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早年的加拿大,鐵路每推進一英里就埋下三個中國人的尸骨

2009-12-07 07:38:56
中外書摘 2009年10期
關(guān)鍵詞:排華加拿大政府華工

侯 俐 張 漓

整個法瑞瑟河谷每一英尺的鐵路下都埋葬著一個中國人

1880年6月至1887年7月間,有2.5萬名中國人來到加拿大,占當(dāng)時不列顛哥倫比亞地區(qū)總?cè)丝诘奈宸种?。他們主要來自五邑。招募中國勞工一般是由華商承包,最主要的承包商是臺山人李天沛,他也是美國中央太平洋鐵路中國勞工的主要承包商。他與同鄉(xiāng)族人、維多利亞廣安隆商號的李枯芹、泰源號的李奕德和舊金山廣華源商號的李天寬,聯(lián)合組成聯(lián)昌公司,在維多利亞和香港兩地設(shè)立專門辦事處,為加拿大太平洋鐵路招募中國勞工。他們除了到舊金山、波特蘭招募熟練中國勞工外,還親自到香港,并返回家鄉(xiāng)臺山及開平等地進行招募。僅在1881年,李天沛就從香港招募中國勞工兩千人,用六艘船運送到加拿大,其中1739人抵達維多利亞,加上從美國運來的中國勞工,總數(shù)達到2939人。臺山另一承包商、廣安和商號督理葉春田(葉生)也為鐵路公司招募了七千名中國勞工,他曾為美國太平洋鐵路招募過中國勞工。來加的大多數(shù)中國勞工都是從廣東臺山、新會、開平、思平幾個縣分批到達的。葉春田的廣告給人們很大的誘惑,它讓人們看到五年內(nèi)就可以攢下三百加元,而當(dāng)時三十加元就足夠讓一個中國成年人在一年內(nèi)吃好喝好,所以三百加元可算是衣錦還鄉(xiāng)了。面對如此誘惑人心的廣告,身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中國人毫不猶豫地便在契約上按了手印。從1884年進入不列顛哥倫比亞地區(qū)的5056名筑路中國勞工的統(tǒng)計表中可以看出,被招募的筑路中國勞工來源相當(dāng)廣泛,但以五邑為主,占了招募中國勞工的近七成。

中國勞工的吃苦耐勞早就是聞名于世了的。在太平洋鐵路修建的中國勞工,他們的工資遠遠要比白人勞工的低,但干的活兒,卻是最苦最累的,是白人勞工不愿意干的。而且中國勞工溫順、沉默,從不主動去招惹是非,即使是給予他們的工資很低,派給他們的活兒非常艱苦,他們也毫無怨言,從不制造麻煩。

不久以后,不列顛哥倫比亞地區(qū)的政府為了償還多年積累下的債務(wù),提高了當(dāng)?shù)卦S多稅項。其中,尤其是以煙酒稅提高的最多,但這對中國勞工并沒有太大的影響,因為萬里迢迢背井離鄉(xiāng)來這里賣苦力的中國勞工,他們干活兒的唯一目的就是掙錢,以便養(yǎng)活遠在中國的家小。因此他們既不吸雪茄又不喝威士忌,也很少到街上去消費,購買食物和其他日常生活用品。他們掙得的那點工錢除了吃飯全都存了起來,準(zhǔn)備有朝一日帶回家去。這樣的加稅也就很少加到華人勞工的頭上,對他們的影響也就少之又少。

受到影響的當(dāng)然是當(dāng)?shù)氐囊恍┌兹藙诠?,他們開始憤憤不平起來,認為這些中國勞工既搶了他們的飯碗,又占了他們的便宜。這些白人就組織起團體,到處抗議鐵路公司招聘中國勞工。他們竟然聲稱即使不修太平洋鐵路,也不能招聘華人。

但是,面對如此艱巨的任務(wù)。這么緊張的工期,公司不招聘華人,到哪兒去找這樣吃苦耐勞、埋頭苦干又便宜的勞動力?所以白人勞工越是抗議,鐵路公司招聘的中國勞工反而越來越多。當(dāng)?shù)氐娜A人招滿了,又從太平洋那邊一船一船地運來了五六千個中國勞工。于是,太平洋鐵路工地上的勞工,中國人所占的比例也就越來越高了。

那時候,當(dāng)然不可能有什么挖掘機、推土機、鋪軌機之類的現(xiàn)代機械,施工全靠人在懸崖峭壁上打炮眼放炮崩山,或者用鍬鎬修路,用雙肩將鐵軌扛到路基上鋪好,再一錘錘地把道釘敲進鐵軌中去。而所有這些工作都是在極為艱險的條件下完成的。

從1881年到1885年,總共有一萬七千多名華人背井離鄉(xiāng),飽受苦難,參加加拿大鐵路修建,他們是太平洋鐵路建設(shè)的主要力量。數(shù)千名華工在三桅木帆船上漂了六個月,歷經(jīng)磨難才登上加拿大土地。當(dāng)見到落基山脈的崇山峻嶺時,他們都驚呆了,他們沒有想到山是如此之高,如此之險,迎接他們的居然是一生中從未經(jīng)歷過的嚴寒。

廣東是很溫暖的地方,很多人習(xí)慣穿拖鞋,而不習(xí)慣穿靴子。剛來時他們沒有靴子,天氣冷,下了雪,他們只好把裝土豆的麻袋撕成布條,將腳裹得又大又笨,當(dāng)你什么都沒有的時候,只能如此了。因為沒有現(xiàn)成的路好走,他們經(jīng)常爬山,又沒有合適的靴子,有些人從山崖上掉到澗谷里摔死了。

除了天氣惡劣外,華工當(dāng)時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其惡劣的程度完全不亞于當(dāng)?shù)氐奶鞖?。他們受到的對待根本是不人道的,住的情況也很差,因為在高山之上,零下三四十度,只是住在棚帳里。吃的東西更是簡陋。所以因營養(yǎng)不良而死亡的也不少,用火藥炸開山發(fā)生意外死亡的,或者因為不滿工頭的虐待,敢講幾句話或反抗一下被打死的時有發(fā)生。

中國勞工承擔(dān)的最艱巨的西段鐵路的建筑,著名的法瑞瑟河谷從耶魯鎮(zhèn)到里屯的58英里的路段,山體全是堅硬無比的花崗巖。直上直下。深深的河谷中激流飛濺,險象環(huán)生,讓人看了暈厥。他們要在懸崖峭壁上開鑿出15條主要隧道,最長的一條有1600英尺長。工人們在幾乎沒有立足之地的絕壁上鑿洞,搭上棧道以便點炮崩山,實在太危險了。特別是雷夫斯托克至溫哥華的四百公里的路段,全都是峭壁懸崖,古木遮天蔽口,腳下無一寸平地,只有法瑞瑟河奔騰而過。從1882年到1883年,中國勞工在這個地區(qū)鑿石爆破,修筑涵洞一百多個,橋梁十座,開鑿隧道幾十公里。不少五邑中國勞工死于爆破、塌方、暴風(fēng)雪、疫病,甚至被出沒在荒嶺中的黑熊吞噬……

舉例來說,1882年出現(xiàn)了一次塌方事故,就有幾十個臺山中國勞工被活活壓死。不列顛哥倫比亞地區(qū)的作家威廉在他寫的《不列頹哥倫比亞建設(shè)者》一書中敘述說:“他們?nèi)碌募Z食供應(yīng)是一袋米(50磅),僅足以維持他們所從事的體力勞動消耗的一半。……1884年,有兩千名華工說是死于壞血病,實際上是因為饑餓而死的。”在筑路的五年間。中國勞工究竟死了多少人,實在無法統(tǒng)計。有人說,整個法瑞瑟河谷每一英尺鐵路下都埋葬著一個中國人的尸骨,是名副其實的“死亡河谷”、“地獄之門”。也有人說,每修筑一公里鐵路就有四個以上中國勞工死亡!正如人們所說的,“千巖萬壑創(chuàng)新路,中國勞工淚斑斑”。1891年,維多利亞中華會館就從法瑞瑟河谷搜集到三百具中國勞工的尸骨,運回中國安葬。

但諷刺的是,盡管我們可以說,中國勞工用自己的血汗和生命打通了落基山脈的崇山峻嶺,將橫跨加拿大的大鐵路鋪到了太平洋邊上,可是在慶功儀式上,竟然沒有看到一個華人的面孔。這些真正的筑路英雄竟然沒有資格參加最后的通車儀式。

1985年,加拿大政府修建了一個紀(jì)念碑,紀(jì)念太平洋鐵路建成一百周年,使得加拿大的十個省兩個地區(qū)成為一個完整的聯(lián)邦國家。但是,在碑文上竟然沒有一處提及中國人。太平洋鐵路沿線的很多城鎮(zhèn)、山峰、河谷都以當(dāng)時修建鐵路的功臣命名,但卻沒有提到任何和中國

人有關(guān)的名字。

唯一留存的是,鐵路沿線的無形和有形的中國人墓地,和1892年問一位無名詩人寫下的詩句。

在這首詩里,這位被歲月淹沒于無痕的詩人如此悲憤地寫道:

漂泊者終于被他的同伴放在此地安息,

沒有刻下一行字也未見灑一滴眼淚。

在十字架上只是簡單地記著:

“為修路而死?!?/p>

1885年11月7日,在加拿大西海岸的老鷹山口附近的克萊拉奇聚集了一大片興高采烈的人。一名身穿禮服、頭戴大禮帽的紳士在大家的歡呼聲中,拿起鐵錘,將加拿大太平洋鐵路修筑工程中的最后一顆道釘敲進鐵軌。從此,橫跨加拿大的鐵路大動脈將大西洋岸邊與太平洋之濱連通。

這條鐵路的開通,給加拿大帶來了榮譽和自豪,也帶來了繁榮和昌盛。但對參加筑路的華人來說,卻是從此開始了長達半個世紀(jì)的噩夢。太平洋鐵路修成了,不再需要華人苦力了。這些因為修筑鐵路而來的中國人該何去何從?他們的吃苦耐勞和勤奮肯干,在加拿大的白人來看是一種帶有強烈競爭性的威脅,為此加拿大政府開始關(guān)上中國移民的大門。而對留存在加拿大的中國人則頒布了一系列帶種族歧視性的政策,人頭稅、排華法案,也就一一出籠了……

竣工的那一刻,加拿大背棄了他們

2007年3月11日的《星島日報》上報道了人頭稅最年長的受害者獲得賠償?shù)囊粍t新聞。

周六是華裔加拿大人李龍基的107歲大壽,他同時成為碩果僅存、加拿大華人人頭稅受害者中最老的幸存者。李龍基等待了多年,終于獲得政府賠償與道歉。孫女安德遜表示,祖父能夠在有生之年獲得道歉,令人百感交集。

1885年至1923年,加拿大政府向華人移民征收人頭稅。李龍基當(dāng)時繳納了500加元,這在當(dāng)時,相當(dāng)于他兩年的工錢。

女兒李法葉表示,父親遠渡重洋來到加拿大,拼命工作,維持生計。他當(dāng)時年僅12歲,在一間餐館洗碗碟,同時還要上學(xué)。

去年6月,加拿大政府終于宣布向人頭稅的受害人賠償。并為人頭稅及禁止華人移民二十四年的政策道教。李龍基也與許多華人一起參加了這次歷史性盛典??偫砉戤?dāng)時說,代表加拿大政府與人民,就人頭稅向華裔加拿大人道歉,為排華的后果深表歉意。政府道歉的同時,為人頭稅受害者幸存者或他們的配偶賠償20000加元。但部分人士表示,這遠遠不夠。

參加儀式的華文娟指出。政府的道歉與賠償固然好,但實際上只是涉及受害者的0.6%。目前僅有大約500名華裔加拿大人有資格獲得賠償。如果賠償范圍擴大至家庭成員,3000人應(yīng)獲賠償。

一個多世紀(jì)之前,為了修建橫貫加拿大東西部的太平洋鐵路,聯(lián)邦政府引進了一萬多名華工,其中大概有四千名華工因工殉職。但在1885年太平洋鐵路建成后,華工的厄運接踵而至。鐵路工程一結(jié)束。太平洋沿岸省份遇到空前的經(jīng)濟蕭條。數(shù)以千計的華工無事可做,成群結(jié)隊,沿著自己修筑的鐵路流浪。就在勞工們身陷困境的危難時刻,加拿大政府拋出了一項新舉措一向中國勞工征收每位50加元的人頭稅。加拿大政府推出這一人頭稅的目的非常明確:趕走替加拿大修建完鐵路的中國勞工。

50加元的人頭稅對于當(dāng)年的任何一位華工來說無異于一筆天文數(shù)字,本來就昂貴的人頭稅還逐年見漲。到了1923年,原本每人50加元的人頭稅已經(jīng)暴漲到500加元。這相當(dāng)于當(dāng)時一名華工兩年的薪水,甚至能買到一幢房子,幾乎沒有華工能付得起這筆費用。

這是在加拿大的中國人最困難的時期,很多華工掙得的錢還不及人頭稅多。由于沒有足夠的錢財提供日常營生,只好在這遙遠的異國他鄉(xiāng)貧苦度日,最終客死他鄉(xiāng)的案例比比皆是。但同時這也是在加拿大的中國人最團結(jié)的時候,富有的人幫助貧困的,貧困的華人相互幫助,一些保障華人利益的華人組織也在這個時候應(yīng)運而生。

1923年,人頭稅雖然結(jié)束了,但中國人在加拿大仍然備受歧視。在這一年,加拿大政府通過了以針對華人為主的《禁止輸入勞工法案》(俗稱“排華法案”)。排華法案禁止包括中國移民在內(nèi)的所有移民進入該國,導(dǎo)致大量早期前往加拿大的華人無法與家人團聚。被迫與親人分隔數(shù)十年。

由于華工勤勞肯干。不計較勞動條件,白人工人感覺很難與他們競爭。同時,這些華工來到異國他鄉(xiāng),原不是為了融入當(dāng)?shù)厣鐣?,而只是為了打工掙錢,寄回老家,他們在語言、風(fēng)俗、生活習(xí)慣等方面都與主流社會格格不入。他們被白人看做“異類”,遭到歧視。在美國實行排華法案以后,在加拿大要求仿照美國移民政策的聲浪日益高漲。結(jié)果,鐵路建成之日,也是加拿大排華開始之時。

加拿大的對華移民政策基本是跟著美國走的。在加拿大實行對華工的“人頭稅”期間,美國對歐洲移民是開放的,歐洲人自由出入美國,愿意來加拿大者不多,甚至許多加拿大人都流向美國。當(dāng)時加拿大實際上勞動力仍然短缺。華工無法進入美國,只好忍痛繳納“人頭稅”來到加拿大。可以說,在美國開始排華以后,加拿大接納了華工,得到了勞動力的補充,同時又乘機收取了大量賦稅,真是兩全其美。到了20世紀(jì)20年代,美國以“國籍配額”開始對歐洲移民也實行限制,歐洲人于是只好轉(zhuǎn)移目標(biāo)去加拿大。加拿大不再需要華工。于是干脆對華工關(guān)起大門。1923年7月1日,加拿大通過的這個排華法案,進一步阻止華人移民加拿大,除外交官、商人和學(xué)生外,一律禁止華人入境;同時取消了“人頭稅”,因為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征稅的對象了。

加拿大政府這一招數(shù)立竿見影,1885年年底,第一批華工回國了。盡管五年來的全部汗水僅僅維持了生存和還清債務(wù),但他們畢竟回到了自己的家鄉(xiāng)。而那些身無分文滯留在北美的華工。孤苦無助地沿街乞討,沒有來得及看一眼年邁的父母、多年未見的妻兒,就在異國土地上永遠閉上了眼睛。

還有一批華工死在筑路工地上。他們的尸骨幾經(jīng)輾轉(zhuǎn),一部分人的回到了中國的故鄉(xiāng)。華人霍華回憶道:“我記得我父親曾經(jīng)告訴我,他年輕時,曾沿著鐵路邊搜集華人尸骨,這些尸骨是當(dāng)年草草埋葬的。我父親撿起這些白骨,洗干凈,貼上標(biāo)簽,送到溫哥華,再由溫哥華運到中國去。”

溫哥華中華會館主席余宏容介紹說:“據(jù)我所知,中華會館為鐵路華工做了大量的工作,當(dāng)時鐵路華工有不少單身漢,沒有家庭,他們死后,骨灰、遺物都是由中華會館代寄回國的?!?/p>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排華法案”的執(zhí)行日期是與加拿大國慶日同一天,所以當(dāng)時在加拿大的華人便稱國慶日為“恥辱日”,并拒絕慶祝加拿大國慶。在排華法案存在的二十四年間,能獲準(zhǔn)入境的只有50人,也就是說平均每年只有兩個人獲準(zhǔn)入境,更多的中國人被排除在外,無法與已經(jīng)來到加拿大的親人團聚。

遲來的道歉

多年來,華人社團以各種不同的方式,為平反“人頭稅”和排華法案而奔走努力,但一直因華人社團意見不一和加拿大政府的態(tài)度未明而懸而不決。

進入20世紀(jì)80年代,廣大華人社團開始為“人頭稅”的平反奔走呼號,呼吁加拿大政府承認錯誤,承認華人對加拿大這個國家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這些社團的行動得到了很多主流社會正義人士的同情和支持。各華人社團力爭平反排華法案和人頭稅這兩大歷史遺案的出發(fā)點是一致的,但主要分歧點在于是否要求個人賠償。聯(lián)邦政府和高等法院都曾否決,并且拒絕受理個人索賠。

在2006年的聯(lián)邦自由黨政府年度財政預(yù)算中,聯(lián)邦政府為推行全民宣傳教育,提高公民意識,撥出2500萬加元給曾受害的族裔團體,包括華裔、意大利裔、烏克蘭裔等六個族裔,經(jīng)費只對團體不對個人。

有消息指出,其中1250萬加元是用于華人社區(qū)的,用于紀(jì)念和教育公眾,并表彰華裔建設(shè)加拿大的貢獻,同時教育下一代,了解國家曾對華人群體所犯下的錯誤,希望此類的歧視事件不要再度重演。加拿大政府希望同時也能夠?qū)Α叭祟^稅”這個歷史遺案做一個了結(jié)。

經(jīng)過二十多年的抗?fàn)?,隨著華人在社會地位和經(jīng)濟實力上的提高,歷屆政府對平反“人頭稅”的態(tài)度經(jīng)歷了從不予理睬,到虛與委蛇,再到積極處理的轉(zhuǎn)變。在2006年1月的聯(lián)邦大選中,“人頭稅”問題成為爭取百萬華人選票的重要議題。保守黨政府總理哈珀上臺后,一直表示將兌現(xiàn)大選承諾,平反“人頭稅”,并最終定在議會舉行“人頭稅”平反儀式,正式就歧視華人的“人頭稅”政策向全加華人做出正式道歉,并公布平反方案。

6月22日下午,加拿大總理哈珀就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人頭稅”政策向全加華人正式道歉,并宣布將向受害者進行象征性的補償。哈珀說,華人在加拿大建國初期的最重要工程——太平洋鐵路的建設(shè)中發(fā)揮了關(guān)鍵性作用,大約一萬五千名華人參與了工程建設(shè),至少一千多人在施工中喪生?!叭绻麤]有華人工人的參與,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加拿大”。

哈珀指出,1885年太平洋鐵路竣工后。加拿大政府沒有讓任何中國勞工參加敲人最后一顆道釘?shù)膽c祝儀式,反而開始為限制華人入境實施“人頭稅”,這種做法是“極其不公正的”。如今,加拿大政府已經(jīng)深刻認識到“人頭稅”政策給華人帶來的恥辱和痛苦。他謹代表全體加拿大人和政府向華人表示真誠道歉,同時也為1923年“人頭稅”停征后實施的“排華法案”表示最深切的悔過。

在隨后舉行的平反慶祝儀式上,加拿大祖裔部部長小田宣布了具體的補償方案。加拿大政府將為目前健在的“人頭稅”受害者和其他受害者遺孀共約四百人每人補償2萬加元(1加元約合0.9美元),同時還將撥款1000萬加元,在全國范圍內(nèi)進行反種族歧視宣傳。

乎反儀式在加拿大各大電視臺全程現(xiàn)場直播,并提供英語、法語和漢語等同聲傳譯。三百多名“人頭稅”受害者及其家屬、華人社區(qū)代表應(yīng)邀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參加平反儀式的有七位尚健在的“人頭稅”受害者,其中年齡最大的是106歲的李龍基先生,最小的馬林笑容女士也已85歲。李龍基老人已不能講話,他的女兒李惠玲表示,補償與否、補償多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道歉。是要糾正歷史錯誤,還華人以尊嚴。

加拿大總理一聲“遲來的”道歉具有極大的象征意義,對那些在加拿大死去的故人,也對于留下來的生者都是如此。

猜你喜歡
排華加拿大政府華工
一戰(zhàn)英招華工遣返問題研究
大連中華工學(xué)會舊址紀(jì)念館
警惕借疫情“排華”
加拿大政府?dāng)M從2021年起禁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蒙古國社會“排華”沒那么夸張
淺析印度尼西亞獨立后的排華原因
戲劇之家(2016年15期)2016-08-15 20:54:01
鮮為人知的華工“一戰(zhàn)”故事
梁誠護僑活動研究
李鴻章為秘魯華工維權(quán)
加拿大航天局預(yù)算削減14%
安化县| 龙南县| 台中市| 吉安县| 通辽市| 四平市| 微博| 犍为县| 福州市| 清镇市| 静海县| 祁阳县| 达日县| 余干县| 夹江县| 沧州市| 盘山县| 天长市| 兖州市| 米易县| 轮台县| 翁牛特旗| 银川市| 隆德县| 永胜县| 阳朔县| 延津县| 高邑县| 德阳市| 襄樊市| 巴里| 甘德县| 宜川县| 樟树市| 买车| 松滋市| 顺义区| 湖州市| 金华市| 乌兰察布市| 双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