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黃輝球爆料,一只蘋果兌水,可以制出四扎的蘋果汁。如此沖淡的蘋果汁中蘋果的味道從何而來?是添加了20余種的添加劑而人工制作出來的蘋果味道。也就是說,我們喝的蘋果汁里的蘋果因子已經(jīng)少得可憐,如果僅僅是添加了水還好。起碼沒有危害,但更多的卻是名目繁多對人體有害的添加劑,這可如何了得。
問題是不僅僅蘋果汁如此,黃代表還舉了西瓜的例子,一個西瓜可以制出二十多扎西瓜汁,一樣也是添加了幾十種各式各樣的添加劑。你還敢喝西瓜汁嗎?以此類推,并非株連九族,但你是不是有點兒疑惑,甚至害怕,還敢喝其他的果汁嗎?
任何人都清楚,如此肆無忌憚的果汁兌水和添加劑。目的不是為了食用者的飲用,而是為了制造者和經(jīng)營者的賺錢。
賺錢,并非罪惡。更非罪不可恕。在商業(yè)時代里,靠飲料賺得大錢的,自古不乏名家。在中國有信遠齋的酸梅湯,在外國有美國的可口可樂。他們也兌水,也加添加劑,可都有行業(yè)和道德的規(guī)范和標準,而不敢什么東西都往里面招呼。
如今,我們似乎忘記了我們曾經(jīng)擁有過的傳統(tǒng),而變著花樣兒尋求旁門左道,甚至昧著良心走歪門邪道。只要賺錢,唯此為大,沒有什么不敢的了。
大量而有恃無恐肆無忌憚地兌水添加添加劑,是今日世風的一種隱喻,稀釋的是道德和對生命的敬畏??楷F(xiàn)代技術(shù)與資本,再添加廣告的投入,以此遮掩真相,欺騙顧客,自以為得計,其實并不高明。因為實際上如蘋果汁的質(zhì)量下降一樣,也使得自己的品牌信譽嚴重貶值。
如果問我:你還敢喝蘋果汁嗎?我會告訴你我最簡單的辦法,雖無奈,卻管用,而且保險,那就是買一臺果汁機,自己做果汁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