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天
官府辦公的地方,中國古代叫做衙門。人們一般會認為,古代的衙門一定是十分豪華的??墒?事實恰恰不是這樣,在歷史上,一些地方衙門曾經(jīng)非常破敗。
在古代,皇帝的宮殿同時也是政府的最大衙門。皇帝為了彰顯成赫的權勢,一定要動用民脂民膏,把衙門建得宏偉豪華。今天我們看到的故宮,就是明清的皇宮,也是明清中央政府的衙門。但是,作為地方官府的衙門,就遠遠沒有中央政府的衙門那樣氣派。
首先,在極其講究等級秩序的時代,從中央到地方,都得嚴格按照等級制度的規(guī)定建造衙門,地方衙門不能和中央政府比,地方州縣衙門也不能與巡撫總督衙門相比。這種等級限制有效地制約了地方衙門的規(guī)模。
而且,地方上建造衙門,一般不屬急務。在明末清初的戰(zhàn)爭中,許多地方衙門毀于兵火,一些衙門一直到康熙來年才逐漸建造完成。
比如江南的長洲縣衙,明末被毀后,直到康熙=十四年,也就是1685年才予以重建,這時候距清朝入主中原已經(jīng)40多年,昆山縣衙在順治二年毀于兵火后,一直借住民宅。也是直到康熙年間才開始修建。而在偏遠省份,一直到乾隆時期,還有不少官府租住民房辦公。這時候清朝在中國建立政權已經(jīng)100多年了。
古代官府修建衙門的積極性確實不高。那時候,官場流行一句順口溜:“客不修店,官不修衙”。明朝有本叫做《新官軌范》的書,提醒新上任的官員說:“衙門不可過于修飾,但取門戶牢固、墻壁堅完?!本枚弥?人們甚至認為當官的一定不要積極修建衙門,積極修建衙門的官員會被釘在這個職位上不能升遷。所以,只要不是太礙觀瞻,或者即將倒塌,州縣官員是不會積極維修衙門的,衙門總是保持著一種破敗模樣。
有些官員甚至故意找些理由,把衙門弄得更加破敗。清人筆記記載說,鄭板橋到山東濰縣當知縣的時候,在衙門的墻上開了許多洞口,跟外面的大街相通,還對人說,他要把前任官員的俗氣從這里排出去。
那么。古代,尤其明清的地方官員,為什么不愿建造、維修衙門呢?這里面有幾個原因。
一個原因是,地方官員沒有修建衙門的專項經(jīng)費。中國古代財政收入實行定額化管理,而且實行嚴格的中央集權制,稅收的大部分要上交給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存留很少,沒有衙門維修的專項費用。如果要建造、維修衙門,勢,必得增加賦稅,用一些加派的名目向老百姓征收。但是,明清時期衙門向老百姓的加派已經(jīng)多如牛毛,如果為建造衙門而另行加派,就會留下不好的名聲,說不定還會形成虧空,影響考核與升遷。
當然,除了這些因素,還有一個有趣的原因是,明清的地方官員,他們的俸祿銀子實行的是包干制。給他一筆俸祿銀子,這些銀子就包含了他所有的開支。養(yǎng)家糊口自不待言,他還得用這筆錢支付他雇傭的長隨、幕友這干人等的工資。這些錢夠不夠,官員自己看著辦。當然。明清的地方官員公開的俸祿是很低的,這些銀子根本不夠使用,廉潔的海瑞,孩子死了連買棺材的錢也沒有。
但一般官員總是能夠想辦法撈到銀子,那就是巧立名目向百姓加派了。比如老百姓交納的如果是銀子,他就可以加派火耗,說把零碎銀子熔鑄成大塊銀子有損耗;如果百姓交納的是糧食,則又有鼠耗、雀耗、運輸中的損耗,等等。按這些名目多收的東西,就是州縣官收入的重要來源。后來,雍正皇帝把這一切加派合法化,一部分用于官員廉政的補助,叫做養(yǎng)廉銀,另一部分留作辦公經(jīng)費。
經(jīng)過這樣的改革之后,中央政府更不愿掏錢給地方維修房子。當時的規(guī)定是,州縣長官可以維修房子,動用閑款,但是必須從他的養(yǎng)廉銀中分三年扣除。衙門是公家的,卻要動用自己的銀子去修理,哪個官員有此大公無私的精神?
因為衙門維修經(jīng)費沒有來源,有些地方也曾經(jīng)報告皇帝,建議制定出一個制度,把維修費用固定化,列入地方政府的預算。比如乾隆十七年,云南的巡撫愛必達就建議按照衙署的大小,每年發(fā)給固定的銀兩。督撫衙門每年800兩銀子,大概相當于今天的10多萬元人民幣,學政200兩,相當于現(xiàn)在的四五萬元人民幣。但是這個建議受到乾隆皇帝的批評。他認為,衙署有破損滲漏,可以隨時修葺,如果成為定例,按年支給,地方官難免不以此額為進項。所以,乾隆要求據(jù)實報銷,不得按年支領。
由此可以看出,盡管歷史上的地方政府、衙門總是巧立名目,以種種借口非法聚斂,給老百姓帶來額外負擔,但是,因為錢財難得,他們也不得不委屈自己,在破敗的衙門中辦公。
選自《河北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