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顯堂
毛澤東在24年中四次重提“臨陣換帥”,并斷定彭德懷要奪他的權(quán),此事在1959年的廬山會議上成了彭的罪狀之一。唯一能證明彭清白的林彪又三緘其口,儼然是一個受害者。毛澤東為什么會對彭德懷產(chǎn)生這種疑心?本文詳細披露了遵義會議之后的一場鮮為人知交權(quán)風波的是非曲直。
毛澤東被壓抑幾年的激情,此刻爆發(fā)了。他期望著打一個漂亮的大勝仗
1935年,紅軍長征到達貴州。1月15日,決定中華民族命運的遵義會議在“柏公館”舉行。博古和李德執(zhí)行的錯誤的軍事路線遭到批判。在這次會議上,毛澤東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時決定,取消由李德、博古、周恩來組成的最高“三人團”,仍由最高軍事首長朱德、周恩來為軍事指揮者。遵義會議使得毛澤東在全黨的領(lǐng)導地位得以確立。此時,中國革命的航船仍在險灘激流之中。毛澤東將如何憑著自己的大智大勇,挽狂瀾于即倒呢?
1月19日,紅軍撤出遵義,毛澤東騎著一匹大白馬走出了遵義城。他實際上已經(jīng)成為紅軍最高的指揮者。
這個機會終于來了。據(jù)偵察,在貴州西北部與四川交界的小鎮(zhèn)——土城,駐守著“雙槍”黔軍,不過2000多人。毛澤東得知這一情報后,于1月26日在前往土城的途中,同朱德、周恩來、劉伯承等察看地形,決定消滅這股“雙槍”黔軍,因為在毛澤東眼里,“雙槍”黔軍是不經(jīng)打的。
在離土城不遠的青杠陂村里,毛澤東坐鎮(zhèn)指揮,周恩來和朱德在一旁協(xié)助。誰知一交手,對方火力很強,人馬眾多。原來對方是川軍,足有1萬兵馬。結(jié)果,導致戰(zhàn)斗失利。
毛澤東首戰(zhàn)失利,引來眾多非議
世上沒有常勝將軍,而毛澤東恰恰在他“復出”后的第一仗失利,盡管這是由于情報錯誤,但也使得對他甚高的呼聲頓時跌落下來。這對他的打擊太大了,以至于事隔21年后,毛澤東對土城之敗仍記憶猶新。1956年9月,他在中共“八大”預備會議第二次會議上歷數(shù)他的“真錯”時,說:“長征時候的土城戰(zhàn)役是我指揮的。”
毛澤東對此事刻骨銘心,不在于這次戰(zhàn)役失敗本身,而是由此引起的陰差陽錯的權(quán)力更迭。
當時的博古,見毛澤東首戰(zhàn)失利,卻有著另一番想法了。
遵義會議結(jié)束后,博古就意識到“常委中再進行適當分工”這一決定,已經(jīng)告訴他要交權(quán)。因此,他也準備把權(quán)力交給毛澤東?,F(xiàn)在博古又開始猶豫起來,心想,你毛澤東不是有本事嗎?照樣吃敗仗。看來這權(quán)力暫時還不能交。
所以,在土城戰(zhàn)役之后的第七天,也就是2月5日,張聞天便接替了博古。當時,土城戰(zhàn)役失利后,紅軍的處境極為不利,但交權(quán)的問題也在急速地進行著。周恩來回憶說:
我們趕快轉(zhuǎn)到四川、貴州、云南交界地方,有個莊子名字很特別,叫“雞鳴三省”,雞一叫三省都聽到。就在那個地方,洛甫才做了書記換下了博古。
然而,土城之敗的陰影并沒有散去,毛澤東在常委中的角色還沒有定下來。
究竟能給毛澤東定個什么角色?實在難以預料。
作為一個高明戰(zhàn)略家的毛澤東,他走出遵義城后的首戰(zhàn)失利,決不是他的天才般的謀略出現(xiàn)了問題。出問題的恰恰是人們對這次失利原因的錯誤判斷。
畢竟毛澤東的謀略要高人一籌,別人抓不住的東西,他能抓住,別人想不出的智謀,他能想得出,別人看不透的迷霧,他能看得透。就憑這一點,足以使他在事實上成為黨和紅軍的主帥。
二出遵義城,毛澤東的軍事指揮權(quán)受到挑戰(zhàn)
1935年2月9日,中共中央在扎西召開負責人會議,研究下一步紅軍的進軍方向。與會者提出了自己的主張,但沒有取得一致看法,甚至發(fā)生了激烈爭論。
“現(xiàn)在,紅軍應該回兵黔北,因為黔軍易打,且黔北空虛?!泵珴蓶|最后發(fā)言,提出了眼下紅軍的行動方針,立刻被大家所接受。
于是,毛澤東指揮紅軍“回兵黔北”,在婁山關(guān)和板橋之間一下子殲滅黔軍王家烈的8個團,紅軍乘勝再次攻占遵義城。這一仗,總共殲敵2個師又8個團,成為長征以來最大的勝仗。
此次大勝,驅(qū)散了土城戰(zhàn)役失利的陰影。3月4日,經(jīng)張聞天、周恩來提議,中央軍委決定設(shè)立“前敵司令部”統(tǒng)一指揮,任命朱德為司令員,毛澤東為政治委員。紅軍,再度成了“朱毛紅軍”。
第二天,司令部所發(fā)電報,就開始在末尾署“朱毛”或“司令員朱德、政治委員毛澤東”了。
然而,毛澤東剛剛戴上的“政治委員”這頂“烏紗帽”,沒過幾天就被摘了下來。這是后來人們很難想象的事實。事情發(fā)生在毛澤東任前敵司令部政委后的第六天,也就是3月10日。這天凌晨1時許,一軍團給在貴州茍壩的前敵司令部發(fā)來一份急電:
(萬急)朱主席:
關(guān)于目前的行動,建議野戰(zhàn)軍應向打鼓新場、三重堰前進,消滅西安寨、新場、三重堰之敵,方法如下:
1以三軍團之兩個團經(jīng)安底、兒母洞向三重堰前進,以三日行程趕到,切斷三重堰到西安寨地域之敵退黔西之路。
2三軍團另兩個團及一軍團之兩個團明日協(xié)同消滅西安寨之敵。一軍團之兩個團明日經(jīng)洪關(guān)壩,13時到達津水,斷西安寨退新場之路;三軍團之兩個團經(jīng)波羅海到西安寨,于14時到達西安寨(西安寨到泮水15里)。11日此一、三軍團到達打鼓新場。
3一軍團主力四個團經(jīng)永安寺、無馬口、巖扎于11日到達打鼓新場附近攻擊,干部團明日打周渾無敵。
4五軍團為總預備隊,明日由原地出發(fā)向打鼓新場前進,限11日到達。
5九軍團仍舊。
林聶
10日1時
這封電報,顯然是林彪的意見。電報的抬頭只寫著“朱主席”,因為朱德是軍委主席,不寫“朱司令”,就是要避開毛澤東。如果在這封電報的抬頭寫“朱司令”,就必然要寫上“毛政委”,否則,讓毛澤東看了會有想法,而稱“朱主席”,“毛政委”就自然不必寫上了。這封電報也只有朱德先收到,他收到這封電報,無疑要先有個意見,朱德的意見是舉足輕重的,林彪正是看中了這一點,也預料朱德會同意他的建議。
自遵義會議后,在紅軍中還沒有出現(xiàn)軍事指揮上的權(quán)威人物,雖然后來毛澤東指揮紅軍打了一個勝仗,但也有土城的失敗。更何況眼下的紅軍仍處在重圍之中,處境很不妙,北有強硬的川軍堵截,長江天塹無翅難飛;南面省會貴陽駐有蔣介石的嫡系薛岳縱隊,烏江天險,又擋住去路;東面是突圍的來路,有湘軍緊隨,唯有向西才有一線生機。現(xiàn)在,雖然紅軍第二次走出遵義城,正在向西開拔,但究竟如何向西開進,走哪條路西進,還沒有明確,處在盲目西進的途中。
林彪看準時機,覬覦中央紅軍最高指揮權(quán)
如果說識時務者為俊杰的話,眼下就是表現(xiàn)驚人之舉的時候了。林彪看準了這個時機,他要脫穎而
出。因此,他站在中央紅軍總指揮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如果他的這一建議被采納,并取得勝利,那么,他就有可能與毛澤東抗衡,最終獲取指揮整個中央紅軍的權(quán)力。
林彪的預料是準的,朱德接到電報后,覺得林彪的建議可行。但朱德辦事向來穩(wěn)重,立即將電報交給張聞天、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等傳看。
張聞天看完電報后,搞不清林彪的建議是對還是錯。不過,在他的心目中,林彪是一個常勝將軍,作為中央紅軍主力的一軍團的軍團長,所提建議無疑是有道理的。但他鑒于過去博古搞獨斷專行,給黨和紅軍造成了嚴重危害的沉痛教訓,就采取了另一種簡單的做法,無論大事小事,事事都要找一堆人開會討論,并依據(jù)多數(shù)人的意見行事。于是,他決定召開緊急會議,對林彪的建議進行討論。此時,張聞天還沒有意識到,他這種做法,也同樣會出問題。
在討論會上,朱德首先發(fā)言,說:“林聶的建議,我們似可考慮。打鼓新場是通黔西的必經(jīng)之地,如果攻占了這個戰(zhàn)略要地,對我們西進極為有利?!?/p>
果然,朱德的意見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家都覺得林彪的建議可行,同意進攻打鼓新場。
唯獨毛澤東堅決反對。
毛澤東并不是因為林彪的這封電報只發(fā)給朱德而沒有同時發(fā)給他而感到不快。毛澤東認為,打鼓新場附近不僅有周渾元、吳奇?zhèn)?個縱隊,而且還有孫渡的4個旅,如果紅軍對打鼓新場的黔軍實施進攻,那么面臨的敵軍將不只是黔軍,而是蔣介石在黔的全部兵力,進攻一開始就有迅速被敵人消滅的危險。
雖然毛澤東再三陳述自己的意見,無奈眾人未被說服。在這種情況下,張聞天就簡單地采取了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決定采納林彪的建議。
毛澤東深知,打鼓新場不是可打可不打的問題,而是關(guān)系到紅軍的存亡。他急了,拋出了“殺手锏”:“你們?nèi)绻麍猿诌M攻打鼓新場,我這前敵司令部政委不干了!”
張聞天一見毛澤東撂挑子,也急了,說道:“你不干,就不干吧!”
毛澤東一聽張聞天這話,就氣沖沖地一甩手走了。毛澤東原以為他一走,大家會改變主意。不料這一走,反而鬧得更僵。經(jīng)過表決,眾人不僅采納了林彪的建議,擬出了給林彪的電報,還作出了撤銷毛澤東前敵司令部政委的決定。張聞天根據(jù)“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宣布了這一決定。這是他自接過博古那個挑子以來,作出的一個最重大的決定。
毛澤東因勢制變,力挽危局
毛澤東從來不在重大原則問題上輕易放棄自己的觀點,特別是當他堅信自己是對的時候。回到住處,毛澤東輾轉(zhuǎn)反側(cè),煩躁難眠,他索性起身向周恩來住處走去,他要再次動員周恩來取消進攻打鼓新場的計劃。毛澤東剛推開門,周恩來就急著迎上來說:“澤東同志,你來得正好,剛才一局送來情報,黔軍猶旅由西安寨退泮水,向打鼓新場推進,滇軍魯旅由黔西火急增援打鼓新場,滇軍安旅、龔旅亦進。同時川軍和中央軍周渾元縱隊也在集合。”
“果然不出我所料,打鼓新場是個陷阱。立即發(fā)電通知各軍團停止西進,轉(zhuǎn)頭向南猛撲貴陽?!泵珴蓶|因勢制變,又獻上一計。周恩來果斷地采納了毛澤東的建議。周恩來后來回憶當時的情景時,是這樣說的:
但毛澤東回去一想,還是不放心,覺得這樣不對,半夜里提馬燈又到我那里來,叫我把命令暫時晚一點發(fā),還是想一想。我接受了毛澤東的意見,一早再開會把大家說服了。
在3月11日一早的會議上“把大家說服了”,取消了進攻打鼓新場的計劃。同時,會議也恢復了毛澤東的原職,并且形成了新的“三人團”,其成員有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新“三人團”是受中共中央委托指揮紅軍的最高權(quán)力機構(gòu)。
林彪煽動撤換統(tǒng)帥,遭到聶榮臻當面駁斥
5月8日,紅軍到達四川的會理城下。攻城未克,在城郊進行休整、擴軍、籌款。
誰料,在這期間風波又起。前一時期,從四渡赤水到北渡金沙江的過程中,紅軍聲東擊西,大踏步進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部隊因連續(xù)行軍和作戰(zhàn)確實十分疲勞,有些人產(chǎn)生了埋怨情緒。到達會理后,這種情緒就以爆炸的方式噴發(fā)出來。
“彭總,現(xiàn)在的領(lǐng)導不成了,你出來指揮吧。再這樣下去,就要失敗了。我們服從你的領(lǐng)導,你下命令,我們跟你走!”林彪手持電話,表情極為嚴肅地向?qū)Ψ街v道。
“遵義會議才改變領(lǐng)導,現(xiàn)在又提出改變前敵指揮是不妥當?shù)?。至于我,則更不適當?!迸淼聭言陔娫捓锞芙^了林彪的要求。
林彪放下電話,苦笑著對聶榮臻、左權(quán)和朱瑞說:“彭德懷真倔?!?/p>
坐在一旁的聶榮臻,對林彪剛才給彭德懷打電話所表露出來的那種不滿,并不感到驚訝,因為在行軍途中,林彪就流露過對軍事指揮上的不滿??斓綍頃r,林彪當著聶榮臻的面抱怨道:“盡走弓背,不會走弓弦嗎?這樣會把部隊拖垮的,像他這樣領(lǐng)導指揮還行?!”聶榮臻以為他是走路走得多了,不耐煩了,就以開導的語氣說:“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們好比落在敵人的口袋里,如果不聲東擊西,如何出得去?”
此時,聶榮臻卻感到非常驚訝,他沒有想到林彪膽子這么大,竟擅自煽動撤換中央領(lǐng)導。他禁不住站起身來,質(zhì)問林彪:“你是什么地位?你怎么可以指定總司令,撤換統(tǒng)帥?我們紅軍是黨的軍隊,不是個人的軍隊,誰要造反,辦不到!,,
林彪站在那里,望著聶榮臻,擺了擺手坐下了,那意思是不關(guān)你的事。
“你不要亂來。如果你擅自下令部隊行動,我也可以以政治委員的名義下令部隊不執(zhí)行?!甭櫂s臻提高嗓門,警告這位年輕的軍團長。
林彪并沒有擅自下令部隊行動的打算,他認為聶榮臻誤解了他的意圖,所以就沒有把聶榮臻的話當一回事兒。
5月12日,“三人團”隨軍委縱隊到達會理城郊外一個名叫鐵廠的地方,就收到了林彪的這封信,信中寫道:
……這段時間以來,部隊在云貴川邊東奔西拐,行軍太多,而且走了許多不必要的弓背路。部隊弄得精疲力竭,這樣下去,部隊會拖垮。毛澤東指揮部隊不合適,建議換一個人指揮,以改變目前的困境。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幾個軍委負責人不要直接指揮軍隊,前線指揮最好叫彭德懷負責。
毛澤東被真正激怒了,但他卻把這筆帳記在了彭德懷頭上
毛澤東震驚了。他是第二次接到令他震驚的林彪的信。第一次是在“古田會議”不久,林彪給毛澤東寫了一封長信,在信中提出了“井岡山紅旗究竟能打多久”的問題。毛澤東整整花了5天的時間,給林彪寫了一封長達六七千字的回信。這就是后來人們所知的那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著名文章。
這一次,毛澤東真正被激怒了。他決定立即召開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
然而,毛澤東又一次寬恕林彪的同時,竟作出了錯誤的判斷。他
斷定這封信是林彪的語言,彭德懷的思想,認為林彪是在比他年長8歲的彭德懷煽動下寫成這封信的。
在會議期間,毛澤東嚴厲批評了彭德懷對中央“不滿”的錯誤。
彭德懷對這飛來之禍采取了不抗辯、不申明、日久自然明的態(tài)度。因為他考慮到大敵當前,應以團結(jié)為重,不宜計較個人得失,遂主動承擔責任,作了自我批評。他說:“我在困難中有過牢騷,由于魯班場、習水兩次戰(zhàn)斗沒有打好,也引起對新領(lǐng)導的某些意見,這是不對的?!?/p>
接著,彭德懷又說:“我們應當堅決擁護新領(lǐng)導,繼續(xù)北上,與四方面軍靠近?!?/p>
彭德懷的話是真誠的,他想用真誠的心去換取毛澤東對他的真誠理解和信任。可他當時沒有想到,毛澤東對此事卻耿耿于懷,在以后的24年中講了4次,并在1959年的廬山會議上成了罪狀之一。
毛澤東當時為什么對彭德懷產(chǎn)生這種疑心?這也是事出有因
在這之前,當時任三軍團政治部主任的劉少奇和三軍團政委楊尚昆共同署名給中央發(fā)了一封電報,反映彭德懷同劉少奇談到的關(guān)于部隊指戰(zhàn)員因連續(xù)作戰(zhàn)而產(chǎn)生的一些思想負擔和過度疲勞的情況,以及不同意進行魯班場和習水戰(zhàn)斗的意見。
毛澤東看過這封電報后,并沒有引起他的不快,認為提建議反映問題是每個人尤其是每一個指揮員應有的權(quán)利,是正常的,沒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然而,到了會理接到林彪的信,他就感到事情的復雜性了,認為林彪的信不是孤立的,意識到自己受到了嚴重的挑戰(zhàn),這個挑戰(zhàn)者不是林彪,而是彭德懷。
在毛澤東看來,彭德懷曾經(jīng)給他過難堪。
讀者也許沒有忘記,在1932年紅軍準備再次攻打贛州,毛澤東極力反對紅軍去硬碰硬,但沒有說服大家,在無奈的情況下,就建議讓在前線的彭德懷回來介紹情況,他希望彭德懷通過介紹情況來證明他不能打贛州的主張是正確的。結(jié)果,彭德懷也主張打贛州,當時使毛澤東十分難堪,他也因此在后來寧都會議上遭到了批判,并撤銷了他的紅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的職務,改任中華蘇維埃政府主席。毛澤東從此陷入了他一生中最痛苦的時期。
這件事,毛澤東恐怕不會忘記,也許從此對彭德懷有了疑心。不然,他為什么如此斷定是彭德懷煽動林彪寫了這封信呢?
林彪明知不是那么回事,對此卻緘口不語,儼然是一個受害者,這就更使毛澤東堅信不疑了
其實,毛澤東當時不僅懷疑彭德懷,還懷疑張聞天到三軍團去與彭德懷勾結(jié)反他。這種懷疑是毛澤東聽了別人的猜測和判斷而引起的。也正因為如此,在會議上毛澤東并沒有直接批評張聞天。但這種誤解埋在毛澤東的心里,直到延安整風時才挑明。在1941年6、7月間的一次小型談話會上,毛澤東批評張聞天的缺點,特別提到張聞天“在會理會議以前嚴重的政治動搖”,說張聞天“當時挑撥軍隊領(lǐng)導同志林彪、彭德懷,反對‘三人團指揮”等等。對此,張聞天當場表示“保留”。
張聞天后來回憶說:“當晚回家后,關(guān)于這件事情曾寫了一封申明信給毛,但后來沒有發(fā)出,想事情沒有旁證,說也無用?!?/p>
到了1943年9月,在一次政治局會議上,毛澤東又一次提及此事,張聞天這回才認真對待。他利用許多同志在延安的機會,做了調(diào)查取證工作,在隨后寫的“整風筆記”中作了澄清:“現(xiàn)在大致可以判明,說我曾經(jīng)煽動林、彭反對‘三人團的話,是某同志的造謠!(林、彭同志關(guān)于此事有正式聲明)”至此,這種誤解才算消除。
當時,毛澤東找到了問題的根子,因而批評林彪時,毛澤東的語氣變得柔和多了,他說:“這段時間我們的戰(zhàn)略方針是對的,不容置疑。渡過金沙江后,我們不是擺脫了國民黨的追兵了嗎?不是實現(xiàn)了原定計劃渡江北上了嗎?下一步棋,就是研究如何同張國燾、徐向前的部隊會合。為了實現(xiàn)總的戰(zhàn)略目標,我們多跑點路,走了一些弓背路,這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打仗就是這樣,為了進攻而防御,為了前進而后退,為了正面而向側(cè)面,為了走直路而走彎路。這值得發(fā)什么牢騷?講什么怪話?天下的事,有時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你想這樣做,卻偏偏一下子辦不到。但轉(zhuǎn)了一圈,事情又辦成了??傊窳x政治局會議后,中央的領(lǐng)導是正確的,要相信,不能有絲毫的懷疑和動搖?!?/p>
從毛澤東這番話中可以看出,他沒有忘記他曾經(jīng)給林彪寫過的那封信,依然是語重心長。
林彪悶坐在條凳上,斜視了毛澤東一眼,解釋說:“我給中央寫信,沒有其他想法,主要是心里煩躁……”
沒等林彪繼續(xù)講下去,毛澤東說:“你是個娃娃,懂得什么?!”
毛澤東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說林彪不懂得政治斗爭是怎么回事。
其實,毛澤東說錯了,林彪雖然年輕,但對政治斗爭也頗有研究了,因為他早就對權(quán)力有一種特殊的興趣。
其實,毛澤東不是說給林彪聽的,而是說給彭德懷聽的,那意思是說你彭德懷不要利用林彪的無知來對付我。
這場風波,以毛澤東那句“你是個娃娃”的話平息了。
中央紅軍繼續(xù)朝著與紅四方面軍會合的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