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立夏,畢家兩個男孩的媽媽,全職母親,職業(yè)撰稿人。曾求學(xué)、工作和生活于澳大利亞、德國和日本。丈夫是澳大利亞人,長子北辰出生于東京,次子天澤出生于上海。在畢家媽媽的育兒社交圈里,不乏“海歸”中國家庭、定居上海的西方父母、海外職場干將媽媽??畢家媽媽愿以跨文化的立場和視角和你分享她的育兒經(jīng)。
有人說,玩耍就是孩子的工作。如果這是真的,那么所有孩子天生都是酷愛“工作”的人。這份“工作”除了可以帶給他們無窮的樂趣之外,還可以幫助他們培養(yǎng)獨立性、學(xué)會解決問題的技巧,獲得自信并發(fā)揮創(chuàng)造能力。
前提是,你不剝奪他們“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并且不干涉他們自主選擇和進行“工作”的要求和權(quán)利。
自主玩耍:填補思維的缺口
孩子對世界的看法和掌握無疑是不完善的。在由好奇心引導(dǎo)的自由玩耍中,孩子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而他們思維中的缺口,就在這個過程中被填補上了。
有兩種玩耍,一種跟早教中心的課程類似,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安排孩子做這做那,達到訓(xùn)練和啟蒙某種能力的目的。這種方式,做得過分,可能拔苗助長,但恰到好處的時候,根據(jù)前蘇聯(lián)教育學(xué)家維果斯基的研究,確實可以幫助孩子發(fā)揮潛能,將其能力水平提高到一個更高的程度。也就是說,在孩子的現(xiàn)有能力與可以達到的能力之間有一個距離,經(jīng)過成年人有組織有意識的啟蒙教育,孩子可以超越這個距離實現(xiàn)智力上的跳躍。
我們要討論的,是與有計劃的精心組織的玩耍相對的自主玩耍,即不含任何明確功利性目標的,不預(yù)先做任何結(jié)構(gòu)上的安排,給孩子一段時間,由他去支配的一種玩耍方式。自主玩耍中,孩子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沒有好玩的東西和活動的時候,發(fā)呆也可以。
美國教育學(xué)家約翰·霍特相信自主玩耍是孩子自主決定去探索和學(xué)習(xí)的時候。他這樣闡釋自主玩耍對孩子了解和掌握世界的重要性:“如果有可能讓我們看看孩子的思維,看他們的思維中有哪些缺口最需要填補,那么我們就有可能去填補那些缺口,但是這是不可能的。我們看不到孩子的思維模式是什么樣子的,它們哪里變形了,哪里是不完整的,我們無法跟孩子對世界的理解直接接觸。為什么不能?首先,因為從很大程度上,孩子對自己的理解大多都意識不到。第二,孩子還沒有這個技巧,能把自己的理解用語言表達出來。第三,我們沒有時間。”而自主玩耍,由孩子的好奇心引導(dǎo),做的正是填補那些孩子思維中的缺口的工作。
約翰·霍特的這個認識無疑可以解釋為什么孩子的興趣總是階段性的。一些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沒有長性,缺乏專注,但事實卻可能是孩子已經(jīng)把自己思維的某個缺口補上了,覺得沒必要再繼續(xù)玩同一個游戲或玩具了。
天澤有一段時間,每天早上6點起來第一件事是搭積木,然后穿著睡衣驕傲地坐在旁邊等我給他和積木拍照片。我很慶幸自己雖然睡眼迷朦,但還是每天給他拍了一張,因為一個月后,他就完全忘記積木這回事了。朋友來訪,看到這些照片,想要讓天澤再搭一個城堡來看看,天澤卻木著臉毫無反應(yīng),我就解釋:哦,他原來的“缺口”已經(jīng)補上了。他現(xiàn)在主要在“補”汽車。
自主玩耍:學(xué)會解決問題
孩子隨時隨地都需要解決問題,自主玩耍讓孩子學(xué)到解決問題的靈活性,學(xué)到耐心,得到自信。
把一杯水完好地從廚房端到客廳來,然后坐到沙發(fā)上,一滴不漏地把水喝掉,對你來說輕而易舉,對三四歲的孩子來說,卻可能是一場考驗。
把顏色涂在邊框里,用透明膠帶將兩個盒子粘在一起而不纏到手上,汽車輪子掉了再把它插上去??孩子隨時隨地都需要解決問題,哪怕是你覺得最微不足道的事情,對孩子來說,可能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學(xué)到解決問題的靈活性,學(xué)到耐心,得到自信。
靈活性:天澤跟外婆玩畢家爸爸設(shè)計的數(shù)學(xué)啟蒙游戲。其中一個規(guī)則是一方出的牌是10的話,那么另一方可以放兩張牌出來,加起來比10大就可以轉(zhuǎn)敗為勝。天澤玩了幾次后,開始在每當外婆出10的時候,轉(zhuǎn)過身去選兩張相加一定超過10的牌來出。外婆說天澤“耍老千”,爸爸則說天澤的數(shù)學(xué)還不錯。是的,對4歲的孩子來說,可以敏捷地做到10以上的加法很不容易了,但更重要的是,天澤其實是在嘗試以不同的方式來靈活解決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牌德”問題倒不那么重要了——等他以后跟同伴玩的時候,自然會有人“教訓(xùn)”他。
耐心:在玩耍中,因為沒有特定目標和時間的壓力,孩子可以反復(fù)實驗,不斷失敗,直到找到某種答案或解決方式。此時,孩子唯一要滿足的是自己的好奇心——而這是所有學(xué)習(xí)活動的最大動力。北辰兩歲的時候,在浴缸里洗澡,給他一塊泡沫板子,他往上面放小人兒,放在一邊,板子斜了,小人兒掉進水里,試著放中間一點,再試著放兩個小人兒,在兩邊對稱位置上各放一個??北辰從小是個精力格外旺盛的孩子,但是看他那次專心地倒騰了半個小時的小人兒和泡沫板之后,我們再沒有擔心過他將來會多動。
自信心:還有什么比自己解決了某個難題更讓人自信心大長的?我永遠記得北辰兩歲多時第一次自己爬上樹后的驕傲和興奮表情。即使那棵樹不過1米多高,最低的枝椏離地只有二三十厘米。但那是他第一次沒有成人幫忙自己爬上去的,他看到了自己的能力,看到自己能夠做到。
“我能做”,我相信是孩子最需要具備的品格。在成長的過程中,在成年后的生活里,一定會有很多問題,但是,如果有一個“我能做”的信念,孩子就能做到、就能去克服。對我來說,這甚至比孩子們會“1+1=2”更重要。
自主玩耍:創(chuàng)意表達的機會
一個可以自由表達的孩子,就是一個小小藝術(shù)家。而自主玩耍,給了孩子創(chuàng)意表達的機會。
創(chuàng)意是自我表達的最高形式。無論對成人還是孩子來說,創(chuàng)造的過程比創(chuàng)造的結(jié)果更重要、更有滿足感。
一個畫畫的朋友曾跟我說,從他可以拿筆的那天起,他就沒有厭倦過繪畫,因為自由和富于創(chuàng)意的表達帶給他無盡的愉悅和滿足。
自由表達可以帶給孩子最大的滿足感,創(chuàng)造性體驗可以幫助孩子表達、宣泄并應(yīng)對他們自己的感受。
北辰和天澤一直想要買一只荷蘭鼠。每次去花鳥魚蟲市場,他們總是捧著那毛茸茸的小老鼠,愛不釋手。但我們沒有辦法買,因為我們經(jīng)常旅行,走了之后無人照顧它。日思夜想,一天早上起來,他們給我看一樣?xùn)|西:四個酸奶紙盒拼成的老鼠窩。一頭是睡覺的地方,有個可以關(guān)上的天窗,荷蘭鼠睡在里面不會覺得光線太亮刺眼睛;另一頭,則是開闊的游樂場:包括恐龍在內(nèi)的各種小動物,被透明膠固定著,站在那里準備和睡醒后的老鼠玩。
自主玩耍,給孩子創(chuàng)意表達的機會。
讓孩子自己決定做什么,玩什么。家長不必為他特地設(shè)計先做這個,再做那個,最后怎么樣。我們作為成年人,已經(jīng)對事物有了固定的看法,但是,孩子的看法還在形成中,給他們自由,他們會做出讓你意想不到的東西來。因為他們還沒有受到現(xiàn)實世界的束縛,常常異想天開,這種氣質(zhì)和作品,如果出現(xiàn)在成人身上,或者被叫做瘋子,或者被叫做天才藝術(shù)家。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一個可以自由表達的孩子,就是一個小小藝術(shù)家。
天澤前段時間最愛做的是用一張面巾紙把另外幾張面巾紙包起來,兩頭一扎,說是三明治。在他的教室正中,掛著他的一件作品:幾根吸管用彩色的鐵絲(Pipe Cleaner)穿起來,然后再擰幾下,盤成莫名的形狀。他的愛爾蘭老師說:我也不知道他做的是什么,但我覺得有意思。
如果你自認為不是一個有創(chuàng)意的人,那么就等你的孩子告訴你他做的是什么。不要去評判、比較孩子的作品。如果你想?yún)⑴c,最好是在旁邊自己做。孩子可以參照你的東西,但應(yīng)完全出于自愿。
孩子看待世界的眼光跟我們不一樣,我們不懂的時候,干脆閉嘴靜觀。當不能用現(xiàn)成的概念去硬套的時候,索性就欣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