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燕
我發(fā)誓要做一個稱職的父親,對孩子從來都和顏悅色,而且尊重他的興趣,可孩子怎么還是出問題了呢?
第一講:實話實說
剛上小學三年級的小龍竟然跳樓了,這讓李先生和妻子震驚不小。幸運的是,由于三樓商鋪伸出的簡易房檐擋了一下,小龍沒有生命危險,只是右臂和盆骨骨折。在父母的一再追問下,小龍淚如雨下地講述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品學兼優(yōu)、性格溫和的小龍,不僅是父母引以自豪的掌上明珠,也是老師器重、同學擁護的學生干部。但是,這個學期期末語文考試時,小龍突然感到心慌氣短,以至于以前會做的題竟然沒有答出來。結果,語文成績得了一個“C”。失望之余,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含蓄地批評了小龍幾句:“有的班干部驕傲自滿,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導致成績下降?!崩蠋熾m然沒有點名,但說完這句話之后卻向小龍這邊瞟了幾眼,隨后,同學們的目光也都齊刷刷地投向了小龍。長這么大,小龍聽到的批評并不多,“尊重孩子”的父母很少有過火的語言刺激他??扇缃?老師的話卻讓小龍感到無地自容,他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
小龍的爸爸—
某中學教師李先生:
作為教師,我認為自己深諳教育學和心理學,做事、說話都能進入學生的心坎里。學生們都說:“能遇到像李老師這樣的老師,我們三生有幸;但是,能遇上李老師這樣的家長,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痹趯W校里,我從不會說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話,反而經常幫助學生化解煩惱和尷尬??吹桨嗌嫌械膶W生因為父母不懂教育,而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時,我發(fā)誓要做一個稱職的父親,用正確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來教育自己的孩子,讓家成為孩子自由自在成長的“天堂”。因此,我對小龍從來都是和顏悅色,而且尊重他的興趣、精心呵護他純真的天性不受侵害。我從來沒有因為小龍的成績不理想而批評過他,而是耐心地幫他分析原因。可能正是由于這種“尊重、平和”的家庭環(huán)境,才讓小龍無法承受老師的批評,最后竟然想不開。
第二講:案例分析
通過事后了解得知,小龍的父母非常尊重和理解小龍,小龍在家里沒有聽過一句重話、沒有受過一點委屈。父母甚至一起去上各種心理培訓班,掌握了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和溝通技巧。比如,在與小龍說話的時候,他們從來不像有的家長那樣心不在焉,即使再忙,也會蹲下來注視著兒子的眼睛,用兒子能夠接受的語言和語氣說話。
但小龍的父母沒有想到的是,“完美無缺”的家庭環(huán)境正是最大的缺憾,它會讓成長于“溫室”的小龍,在走出家門的時候產生強烈的心理反差和嚴重的不適應。
在家里,小龍習慣于聽順耳的話、進行契合心靈的溝通;但是,老師和同學說話的時候卻未必會顧及他的感受,這會讓小龍缺少對逆耳之言的耐受力。這樣的情況之下,別的孩子都能夠過得去的“坎”,到了小龍這兒,就可能變?yōu)榫薮蟮拇煺?甚至成為難以逾越的心理鴻溝。
另外,“期末考試事件”是在老師未加調查、欠斟酌的情況下對小龍所下的結論,這讓小龍在成績欠佳的挫折上,又蒙受了“驕傲自滿、放松要求”的“不白之冤”。因此,老師看似平常的批評,就成了小龍無地自容的“催命符”。
小龍?zhí)鴺堑氖录l(fā)生之后,父母的當務之急是幫他解開心中的疙瘩,消除對老師的誤解、放下心理包袱,讓他認識到在今后漫長的學習生涯中,會有無數場大大小小的考試,由于身體、心理、運氣等原因,會有超水平發(fā)揮,也會有發(fā)揮失常的時候;作為學生,既要認真學習、重視考試,又要以平常心對待考試、不計較一時的得失;對于老師和同學的誤解,既要有承受能力,又要善于解釋、消除誤會。
第三講:父母對策
我們不能否定小龍父母“稱職”的家庭教育,他們自學兒童心理學、尊重孩子的意愿、與孩子平等交流的做法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小龍的父母應該考慮到的是:如何讓趨于完美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與學校、社會接軌;如何讓孩子知道人與人的交往并不總是和風細雨、彬彬有禮的理想境界,還將會遭受許多不被尊重、不被信任,以及誤解和委屈;如何讓孩子知曉逆境、直面逆境、化解逆境。
1.打破“真空”,
讓家庭與社會接軌。
下面的話經常被全世界的家長和教師奉為經典:“贊美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心存感恩;嘉許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愛人愛己;接納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心胸寬大;認同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掌握目標;分享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慷慨大方。”于是,許多優(yōu)秀的家長費盡心機,讓自己的家庭充滿了溫情的贊美和接納。但是,當我們打開家門,讓孩子面向社會時,他們面對的并不都是贊美、嘉許、接納、認同、分享,其中還會遇到許多責難、忽視、冷落、孤立、誤解、排斥。當家里的溫暖、鮮花、掌聲,遭遇外界的嚴寒、荊棘、嘲諷時,孩子能夠堅強面對嗎?于是,下面的情況比比皆是:贊美中長大的孩子,很難接受批評和對別人的贊美;嘉許中長大的孩子,沒有了嘉許就會無精打采;接納中長大的孩子受不了別人的冷落和排擠;認同中長大的孩子得不到認同自信心會一落千丈;分享中長大的孩子也許會對競爭和掠奪束手無策……看似社會常態(tài)的挫折降臨到“溫室”中走出的孩子頭上,也許就成為毀滅性的打擊。因此,理想的“真空”式家庭環(huán)境也許對孩子并非好事,家長應該通過與孩子的真誠交談,讓他明白:學校里免不了誤解和責難,社會上也存在不公平、不公正。
2.以毒攻毒,
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種牛痘治療天花的故事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學會“種牛痘”、以毒攻毒應對可能發(fā)生的心理疾患。我們所說的“以毒攻毒”,并不是讓孩子生活在冷漠、責罵、誤解里,而是通過心理游戲、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有趣的方式,讓孩子體驗冷落與被冷落、責罵與被責罵、誤解與被誤解等心理過程,從中感悟道理,學會換位思考,提高應對負面評價、處理負面情緒的能力。
3.抬頭走路,
不做“完美”父母。
生活中,“完美”的父母往往會培養(yǎng)出一個有性格缺陷、情緒障礙的孩子。為什么?“完美”父母在孩子面前太小心謹慎了,他們不說重話,怕傷孩子的自尊心;他們吃苦耐勞,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他們察言觀色,心臟時刻與孩子同一節(jié)奏跳動;他們往往是孩子肚子里的蛔蟲,能讓孩子破涕為笑??墒?父母單方面的謹慎與“完美”換來的卻是孩子應對挫折能力的下降。俗話說“勤娘養(yǎng)懶兒,拙娘生巧女”,父母不妨放下提的“心”、吊的“膽”,讓孩子在家里能夠承擔更多的責任,為他走出家門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
第四講:家庭作業(yè)
1.讀心游戲:家長與孩子共同面對同一事物,互相猜測對方的心理活動。如:放一個面包在餐桌上,互相根據對方的行動、表情、眼神猜測對方的想法。也許可以猜中,但更多的時候可能會猜錯。幾個回合后,家長與孩子共同討論為什么會產生“南轅北轍”的結果,讓孩子思考:你會不會因為猜錯而誤解別人?別人猜錯而冤枉了你怎么辦?
2.情景模擬:全家人都來參加,每人挑出家庭成員中其他人一個最大的毛病,口無遮攔地數落一頓,然后讓被數落的人表達如下內容:第一,情緒感受,如“傷心”“委屈”“憤怒”“郁悶”等。第二,產生這些情緒的原因,如被對方誤解、污蔑,或對方口氣粗暴、語氣太重等。第三,你將如何對待、你為什么這么對待?如:不予理睬,或大聲反駁,或耐心解釋。第四,這么對待會產生什么后果?然后全家人一起討論:哪些誤會可以不予理睬,讓時間或行動來說話;哪些誤會需要解釋、如何解釋。
3.角色扮演:在日常生活中,或者選擇雙休日家庭成員都在家的時候,讓孩子扮演老師,管理起床、打掃衛(wèi)生、購物、外出活動、做飯、開飯、洗衣服等事情,其他家庭成員扮演學生。孩子會發(fā)現其中充滿了讓人沮喪的矛盾,如“師生”間的誤解、不聽從命令、反抗、拖延等,他會體諒到老師管理的辛苦,學會理解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