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季節(jié),街頭巷尾幾乎隨處可以聞到糖炒栗子的香味。糖炒栗子是民間最流行的板栗小吃,用糖色和沙子混合,將變成黑色的沙子和栗子混合炒,一是使栗子受熱均勻,二是使栗子中的糖分不容易損失。炒出的栗子甜香適口,那濃濃的香味飄在街上吸引著路人,吃到嘴中,更是余香滿口,回味無窮。很早的時候,京、津一代就傳誦著贊詠糖炒栗子的佳句:“堆盤栗子炒深黃,客到長談索酒嘗?!?/p>
糖炒栗子不僅好吃,這栗子本身也隱藏著許許多多不為人所知的“營養(yǎng)秘密”。
秘密一:干果之王
栗子,又名板栗,其營養(yǎng)豐富,有“干果之王”的美稱。為什么稱譽它為“干果之王”呢?原來,栗子營養(yǎng)成分豐富,而且有別于其他堅果。
◇脂肪含量不高眾所周知,堅果類比如核桃、榛子、杏仁等,都富含油脂,而栗子卻富含淀粉,是高熱量、低脂肪、高蛋白質(zhì)、不含膽固醇的健康食品。研究發(fā)現(xiàn),干板栗的碳水化合物達到77%,與糧谷類的75%相當(dāng);鮮板栗也有40%之多,是馬鈴薯的2.4倍。而且它所含的維生素B2的量至少是大米的4倍。
◇維生素C含量豐富每100克板栗含有36毫克維生素C,比公認含維生素C豐富的西紅柿還要多,更是蘋果的十多倍。
◇所含礦物質(zhì)全面 栗子所含的礦物質(zhì)全面,有鉀、鎂、鐵、鋅、錳等,比蘋果、梨等普通水果高得多,含鉀很高,每克含381毫克,相當(dāng)于蘋果的3.46倍(蘋果每百克含鉀110毫克)。
秘密二:藥用價值突出
中醫(yī)認為,栗子味甘性溫,無毒,有“益氣補脾、厚腸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的作用?!侗静菥V目》中指出:“栗治腎虛,腰腿無力,能通腎益氣,厚腸胃也。”說明板栗對腰腳軟弱、胃氣不足、腸鳴泄瀉等有顯著療效。蘇東坡的弟弟蘇轍曾寫詩稱頌栗子的食療功效,“老去自添腰腳病,山翁服栗舊傳方??蛠頌檎f晨興晚,三咽徐收白玉漿。”
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生食或熟食栗子都有治療腰腿軟弱無力、小便頻數(shù)、反胃、便血、慢性淋巴結(jié)炎和頸淋巴結(jié)核,以及因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或因腎虛引起的久婚不育等疾病。栗子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維生素,有對抗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疾病的功效。它對人體的滋補功能,可與人參、黃芪、當(dāng)歸等相媲美。由于栗子富含柔軟的膳食纖維,糖尿病患者也可適量品嘗。
秘密三:適合孕婦食用
由于板栗有健脾養(yǎng)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之功效,常吃板栗不僅可以健身壯骨,而且有利于骨盆的發(fā)育成熟,還可消除疲勞。
秘密四:不宜飯后大量吃
栗子的營養(yǎng)保健價值雖然很高,但也需要食用得法。栗子生吃難消化,熟食又易滯氣,所以,一次不宜多食。每天只需吃6~7粒,堅持下去就能達到很好的滋補效果。人們最好在兩餐之間把栗子當(dāng)成零食,或做在飯菜里吃,而不要飯后大量吃。這是因為栗子含淀粉較多,飯后吃容易攝入過多的熱量,不利于保持體重。
新鮮栗子容易發(fā)霉變質(zhì),吃了發(fā)霉的栗子會引起中毒,所以,變質(zhì)的栗子不能吃。
>> 食療方
栗子粥(《本草綱目》)
原料:栗子粉30克,粳米或糯米100克。
做法:將栗子粉同粳米(或糯米)煮粥。
用法:早晚餐食。
功效:補腎強筋,健脾養(yǎng)胃。適用于老年腎虛腰酸腰痛、腿腳無力、脾虛泄瀉。
栗子懷山粥
原料:栗子30克,懷山藥15~30克,炒扁豆10克,大棗5枚,大米100克。
做法:洗凈,同放沙鍋內(nèi),加適量水,煮粥,加適量白糖,米熟后食用。
功效:治療脾胃氣虛所致的泄瀉。
栗子豬肉湯
原料:栗子200克,豬瘦肉250克。
做法:栗肉洗凈,豬肉切塊,先煸炒豬肉,加水,加鹽及調(diào)味品,加栗子燉湯。
功效:治療慢性咳嗽、脾肺腎虛者。
栗粉大棗粥
原料:栗子10枚,大棗3枚,大米100克。
做法:將栗子碾為細粉,大棗與米洗凈煮熟,粥熟后加入栗子粉,調(diào)勻,溫服。
功效:補腎健脾,可治療小兒腰腿無力,小便多。
栗子燉烏骨雞
原料:鮮板栗10枚,烏骨母雞1只。
做法:鮮板栗去殼取栗仁備用,烏骨雞褪毛,去除內(nèi)臟,洗凈晾干。將烏骨雞、板栗仁同入沙罐中,加清水沒過雞與栗,放一塊生姜入水中,加蓋文火燜2小時。起鍋加少量食鹽,最好不要放味精。
功效:益氣補血,健脾益胃。
如何選購栗子
選購栗子的時候不要一味追求果肉的色澤潔白或金黃。金黃色的果肉有可能是經(jīng)過化學(xué)處理的栗子,相反,如果炒熟后或煮熟后果肉中間有些發(fā)褐,是栗子所含酶發(fā)生“褐變反應(yīng)”所致,只要味道沒變,對人體沒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