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XX:
你好!
在日常生活中,你可曾留意過,賽跑選手和賽車選手的超越大都是在彎道處!我們平常觀看比賽,往往不太注意過程,只關注起點的英姿諷爽和終點的喜極而泣,而忽視了彎道的奮起與超越。
有句話說得好: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說事物是螺旋式攀升,波浪式發(fā)展,前進的道路并不是平直如砥,而會有許多彎道。有遇到艱難險阻時的被迫拐彎,也有在轉折、轉型、轉軌關頭的合理拐彎。發(fā)展需要抓機遇,而機遇往往都在大勢演變、歷史彎道上顯現。一部世界史,其實就是各國在彎道中抓機遇、比高低的競爭史。17世紀和18世紀,是人類歷史的大變革、大轉折時期,從科技到經濟,從政治到社會,都出現了重大的拐彎轉向。許多大國的崛起,正是把握住了重大轉折中的機遇,在歷史的彎道上,面對沖決封建神學束縛的思想啟蒙、否定舊世界的資產階級革命和挑戰(zhàn)全球的工業(yè)文明萌芽,敢于超越,改變了歷史的進程,也促進了自身的飛躍式發(fā)展。而當時人口占世界總人口三分之一的清王朝,在這一輪彎道賽跑中,無視時勢的轉折,不思進取,安于現狀,不僅原有的輝煌盛世不復存在,而且被眾多列強超越,唱出了一曲馬克思所慨嘆的“奇異的悲歌”。
如果我們辯證地看待“彎道”,你會發(fā)現“彎道”既是一個挑戰(zhàn),也是一種機會。險阻可以磨礪我們的斗志,挑戰(zhàn)可以使我們闖出新路。今天,我們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前所未有。國際經濟環(huán)境不確定性因素增加,全球需求增長呈放緩態(tài)勢,對于出口依存度很高的我國必然產生負面影響;國內宏觀經濟環(huán)境趨緊,通脹壓力加大,供需矛盾突出。在“彎道”面前,怎么辦?最要緊的是主動適應,把握機遇,積極應對,敢于超越。應該說,對于進取者來說,任何時候都有機會,任何挑戰(zhàn)都可以變成機遇,就看你敢不敢抓、善不善抓。環(huán)境趨緊,可以主動調整結構,轉變發(fā)展方式,實施有保有壓,實現資源優(yōu)化配置??傊凇皬澋馈钡霓D折中只要敢于克難求進,乘勢而上,善于在曲折中把握機會,在不利中尋找有利,就能實現彎道超越。
人生與賽跑一樣,也時常處在彎道上。但我們不必灰心喪氣,要知道每遇到一個彎道都是一次機會。重要的是你是否意識到這是個機會,是否在此奮起超越。成功是有理由的,有什么樣的努力就會得到什么樣的結果!不要害怕“彎道”,不要忽視“彎道”,“彎道”之中有良機,彎道超越長本事。
親愛的朋友,限于時間關系,我就不多說了,但愿我們每個人都能在彎道處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活出自己的精彩,因為機會總在彎道處!
祝你
身體健康,心想事成
朋友:××
×年×月×日
整體評價:
這篇文章的成功之處有二。一是線索清晰,結構分明。文章緊扣材料,由體育比賽中的彎道寫起,自然過渡到社會生活中意義更為廣泛的彎道,探討彎道超越的意義,然后聯系實際,談彎道對于個人成功的作用,最后發(fā)出呼吁。二是娓娓道來,飽含真情。考生以書信方式結構全文,沒有空洞的口號。沒有生硬的說理,只是如和朋友談心一樣娓娓道來,說理深刻自然,情真意摯。
(張浩然段之盼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