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拉納西(Varanasi)是由瓦拉納(Varuna)和阿西(Assi)兩個印地語詞拼成的,是印度北部有3000多年歷史的古城,位于恒河、瓦拉納河和阿西河交匯處,因此被稱為圣城,由于年代久遠(yuǎn),城區(qū)街道錯綜復(fù)雜,迷宮似的小路很多,很難規(guī)劃為現(xiàn)代都市。這里也是佛教、印度教、耆那教的圣地。
瓦拉納西的街景
瓦拉納西在恒河新月形的灣兩側(cè),修建了大大小小64座帶有很多石階的碼頭,供印度教徒沐浴禮拜之用,這種碼頭又稱“伽特”。印度教徒把在這里修筑“伽特”視為積德行善,故沿河的大小碼頭連綿六七千米,印度教的信徒一生至少要到瓦拉納西一次,在恒河的圣水中沐浴,才能消滅身心的罪障:每天都有上萬人來此沐浴,尤其是清晨和傍晚,人山人海,擁擠不堪,宛如趕廟會一樣。
瓦拉納西雖曾被伊斯蘭征服500年,受英國統(tǒng)治200年但仍保留了強(qiáng)烈的印度數(shù)色彩,在這個擁擠的城市里,至今還有2000多座不同朝代、風(fēng)格各異的廟宇和寺院,里面都敬奉著栩栩如生的神靈,其中絕大部分屬印度教,可謂印度廟宇之集錦。
這里的居民宗教思想濃厚,宗教活動是主要生活內(nèi)容。不管刮風(fēng)下雨,從每天清晨四五點(diǎn)鐘開始,成千上萬的男女老少紛紛來到恒河岸邊洗圣水澡和進(jìn)行其他宗教儀式。該市每年400多個大小宗教節(jié)日,多時一周就達(dá)9個。每逢節(jié)日,總要舉行不同形式的宗教活動。一般印度教徒認(rèn)為人生有四大樂趣居住瓦拉納西、結(jié)交圣人、飲用恒河水、敬奉濕婆神。瓦拉納西市民身處圣地,引以自豪。外來的印度教徒一旦有幸在這里落腳生根,就再也不愿離開這塊寶地。
美麗的恒河日出
天亮之后,可以看見恒河沿岸的古老建筑和河畔的人們。我們的船到河的對岸停泊,讓團(tuán)員們下船,到岸邊去看恒河水和金剛砂,大家都有備而來,拿著小瓶小罐裝起來。
返程時,恒河邊上已經(jīng)十分熱鬧了。印度教徒裸著身體浸在恒河中,掬取恒河水洗漱,并喃喃祝禱,對著東方升起的太陽合掌禮拜。在洗衣階梯上的洗衣者,用力地敲打衣服,漂洗之后就地拉著繩子晾干,或者直接鋪在地面上晾曬。另外一邊靠近水邊的臺階就是火葬場,臺階上堆著柴火,上面放著尸體,燒成灰之后倒入恒河中,讓骨灰順?biāo)髯摺?/p>
在恒河新月形的灣兩側(cè),修建了大大小小64座帶有很多石階的碼頭,供印度教徒沐浴禮拜之用,這種碼頭又稱“伽特”。印度教徒把在這里修筑“伽特”視為積德行善,故沿河的大小碼頭連綿六七千米。印度教的信徒一生至少要到瓦拉納西一次,在恒河的圣水中沐浴,才能消滅身心的罪障,每天都有上萬人來此沐浴,尤其是清晨和傍晚,人山人海,擁擠不堪,宛如趕廟會一樣。
碼頭上設(shè)有許多焚尸場,每天都有不少虔誠的信徒在這里被火化。印度教徒相信,濕婆神常在恒河岸邊巡視,凡在這里火化者,都可免受輪回再生之苦,升八天堂。為達(dá)此目的,家屬們千里迢迢把親人的遺體運(yùn)到這里來,有的病人或老人干脆在恒河岸邊等死,以求早日得到解脫。能夠的話,如果把死者的骨灰?guī)沓吩诤愫永?,靈魂依然可以被恒河的水凈化,而因此到達(dá)天界。這條河不僅是他們齋戒沐浴的場所,也是洗衣場,還是他們?nèi)松詈蟮幕鹪釄?,這里,是距離天堂最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