念,是當前學校體育的首要任務。
參考文獻:
[1]田繼宗,運動處方教學模式研究[J].體育學刊,2001.2.
[2]劉紀清,實用運動處方[M].哈爾濱:黑龍江科技出版社,1993.
作者簡介:
劉兆懷(1981-),男,湖北仙桃人,山東水利職業(yè)學院助教,主要從事體育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