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某些人這些年來養(yǎng)成了一個不好的習慣,動不動就愛跟中國比,自己比比還不滿足,而且還要扯到西方國家去,只要有機會,就要表白自己與中國是多么的不同。這次辛格總理訪美,有些印度媒體又忍不住借題發(fā)揮。
據(jù)《印度斯坦時報》等媒體報道,正在美國訪問的印度總理辛格,在公開演講中說中國不民主,指責中國“過分自信”,還說GDP不重要,印度比中國有更好的“對人權(quán)的尊重”等等。在國內(nèi)《參考消息》等報紙的轉(zhuǎn)引下,這件事情在中國也鬧得沸沸揚揚。
我們很想求證,印度總理到底是怎么說的。在印度外交部網(wǎng)站公開發(fā)布的幾次辛格演講稿中,并沒有找到那些“批中國”的言論,相反,印度外交部長在辛格臨行前記者招待會上,還客客氣氣地說“亞洲有足夠的空間容納中印崛起”云云。
那么,事實真相可能只能是兩種:一是印度媒體杜撰,或添油加醋;另一種可能,就是印度總理在沒有政策謀劃和外交商議的情況下,信口開河。不過筆者更愿意相信是前一種情況。作為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印度總理,辛格不該像他的隨行記者報道的那樣失態(tài),表現(xiàn)的就像是互聯(lián)網(wǎng)論壇上的憤青。
但有一點是無疑的,印度官方是有責任的。當一些明顯違背事實的消息出來后,印度官方為何不迅速澄清事實?印度官員常說他們媒體有言論 自由,官方管不了。這只能被看作借口。任由這種局面發(fā)展下去,中國的形象在印度將越來越糟,兩國的友好將失去草根的支持。
如果辛格這些話,是印度媒體的杜撰,或者添油加醋,那只能說明印度媒體的低下素質(zhì),以及反映了印度媒體一部分讀者的狹隘心態(tài)。
對于中美走近,印度媒體的確是有著失落感的,像《印度時報》這樣的報紙也承認,“渴望在世界大國的貴賓席里擁有一席之地”。但是,印度媒體一定要知道,大國的貴賓席是要用自己辛辛苦苦的汗水掙出來的,不是用唾沫橫飛的口水喊出來的。
如果這番話是辛格事先沒有任何政策謀劃及外交商議的信口開河,那么,只能說明一個總理外交禮儀和基本常識的缺失。跑到第三國,且是世界最大的超級大國美國面前這么說,有點太掉價了。美國真的把你當小兄弟看待,你也用不著整天掛在口頭上。
其實,并沒有人總說印度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如此南亞大國怎么會不行呢?印度都能夜間試射可攜帶核彈頭的烈火II型導彈了,誰能小瞧印度嗎?中國人有句俗話,送給這些人再好也不過:只要自己別小瞧自己,沒人能小瞧你。
筆者希望辛格總理的講話被做了不準確的詮釋。他并不像印度媒體所展示的那樣缺少政治家的涵養(yǎng)。
過分攀比,總是擔心別人比自己強,或者總是想顯示自己比別人強,說到底都是一種忌妒心態(tài)在作怪。在醫(yī)學上,它指的是一種復雜的心理狀態(tài),是一種人格缺陷、不健康的心理行為。我們的建議是,應當立刻去找心理醫(yī)生診治。如果在印度治不好,不妨到北京、上海來瞧瞧,相信這對醫(yī)治此種心理癥是有好處的?!? (作者是北京媒體人。)
江肅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