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年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
盡管國資委一再說沒有“國進民退”,但是實際上卻又處處表現(xiàn)出來了“國進民退”。民間感受“國進民退”非常強烈,國企覺得它沒有“國進民退”,因為在得到的人看來,總是覺得得到的不夠多;進的都說沒進,退的都感覺到退了。
非常重要的一條是,30年前的改革開放是以放權讓利,“國退民進”為主要精神的。如果按照現(xiàn)在這個邏輯,當年是沒必要改的。國有企業(yè)都可以有效地運轉,為什么要改革呢?人民公社也不要解散,農村還是集體制多好。為什么我們30年前要改革,要把人民公社解散掉,要把土地分給農民來經營,為什么?我們?yōu)槭裁匆愠鞘薪洕母?為什么要開出一個民營部門來?允許民營部門,允許私營經濟,逐漸逐漸地成長起來?為什么?我們全忘了,我們把鄧小平他老人家的政策,全給忘了,把我們是從哪一條路上走過來的,全給忘了,現(xiàn)在我們還想再退回去。
在一個市場經濟中,政府按照道理來說,是不應該經營資產的,政府經營資產會帶來很多問題,其中一個問題就是公平性問題。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主要職責,是制訂規(guī)則和維護規(guī)則。我們用老百姓的俗話來講,就是球賽中的裁判,這個裁判他不能夠下場踢球。他如果下場踢球的話,這里就有利益沖突。他利用裁判的地位,誰踢得過他呢?所以說這個到底是“國進民退”,還是“國退民進”,你承認不承認,我覺得都無關宏旨。核心的問題是政府不能利用它規(guī)則制訂者的這種優(yōu)勢地位自己來經營資產。
如果政府用規(guī)則制訂者的這種優(yōu)勢地位自己來經營資產,那它肯定是把規(guī)則制訂得有利于它自己的資產增值,這樣的話就會對社會其他成員造成嚴重不公平。在石油價格還沒有上來的時候,為了開發(fā)石油、調動社會積極性,讓大家都來石油領域投資。而投了以后,石油價格一上來,政府就把石油全收了。例如,陜西的油田經過了前期投資,辛辛苦苦打出油來了,政府要去收。于是這些油田就問,你要收的話,規(guī)則是什么?價格是什么?你怎么樣進行補償?這個官民雙方談不通,談不通就打官司,但司法體系也是站在政府這一邊的。那怎么辦?沒有辦法,最后只好一個個全把油田交掉。
石油價格起來了,政府去收油田;煤炭價格起來了,它去收煤炭;煤炭不賺錢的時候,那要吸收民間資本,盡快地增加煤炭供應能力,煤炭價格一上來,有錢可賺了,手又伸過去。這個與我們講的經濟學理論正好相反,政府應該做民間做不了的,民間做了賠錢的事情,比如登月、嫦娥、原子彈,民間開發(fā)以后,它不能賣。但是國家又需要,國防、民族的獨立,又需要原子彈。所以這些事情,應該是國家來做,國家做的,從理論上講,都應該是賠錢的。但我們現(xiàn)在看到,國家做的可不是這樣?,F(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什么賺錢,它就過去了。這個從經濟學理論上,我們無法解釋。我們只能從政治經濟學上來解釋,就是這個規(guī)則制訂者,現(xiàn)在在市場經濟中,已經成了一個強大的利益方,它已經不滿足于裁判吹哨的地位,它一定要親自下場踢球,一邊踢著球,一邊嘴里吹著哨。你說在這個市場競爭中,誰競爭得過它,它說你犯規(guī),你就犯規(guī),它說你合法,你就合法。
這就是政企不分,也可以說是官僚資本。無論是印尼蘇哈托家族的官僚資本,還是菲律賓馬科斯家族的官僚資本,都是政治權力和經濟利益相結合。這樣一種結合,我們有時候把它稱為權貴資本主義,有時候把它稱為裙帶資本主義,我覺得權貴資本主義的說法是比較準確的。權貴資本主義的危害在于,它造成了社會的不公平和低效率。為什么造成低效率?因為它可以利用足球裁判的優(yōu)勢地位,因為它可以利用規(guī)則制訂者的優(yōu)勢,在市場上撈取它家族的利益;它不必把它的時間和精力,把它的資源用在技術創(chuàng)新上,不必把它的資源用在降低成本上,不必把它的資源用在如何開發(fā)出新的產品、新的技術,在市場上打敗競爭者。它打敗競爭者的方法,不是靠效率的提高,而是靠它自己制訂對自己有利的規(guī)則,這樣的經濟肯定沒有效率。
最后給社會造成的是動蕩,社會生產率長期得不到發(fā)展。這個是從它骨子里,是這種經濟政治制度結構本身所帶來的。我覺得,這個跟人品,跟個人的道德取向沒有太大的關系,只要你是這種政治經濟制度,它必然就是這樣的結果。
(本文根據(jù)作者接受媒體采訪時的講話編輯整理而成,未經作者本人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