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markets, ever since its frst existence in 1983, have witnessed the “super” increase in the desire of buying goods of the Chinese people.
其實在1983年,北京的海淀區(qū)就已經(jīng)有中國的第一家超市了,但由于它只售蔬菜和肉類兩種商品,并且價錢比不遠(yuǎn)處的菜市場要貴5%~40%,所以大部分進(jìn)出的顧客都還只是獵奇心態(tài)。1994年,馬來西亞零售商百盛進(jìn)入中國,習(xí)慣了柜臺式購物方式的中國百姓,不用再看售貨員的嘴臉,最大程度上獲得了對商品的選擇權(quán)。對著近在咫尺的貨架上琳瑯滿目的商品,中國消費者壓抑了多年的購買欲望一下子被激發(fā)出來,從此超市成為百姓們添置日常用品的首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