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凱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我們已走進短信時代。
短信作為“第五媒體”,不同于廣播、電視、報紙、網(wǎng)絡(luò),它抹去了時空界限,帶來了個性化空間,讓人與人之間心靈距離縮短,讓溝通無處不在。
短信=無形的手
哲學(xué)家說:上帝在我們左手埋下問題,又在我們右手留下了方法。其實,短信交流是一只無形的手,一種管理的好方法,解決問題的好工具,有時還真有點“兵不血刃”的效果。
上班鈴已響過近半個小時。辦公室的燈忽閃忽閃了幾下,熄了。我心里嘀咕著,供電部門又沒有通知,難道最近又要“讓峰”了?走出辦公室,卻見不遠處車間的燈是亮的,還不時傳來一陣陣馬達聲。可能是辦公室電線短路了,我邊想邊朝配電房走去。
隔著配電房的窗子,只見電工小張一份報紙,一杯香茶,兩只腳蹺在辦公桌上,椅子背都被他靠得斜過去了。坐在他后面辦公桌的大老丁則雙眼微瞇打嗑睡,頭一會兒歪倒東一會又倒到西。我看在眼里,什么也沒有講,悄悄地離開了。
回到辦公室,我打開手機,給小張發(fā)了一條短信:早晨好,我有事請你過來!另外友情提醒,看報的人,請坐好,摔下來,我可要賠你個工傷嘍!不一會兒,小張三步并作兩步,一陣小跑來到我的辦公室,一臉的尷尬。
俗話說:不動槍不動炮,城門頭上換旗號。短信靜悄悄??墒谴蚰且院?,小張變了,“油條班”一下子成了“紅旗班”。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無形,潤物無聲”。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有的企業(yè)家選擇用道理去說服人,有人想用嗓子去壓服人,然而嘮嘮叨叨地說教,大庭廣眾之下聲色俱厲的批評,哪里有一條短信有效。培養(yǎng)員工的認同感,一定要講究方法,付出耐心,絕不能大而化之。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對不同的人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溝通和碰撞。
發(fā)短信,于無聲處用拇指來提醒員工,好比春風(fēng)化雨,既能潤葉養(yǎng)根,又不傷害主干,體現(xiàn)的是另一種關(guān)愛。寥寥幾語,卻收到說教思想工作收不到的效果,這是人性化管理的基石。
短信=搖控器
短信管理就像握在手中的一株蒲公英,輕輕一吹,就能飛得很遠。是的,很多時候,嘗試將工廠管理搬到小小的手機上,你會發(fā)現(xiàn)文字的深意被無限放大,管理的心境變得無限寬廣。
兩年前,工廠沿用了10多年的儲罐區(qū),因為靠鄰廠太近,被安全檢查部門開槍送行。執(zhí)法人員要求我們限期拆除移裝,可是根本找不到合適的地方,4只幾十噸的儲罐只能像擱淺在沙灘上的鐵船,讓人望洋興嘆。
這次去美國前幾天,好不容易協(xié)調(diào)定下一塊風(fēng)水寶地,儲罐終于快要站起來。登上飛機雖在1萬多米的高空,心里卻老惦念著安裝進度。憑我的直覺,“五一”后隨著奧運將近,儲罐里的這些危險品運輸時定會被嚴加管制,說不定價格驚險一跳呢!
到美國已是當(dāng)?shù)貢r間17點多,夕陽西下,國內(nèi)卻是黎明旭日東升的時刻。吃過晚飯,被時差折騰得睡不著的我心里還在想著工廠,該是早晨上班的時間了,腦海中仿佛有一種工廠交響曲在回蕩。我掏出手機給機修班長小江用短信寫了一封家書:“江班,早晨好!我剛到美國,這里與家里時差有12小時,我在黑夜,你在清晨。這些天你們辛苦了!希望你和伙伴們抓緊將儲罐安裝好,回來我慰勞!向你們致敬!”我看了看文字,按下發(fā)送鍵,屏幕上一顆蘭星星由大變小飛向遠方。
“叮鈴!”來短信了,打開一看是小江的:“老總,謝謝你的關(guān)心!請放心,我們等著你回來放鞭炮呢!”看著短信,望著窗外滿天的星星似眨著不眠的眼,萬籟俱寂,除了我的心跳外。
俗話說:家書值千金。一條短信家書,花了1.99元,不遠萬里飛回工廠,如同平靜湖面投進一顆小石子,蕩起層層漣漪。以前冬天洗澡用塑料浴帳,花錢不多,洗澡暖和。一條短信也是這樣,雖說是低成本的關(guān)注關(guān)心,卻足以溫暖人心。低投入,高效益。
《獎勵員工的一千零一種方法》作者鮑勃·納爾遜說:在恰當(dāng)?shù)臅r間從恰當(dāng)?shù)娜丝谥械莱鲆宦曊嬲\的謝意,對員工而言比加薪、正式獎勵或眾多的資格證書或勛章更有意義。其實,我們的員工很樸實、簡單,作為一個管理者,有時嚴肅的話題不一定嚴肅地表達,而用最平實的方法,最有效的激勵,讓員工在第一時間驚喜和感動,意義深遠。一條短信是遙控器,關(guān)心員工,關(guān)心工作,為的是讓維修班班長小江抓緊施工,早日完成儲罐安裝,讓他自己督促自己,這比領(lǐng)導(dǎo)者用規(guī)定期限,命令督促效果會更佳,比用電話更能傳情達意,使員工在溫和的短信中接受工作。
短信=第三只眼
在管理企業(yè)的過程中,有些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而短信卻能點破那一層窗戶紙,用無聲的語言輕易到達對方內(nèi)心深處。
一天下班前,我特意交代駕駛員小周,明晨6點前,先接丁工,后接我,去上海參加會議,不能誤點。小周滿口答應(yīng),讓我不放心也放心。
第二天早晨6點,還不見小周的影子。我撥通他的手機,傳來了小周急切的聲音:“老總,快到了!”
猶如看連續(xù)劇到興頭上遭遇廣告,急煞人。又過了10多分鐘,小周的車才風(fēng)馳電掣般地在我面前戛然停下,我一看表,整整遲到了20分鐘。我滿頭大汗,板著臉,一言不發(fā)鉆進車子。剛坐好,老丁遞過一張面紙:“廠長,先擦一下汗吧,今天的事全怪我!”
“年齡大的人嘍,消化功能不行,夜里受涼,臨出門還來了‘一褲襠?!崩隙∵呎f邊透過反光鏡盯著我。
是啊,小周一大早提前出來接人,因為特殊原因遲到了,你打電話發(fā)牢騷。其實,你急他比你更急。你不送清涼卻拋燃燒彈,遲到的責(zé)任根本不在他,當(dāng)然也不能怪老丁,官不限個有病的呀!我自責(zé)得快把腸子悔青了。
趕到會場,我越想越感內(nèi)疚,趁還未開會前,不由自主掏出手機,給小周發(fā)去了一條道歉短信,看著顯示屏遠去的道歉,我心中壓著的石頭仿佛落了地,有一種如釋重負之感。
醫(yī)生不替別人吃藥,而對自己的內(nèi)疚缺少勇氣,或錯過時機表白,試試發(fā)短信吧,也許在短信的世界里,表達真實的自己會變得易如反掌。
短信=粘合劑
有專家認為,短信在骨子里是一種“民間語言”,而在我眼中,短信也是一種管理文化。在企業(yè)里,短信不但能改變管理者與被管理者情感交流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拉近親情、友情,這種感覺真有點“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
一天清晨,駕駛員小周送我去連云港參加一個會議。車子上了高速不足一刻鐘,小周喊我:“廠長,前面是我們送貨的車?!碧ь^一看,還真是。待趕上前去,我搖下車窗,朝貨車駕駛員小吳揮了揮手。小吳摁響喇叭,回應(yīng)著我的問候。小周也撳響了喇叭,用他們特有的方式招呼著。多么辛苦的員工啊,每天就這樣迎著旭日、帶著家人的牽掛上路,不容易?。?/p>
好好的天,車子開了沒幾十公里,突然下起漫天大霧,一團一團,由淡變濃。汽車似在布滿旱冰的舞臺上游走。坐在車上,卻如同上了飛機般騰云駕霧。我叮囑小周開車慢點再慢點,心里不由得開始嘀咕,鬼天氣,又不知要有多少車“接吻”了!想到這兒,我連忙使用手機短信:“小吳啊,前面下大霧了,不要著急,路上慢點,千萬要小心啊……”一會,隨車的營銷員來短信了,“廠長,知道了,我和小吳謝謝你的關(guān)心,你們也要注意安全啊,祝一路平安!”一句“一路平安”的短信問候溫暖著這邊、那邊。
一條情感的短信,滋潤對方的心田,感染對方的情緒,融洽彼此的關(guān)系。能讓小吳感受到家的溫暖,工作已不再是包袱,不再是負擔(dān),而是和家人一起為實現(xiàn)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奮斗。隨著時間的積累,這種感情的短信文化,會沉淀為一種難以割舍的濃厚情結(jié),一種不離不棄的深深眷戀,這種凝聚在一個文化共同體內(nèi)的親和力,會產(chǎn)生強烈的歸屬感和向心力。
我們已走進短信時代,短信管理作為柔性管理層面的新方式,必將打開更為寬廣的天地。一起享受第五媒體帶來的愉悅吧!
(作者系江蘇黑松林粘合劑廠有限公司 董事長)
[責(zé)任編輯 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