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瑛
外婆一直生活在農(nóng)村,沒什么文化,但誰都不能否認外婆對我的愛。外婆關(guān)愛我的事太多了,來不及一一細數(shù),要說最深刻的,還是發(fā)生在那個早晨的那件事,那份……那份藏在衣袖中的愛。
深秋,天的表情總是沒有規(guī)律地變化。今天多穿件衣服,明天少穿件背心,都是外婆為我打理,我只要負責執(zhí)行就行了。那天早晨醒來,我發(fā)現(xiàn)放在床邊的棉襖不見了,于是大呼:“婆婆,今天我穿什么棉襖呀?”沒有回應。
我急了:“婆婆!”“哎!”“今天我穿什么棉襖呀?”我氣呼呼地說,什么聽力呀,真是的。
“嗯,嗯……”外婆似乎很努力地在想著。唉,外婆年紀大了,記性不好了,沒什么。我等待著,以為她要說是綠色的或者藍色的那一件。
“穿衣袖長一點的那件。今天熱著呢,不要穿得太厚?!?/p>
我一驚,停在那里,不出聲。我猛然想起外婆是分不清藍色和綠色的,常常說綠色的毛巾是藍色的,說藍色的盆子是綠色的。外婆之所以頓了一會兒才回答我,難道不是因為想不起來了?難道是為了,是為了不讓我搞錯?外婆居然連我棉襖的衣袖長短都知道得這么清楚,這些竟是我這個穿衣服的人都未曾察覺的。
“嗯!”我激動地回答。
我凝視著兩件棉襖,衣袖確實不一樣長。
呵,我笑起來了,一時間不知該怎么表達心中的感動……
指導老師陳紅玉
編輯的話
年邁的外婆分不清楚衣服的顏色(老人家常常把藍色說成綠色,把綠色說成藍色),卻分得清外孫女不同衣服的袖子長短,小作者抓住了這樣一個日常生活中的細小情節(jié)進行描寫,外婆對自己的關(guān)愛之心不言自明。
小作者獨具匠心,以“藏在衣袖里的愛”來表現(xiàn)外婆對自己的關(guān)愛,習作的寫作角度很特別。當然,這也說明我們的小作者是一個懂得感恩、懂得愛的好孩子。“細微之處見真情”,寫作有時候并不需要長篇宏論,反而往往是一些細節(jié)的描寫更能打動人,本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