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出了杭州,乘車奔馳了4個小時,我抵達了南京。
“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是人們對南京歷史的概括。
在南京的街道上時常能看見白樺樹的身影,粗壯的樹身上白色樹皮如紙狀剝落,一如南京明城墻在時間的剝蝕下。留下一雙雙靜如深潭的眼。
偶然間聽到那首遙遠的《白樺林》,內(nèi)心竟有一絲感觸與動容。
如果能夠選擇來生,我愿化作一棵白樺樹,在這片土地上,沉默無言地守著這片永恒的寧靜。我也將一如既往地熱愛著不斷輪回的如歌四季。
02
所幸自己預定的賓館離夫子廟集市不遠,問了一下路人,順著小街巷拐了幾個彎,我就來到了夫子廟商業(yè)步行街。
寬敞的街道上人來人往。
小吃店里的糖糕被炸出甜潤潤的濃香。
專賣店打出4折優(yōu)惠的牌子吸引人們的眼球。
玩具店里擺上了機械熊掛件,再往里看,就會看見手鏈、扇子、木雕等各種小玩意。
步行街雖然喧鬧但不擁擠。陽光毛茸茸地吻著我的臉,一路乘車所帶來的疲倦漸漸消失了,嚼著剛出鍋的微熱的牛皮糖,自己的心漸漸變得和它一樣柔軟起來。
我就這樣來到了秦淮河畔。
03
眼前的精致樓閣鱗次櫛比,有仿古的,也有保存下來的古跡。粉墻坡屋,青磚小瓦,垂柳依依。
奶茶在機器里幸福地翻涌,坐在咖啡座上的人們在輕聲交談。
人造的金銀樹下站著許多祈愿的人,一位年輕人正用力把寫上心愿的銀片拋上去,可惜它沒能纏住樹枝,落了下來。
隨意拐進一條街巷,青磚路兩側(cè)全是賣著各種小玩意的商店。幾個年輕鬼佬興致勃勃地挑選著掛在墻壁上的山水畫,男一個正在用生疏的普通話和店主講價。
賣雨花石的小店傳出柔緩的二胡聲。
女人的高跟鞋踩著青磚,敲出篤篤的腳步聲。
一只母貓窩在水桶旁伸著懶腰,幾只小白貓溫柔地擠在一起。時間在此刻靜成了一滴停在玉蘭花上的小水珠。
04
夜晚,路燈、彩燈、紅燈籠……各式各樣的燈火點綴在吉建筑群中,勾畫出古樓纖細的眉眼,宛若秦淮八艷的音容,在燈火闌珊處沉沉浮浮。
秦淮河依舊在流淌,它流過古橋,流過游船,流過往昔,流過現(xiàn)在,沉靜地蕩出一縷縷小水波。
歲月靜好,流年似水。
而我要做的,就是走入河畔邊的一家小吃店,點上一碗細軟的鴨血粉絲湯,靜靜看著夜色沉淀下來。
半夜突然從睡夢中醒來,睜開眼,房間里亮著的昏黃色的燈光像淡淡的蜂蜜水一樣灑在我的身上。
遠處傳來細小的機器轟鳴聲,若有若無,仿佛是隔了另一個世界傳來一般。
這感覺就像是睡在了秘密花園里,各種細微的聲音混雜著小小的耳鳴聲。在我的耳畔懶懶低語。整個城市在蟲鳴聲中安然入眠。
2009年7月24日晚,我在南京。
此刻這一念頭比任何時刻都要來得真實。
05
第二天上午。我去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紀念館主要由黑色調(diào)構(gòu)成,冰冷。壓抑,讓人產(chǎn)生無限感慨。
途經(jīng)紀念館所建的一堵石墻時,用手撫過,便觸到魚紋狀的石墻的粗糙與冰涼。
往昔就像這面墻,回憶起來,總能觸得心底隱隱作痛。
緩步前行,一塊綠茵地出現(xiàn)在我眼前,另一片積滿石子的荒地與之相連。據(jù)說這里曾是日軍在屠殺中國百姓后掩埋尸體的地方之一。
突兀出現(xiàn)在眼前的,是種在石階旁的兩棵紫薇樹。間或有花朵墜落。樹下是一地的盈盈粉淚。紫薇花的花瓣微皺,碎碎地簇擁在一起,像是有無數(shù)的亡靈附著在花瓣上。在這片消失了戰(zhàn)火的土地上,花朵們仿佛隔絕了塵世般安然呼吸。
白色的紫薇花,白色的飛鳥,它們讓我回想起和平的顏色。
06
就在我來到南京的第二天上午,我就不得不趕著時間乘車離開了南京。
回想起來,有很多的地方我都沒來得及去觀光,去感受:夫子廟、中山陵、雞鳴寺……它們都給我此次的南京之旅留下了遺憾。
但是,這一次的分離是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聚,我是這樣告訴自己的。翻開筆記,打開圖片收藏,當時發(fā)生在南京的一切,如同時光回溯般在記憶里鮮活起來。
記得第二天清早,當我獨自走出賓館時。抬起頭,一片枯黃的葉子緩緩從白樺樹枝間落下,它僅僅是在落地的瞬間發(fā)出了一聲微弱的輕嘆。
南京,你是否記得我,是否記得那些安守于此靜默無言的白樺樹呢?
(責任編輯 蕭泊零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