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西林
圖/西泠拍賣
這是一部讓人美不勝收的《菊譜》冊頁。當(dāng)你一頁一頁翻閱冊頁的時候,渾然有一種仿佛置身秋華艷人的菊圃里的感覺,而當(dāng)你了解了這部冊頁復(fù)雜的歷史背景以及牽涉到那么多當(dāng)年顯赫的皇室成員之后,更會覺得它是一部會說話的冊頁,它用美麗在講述那些被人遺忘的宮廷舊事。
冊頁絹本,四函十三冊,圖文對開,各縱40.5厘米,橫32.5厘米,共計二百六十六開。其中畫一百二十一開,書法一百四十五開。書法包括第一冊的菊表、目錄、題辭、序言、小引、譜跋(共計十開),第二冊至十二冊的對題(即對所繪菊花的文字描述,共計一百二十開),以及第十三冊的《綠菊花賦》《菊譜總跋》(共計十五開)。第十三冊還另有一開綠菊花,因為永珞所愛,由吳淇補繪的。涉及的人物有弘皎、鄂容安、李鍇、塞爾赫、永珞以及畫家王延格、書家湛副、陳逢堯等。舊裝,五花裱,從紋飾和材質(zhì)看,所用鳳紋花綾是清代中后期的料作,由此可以推斷這本冊頁的裱工至晚不會遲于清代晚期。邊鑲、分心不縮不漲,四周包邊直挺勻齊,顯然這是精心作成的冊頁裝池。
一百二十幀菊花出自王延格之手。王延格是山東人,擅畫山水及花卉,尤長摹古,當(dāng)年朱青雷仿吳偉業(yè)《畫中九友歌》作《畫中十哲歌》,王延格與董邦達、高鳳翰等一起并列其中。而他畫菊尤為出名,曾繪一部《菊譜》,譜左還自書他為所繪百種菊花撰寫的文字。而這部《菊譜》冊頁應(yīng)該繪于那一部《菊譜》之后,是應(yīng)弘皎之命而作。弘皎是康熙的孫子,怡親王胤祥(康熙卜三子,雍正登基后避諱改名允祥)之四子,雍正八年(1730),他被封為多羅寧郡王。郡王在清代是僅次于親王、世子的第三級爵位,但是弘皎為什么在正當(dāng)年華的時候不戀朝權(quán)和名利,而是鉆進郊外的府邸辟園種菊、事花怡情,甚至找人繪一部《菊譜》來消遣呢?因為他卷入了一場大是大非,即發(fā)生在乾隆四年(1739)史稱“弘皙逆案”的宮廷斗爭之中?!昂腽姘浮睂η〉幕饰缓蜋?quán)力構(gòu)成威脅和沖擊,這讓登基才四年、正在為撫平康熙、雍正時期皇族內(nèi)部因皇權(quán)之爭留下的巨大傷口而實行“親親睦族”政策,以爭取皇族內(nèi)部對朝政支持的乾隆皇帝感到極大憤慨。這一天——乾隆四年10月16日(公歷1739年11月16日)宗人府議奏乾隆皇帝:莊親王允祿與弘皙、弘升、弘昌、弘皎等結(jié)黨營私,請皇上分別給予革爵、圈禁處罰。盛怒中的乾隆皇帝隨后批旨道:莊親王允祿乃一庸碌之人,但弘皙、弘升、弘昌、弘皎等無知之輩群相趨奉,恐將來有尾大不掉之勢。莊親王允祿從寬免革親王,其親王雙俸、議政大臣、理藩院尚書俱著革退,弘晳革去親王,免其圈禁高墻,仍準(zhǔn)在鄭家莊(在昌平,今鄭各莊)居住,不許出城;弘升永遠圈禁;弘昌革去貝勒。五人中處罰最輕的是弘皎:“仍留王號,終身停俸?!薄翱ね酢钡木粑凰闶潜W×?,但是弘皎的皇糧卻被永遠終止了。最倒霉的是弘皙,在此后不久他又被人檢舉曾向時為右翼監(jiān)督的安泰打聽諸如“準(zhǔn)噶爾能否到京…天下太平與否”以及“皇上壽算如何”等唯恐天下不亂、沖犯天條的忌問,并且事后被證實他確實是這樣打聽的。這是列為大逆重典的罪行,要殺頭的啊!幸好當(dāng)時乾隆皇帝正在實行“親親睦族”政策,于是開了“皇恩”給予弘皙從寬免死的處罰,但是改原先的“免其圈禁”為“永遠圈禁”,其子孫則革去宗室,給予紅帶子。(紅帶子為覺羅俗稱,指努爾哈赤叔伯兄弟的子孫,即清宗室旁支子孫。清宗室以系黃帶子、旁支以系紅帶子為標(biāo)志,故名。)那么,這些人都是什么人?都是康熙的子孫:允祿是康熙十六子,雍正元年(1723)承父爵襲莊親王;弘皙是康熙之孫,康熙二子允扔之子,雍正元年封理郡王,六年晉為親王;弘升也是康熙的孫子,康熙五子允祺之子,五十九年封世子;弘昌則是弘皎的哥哥,雍正元年封貝子,十三年晉為貝勒。遭此當(dāng)頭棒喝,弘皎從此遠離權(quán)利斗爭,在郊外的寧王府里辟園種菊,過起了東籬伴月,嘉植怡情的王爺生活。
遠離了權(quán)力斗爭,弘皎真的成了一位具有閑情逸致的王爺,他從千里之外的南方購買菊花名品移植北方,并且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我們今天雖然無以得見當(dāng)年寧王府里東園菊花盛開的景象,但是只要看一看這部《菊譜》就不難想見其規(guī)模了。每于花發(fā)季節(jié),寧王府里燦若云霞,弘皎更是開長筵,列廣座,邀請皇親貴戚入園賞花,飲酒賦詩,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寧王府里最為忙絡(luò)和愜意的時光。而且,弘皎做事深入,他由種菊而藝菊,成了-位名副其實的藝菊專家。他對所植菊花進行嚴(yán)格甄選,選出100個(后增至120個)品種,并借鑒前人做法,將人選的菊花分門別類評第等級,即神品上上(28種),妙品上中(15種),逸品上下(9種),雋品中上(12種),妍品中中(15種),韻品中下(21種)等二等六個品級,然后對每一種菊花進行準(zhǔn)確、形象的文字描述,并將所述文字匯集刊刻成一部《菊譜》。與此同時,他延請著名繪菊高手王延格人園寫生——這可是曠日持久的活兒,當(dāng)年沒有照相技術(shù),不可能對菊花先作影像保存,然后-幅一幅慢慢地畫,而只能對著實物寫牛。但是菊花的花季在南方也不過一個月左右,在北方會更短,所以一個花季下來畫不了幾幅。況且王延格繪畫一絲不茍,又特別講究構(gòu)圖及位置經(jīng)營,費時就更多了。
那么這部《菊譜》是花了多少時間才完成的?冊前弘皎有《菊表》、《小引》各一篇,《菊表》未署作年,《小引》署作年是“乾隆歲次甲子九月”,也就是乾隆九年(1744)的九月。弘皎是乾隆四年(1739)受到懲罰之后開始藝菊的,以此估算,這部冊頁大約用了四至五年的時間才得以完成。然后他請索額圖的女婿、歷史學(xué)家、濤人、朝野相聞的著名隱士李鍇,鄂爾泰長子、雍正十一年進士、在雍正、乾隆二朝擔(dān)任多個重要職務(wù)的鄂容安,以及清宗室、康熙三十七年封奉國將軍、官至總督倉場侍郎的塞爾赫分別為這部《菊譜》作題、序、跋。而別出心裁的是,各人序跋完成之后,弘皎并沒有依各人手稿刊印,而是請昆明人、時在京城的著名書法家湛副統(tǒng)一書冊,從而避免了因各家手稿書體參差不一給《菊譜》的整體效果帶來影響。如此費心,一方面反映了他做事的專業(yè),另一方面則寄托了他的希望,他要將這部冊頁在寧王府里永久珍藏下去,所以,在冊頁的每一幀繪畫上弘皎都鈐蓋了“寧邸珍藏圖書印”——之后,也就是這部《菊譜》冊頁的文字部分單獨刊行以后(一卷本,乾隆二十二年刊,舂暉堂刻),弘皎繼續(xù)在東園藝菊,并不斷有新品種培植成功,于是,他再選佳品二十種,仍然延請王延格繪畫,自己譜文。誰知王延格完成了繪畫,弘皎還未及譜文卻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去世了,撇下了這部凝聚了他諸多心血的《菊譜》冊頁,也留下了一份遺憾,等待可以勝任的后人為他續(xù)譜。
這一等就是十三年——1777年,弘皎之子,在弘皎去世當(dāng)年襲封貝勒的永福請其堂兄、皇六子(乾隆第六子)永珞為《菊譜》后二十品續(xù)譜。在乾隆諸多皇子中,永珞溫文爾雅,博學(xué)兼長,其時正領(lǐng)銜編撰《四庫全書總目》。毫無疑問,無論身份還是才學(xué),永珞都是最佳人選,而為王叔續(xù)《菊譜》,永瑢自不當(dāng)辭。在欣賞了整部冊頁之后,他依弘皎之制,不僅為后二十佳品譜寫文字,還為整部冊頁撰寫《菊譜總跋》,并且替自己喜愛的那一幀“綠菊花”特意撰寫了一篇《綠菊花賦》。永福也依父制,請著名書法家陳逢堯書冊。陳逢堯是誰?乃弘皎當(dāng)年延聘的著名書法家湛副的弟子?;手稙榛适謇m(xù)譜,弟子接先生筆墨,氣脈雙連,可見永福用心,一如其父。這樣,洋洋四函十三冊、圖文并茂的《菊譜》冊頁,在清宗室弘、永兩代人的薪火傳承下終于完成了。
最后,關(guān)于這部冊頁的意義還有兩點需要強調(diào):
1、當(dāng)年弘皎匯集100種菊花所述文字刊印的《菊譜》(即乾隆二十二年刊本,春暉堂刻)據(jù)資料顯示,僅北京國家圖書館有藏,已列為國家圖書館善本書。但是,當(dāng)年的刻本畢竟是這部冊頁的文字部分,它的繪畫部分未作刊印,即使刊印也不可能呈現(xiàn)繪畫的神韻和瑰麗的色彩。而令人無法想象的是——它的繪畫部分在260多年后的今天竟然能夠完好地再現(xiàn)入世,不得不說是個奇跡!這無論從文獻的角度還是植物學(xué)的角度看,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2、王延格是清乾隆時期的畫家,他畫菊有名,但傳世菊畫卻鮮見,這部《菊譜》的出現(xiàn),使我們有機會飽覽他的繪菊藝術(shù)。他畫山水或者作花卉不僅“尤長摹古”,也吸收西洋繪畫中如透視、敷色等方面的優(yōu)點,這對于研究王延格以及乾隆時期的繪畫藝術(shù)很有意義。
(王延格《菊譜》冊頁二百六十六開為2009年西泠拍賣秋拍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