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諱言,如今大多數(shù)酒類企業(yè)營銷仍因循守舊,十分老套,無法從社會熱點或熱點事件中獲得靈感,想借勢借力而不得,眼睜睜看著熱點事件帶來的商機從眼前溜走卻手足無措。因此面對歷史關鍵時刻,經濟青黃不接時期,酒類企業(yè)營銷應怎么做,熱點營銷如何獨樹一幟、脫穎而出?
要有預見與把握“熱點”的意識,智慧
要預見與把握熱點,最主要的是要善于對政治、經濟、軍事、體育、文化等涉及千家萬戶的信息予以知曉、前瞻與充分利用。2002年風靡全球的電影《哈利·波特》將在我國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陸續(xù)上映,一些商家分析認為,屆時必將出現(xiàn)“哈利·波特熱”,便看準時機開發(fā)推出了“哈利設特”的玩具,引來大批“哈利·波特迷”前來爭相搶購,在該片上映前一個多月就掀起了搶購潮,狠賺了一筆。而出版商哈妮則是很快策劃《哈利·波特》一書的出版發(fā)行,當年,隨著《哈利·波特》開播并形成“熱點”,有關《哈利·波特》的頭版數(shù)萬冊也隨之銷售一空。顯然,這些策劃的成功在于對“哈利啵特熱”的預見與把握。
“熱點”是共有的,若經營者對“熱點”開發(fā)巧妙,推出具有新創(chuàng)意的、附加值高的商品,更會給酒類企業(yè)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善用事件行銷,制造熱點
事件行銷的本質就是利用熱點話題、事件為企業(yè)揚名,而小企業(yè)敢借國際航天來巧打營銷,其勇氣和智慧堪稱經典。2001年3月,航天飛機“和平”號殘骸將降落。一家名為TacoBell的食品公司在距澳大利亞海岸15公里的海面外設置了一處浮標,浮標面積為144平方公尺,標有靶心和“免費玉米卷”的紫色粗體字樣,它允諾,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如果能夠在3月23日墜落時正好落到這塊浮標周圍500平方米上,那該公司將為每個美國公民免費贈送其生產的玉米卷,為此它將花費1000萬美元的代價。而當時航天科學家預計“和平”號殘骸將降落在新西蘭和智利之間長6000公里、寬200公里的區(qū)域范圍內。
于是,在“和平”號墜落過程中,數(shù)百萬美國人都在電視機前大喊著TacoBell公司的名字,希望能如愿以償。盡管如此,“和平”號墜落的碎片還是沒能擊中目標,結果美國人失去了一次免費吃玉米卷的機會。但是TacoBell的名字卻讓美國人從此印象深刻,取得的效果卻比很多砸下重金的企業(yè)還要好。這或許能為國內酒類企業(yè)提供營銷創(chuàng)意的靈感。
利用節(jié)日經濟,制造熱點
一年的節(jié)令可分成四類,一是法定節(jié)日類:元旦、春節(jié)、三八節(jié)、五一節(jié)、教師節(jié)、八一節(jié)、國慶節(jié)等;二是非法定節(jié)日類:情人節(jié)、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元宵節(jié)、復活節(jié)、圣誕節(jié)等;三是民俗時令類:夏至、冬至、立冬、七夕等,四是商家自定節(jié)日類:店慶日、服裝節(jié)、風箏節(jié)、美食節(jié)、蘆柑節(jié)等,名目繁多。
可以說,如今重要的節(jié)令往往是很好的市場熱點、促銷賣點,繁多的節(jié)日成了商家掘金挖銀的難得商機。尤其是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假日經濟為企業(yè)打開了市場通路,為搶占市場份額提供了良好的空間和契機。
因此中小廠商如何挖掘現(xiàn)有潛力,如何抓住社會熱點、打好“假日牌”,全面有效開展假日營銷,是廠商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wěn)腳跟、分享假日經濟的重點。
一是要有效把握節(jié)假時機,利用節(jié)假日進行針對性熱點促銷,將會給企業(yè)帶來新商機。比如,六一兒童節(jié),某飲料廠商與嬰兒用品類廠商、膠卷供應商共同舉行“寶寶爬行攝影大賽”,吸引眾多家庭的關注;除夕前期,某百貨公司通過舉辦“合家歡家庭廚藝表演賽”,渲染著濃烈淳厚的傳統(tǒng)文化韻味;端午節(jié),某罐頭企業(yè)舉行“全市歡樂頌包粽子比賽”,營造出一個令人矚目的端午節(jié)活動。這些活動抓住節(jié)日特點,寓動于樂寓樂于銷,不時烘造熱點,塑造不同鮮明活動主題,激發(fā)了眾多消費者參與,從而捧得缽滿盆盈。
二是結合節(jié)日特點,從細分市場與消費人群入手,巧造熱點。比如說古井貢針對升學群體,展開“金榜題名時,美酒敬父母,美酒敬恩師”的活動,針對老干部群,舉行“美酒一杯敬功臣”的活動,針對新婚群,展開“免費送豐田花車”等系列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利用公益行銷,制造熱點
當企業(yè)面臨社會熱點事件的時候,如果企業(yè)首先關注的是公眾利益,考慮了社會效應,遵循社會熱點的社會傳播性,順勢而為,就有可能在社會焦點事件中鶴立雞群,獲得更高的關注點和社會價值。
2003年非典時期的成功營銷典范中,不可不提威露士。在非典來臨之前,“威露士”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銷售處于瓶頸期,畢竟大多數(shù)的中國家庭還沒有非常注重家庭衛(wèi)生和安全。而在非典事件之中,“威露士”果斷采取的一系列“非典”營銷實驗迅速奠定了其在消毒市場的霸主地位,并很快提升了一把品牌的美譽度。它率先在廣深地區(qū)捐贈37噸價值100萬元消毒洗手液,這是當時繼非典事件出現(xiàn)以來第一個大規(guī)模捐物的品牌,亦引起媒體的高度關注,爭相報道。隨后“威露士”又在其他地區(qū)捐贈,逐漸聲名遠揚,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從2008年開始的三聚氰胺事件,百姓對于商業(yè)倫理和社會責任的關注度更高了,因此企業(yè)更要加強公益形象的傳遞,通過各種活動來提升企業(yè)的社會責任感,制造百姓關注的熱點,引導消費者的注意力,讓消費者在“寒冬”感受到企業(yè)的曖意,引起消費者注意、認同,從而把控市場和發(fā)展趨勢。
贖賣概念營銷,制造熱點
消費熱點是培育出來的,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營銷,而要想成功進行“熱點營銷”,一種辦法就是要抓住概念,找準熱點。在營銷上,一個產品必然要有一個很好的概念才會產生熱點,否則產品就沒人會買。
事實上,消費者也需要這么一個概念,才能決定自己是不是有這個購買的需求,我們習慣上稱之為“銷售概念”,譬如,水解渴,但經過設置之后,水則成了“有營養(yǎng)的水”或者經過“27層凈化”的水等新的概念,這是概念在營銷中的突出點。
營銷概念通常首先在名稱與內容一起產生作用,有時候好的產品名稱就直接形成概念,并且賦予了豐富的概念聯(lián)想,譬如“真功夫”、“全真教”、“農夫山泉”等。在營銷中,概念越精確合理,產品就會好賣,反之則很難!海爾防電墻是一個概念,海信變頻空調也是一個概念;排毒養(yǎng)顏是一個概念,五谷道場非油炸方便面也是一個概念;營養(yǎng)快線是一個概念,特倫蘇也是一個概念;商務通是一個概念,全真教學習機也是一個概念。這些案例值得我們酒類企業(yè)學習借鑒。
在當今市場營銷中,營銷概念無處不在,有概念并且達到完美的產品必然會產生熱點效應,獲得成功,而不會售賣概念或者概念模糊錯位的,其必然導致寂寞。
利用新品類營銷,制造熱點
如今每個行業(yè)領域的每一個品類,幾乎都成了“紅海”,擠滿了競爭者,后來者如何取勝?是設法從既成市場中分一塊蛋糕,還是用看似不確定的新品類中開創(chuàng)一片新天地?勝算到底在哪?
市場告訴我們酒類企業(yè):“第一”勝過“更好”。創(chuàng)造一種熱點的新產品,開創(chuàng)一種熱銷的新品類,在人們心目中先入為主,比起努力使消費者相信你可以比同類產品提供更好的產品要容易得多。
2000年,統(tǒng)一鮮橙多在果汁企業(yè)相互爭搶并自我標榜純果汁概念時,默不作聲開創(chuàng)了PET瓶非純果汁飲料品類,結果產品剛一面市,立即火熱異常,讓糊嘴的濃純果汁企業(yè)們目瞪口呆;華龍集團在方便面市場“憑空”開辟出一個“彈面”市場,以年銷售60億包的戰(zhàn)績一舉實現(xiàn)從農村到城市的品牌升級和戰(zhàn)略轉型,把統(tǒng)—甩在了后面,成為方便面的老二;當年的小霸王電腦學習機在電腦沒有普及的時候,創(chuàng)造性把電腦中打字的功能單獨拿出來,開發(fā)出電腦學習機市場,搶在電腦商之前,把手伸進渴望學習電腦的人的錢包。還有紅牛、露露、椰樹椰汁、冰茶、老干媽、王老吉等都是成功案例。
新品類營銷比起概念營銷更為實在、獨創(chuàng),它是在原有的產品類別中或在它的旁邊,開辟一個新領域,然后命名此領域,把這新領域作為新品類來經營。把自己的產品作為這個新品類的第一個產品來經營,在自己開辟的市場中獨占獨享,從而制造熱銷產品,搶占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