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晉時有一叫王質的樵夫到山中砍柴,見二童子下圍棋,便坐于一旁觀看。一局終了,童子對他說,你該回去了。王質俯身去拾斧子,想不到斧柄已經爛朽。王質回到村里,發(fā)現(xiàn)一個人也不認識,這才知道,自己在山上已經呆了100多年。唐代詩人孟郊有詩為證:“仙界一日內,人間千載窮。雙棋未遍局,萬物皆為空?!?/p>
山間一日,人間百年,傳說恍如夢幻,卻給世人留下曾被詩人描繪成“天機秘密通鬼神”的萬古棋局。
弈棋,古稱“手談”。以現(xiàn)今頗為盛行的圍棋為例,相傳是上古時期堯帝為教育自己的兒子丹朱所發(fā)明,在戰(zhàn)爭連綿的環(huán)境中,逐漸演化形成了這種模仿兩軍相爭的斗智游戲?,F(xiàn)在最早的圍棋書譜名曰《忘憂清樂集》,可見弈棋已經遠離兩軍相爭的征戰(zhàn)模式,真正目的在于“忘憂樂情”,調暢情志,令人長壽。同撫琴、習畫、作詩一樣,弈棋也一直被人們當作陶冶性情、修身養(yǎng)性的延年益壽之術。難怪許多名人哲士皆以“閑對弈秋傾一壺”為一種雅興,唐代詩人杜甫則寫下了“老妻畫紙為棋局”的詩句,記述了興然弈棋的情景。
棋是一種千變萬化、奧妙無窮的文娛活動。下棋者運籌帷幄,或守或攻,樂在其中;看棋者雖為局外,亦同喜同憂,同得其趣。弈棋時兩人對面端坐形若靜態(tài),其實落子擊抨意動手動。養(yǎng)心在靜,養(yǎng)身在動,兼而有之。弈棋時名曰“對陣”,實為“手談”。勝負原是平常事,既不戚戚于失,也不汲汲于得。一局既畢推子再起,情歡意悅,超脫塵俗。研究表明,弈棋不但能開發(fā)人的智力,而且能怡情悅志,令人長壽不夭,是中醫(yī)情志養(yǎng)生的方法之一,故有所謂“善弈者長壽”之說。
古今棋手中,長壽者不乏其人,如明末的高蘭泉、清末的秘航,都壽至90歲以上。近代象棋名手林弈仙,去世時93歲;百歲棋王謝俠遜,老當益壯,為我國象棋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巨大貢獻。20世紀最偉大的棋手吳清源,一生與圍棋為伍。吳清源12歲即露頭角,13歲在國內無敵手,15歲至日本,20歲創(chuàng)圍棋新布局法。25歲時,吳清源以大無畏的勇氣登上了十番棋升降決戰(zhàn)的大舞臺。從此他孤身苦斗15年,不但先后將日本當時的超一流棋手全部打下擂臺,而且各降了他們一級或兩級,被譽為古今第一人!除了讀書,圍棋是吳先生畢生的愛好和追求,他無休無止地攻研圍棋之中的奧妙,幾乎達到了“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忘我境地,如今以95高齡之軀,仍時常出現(xiàn)在圍棋活動現(xiàn)場。
為何弈棋能使人健康長壽呢?
弈棋有利于智力開發(fā)。生物學有明證,人的器官“用則進,廢則退”。經常運動的器官就發(fā)達健康,少用不用的就萎縮衰退。棋盤之上,雖只有寥寥數(shù)子,但卻蘊味無窮,變化莫測,非反復深思熟慮不能得之。兩軍對壘,是智力的角逐;行軍布陣,是思維的較量。弈棋者似軍中的統(tǒng)帥,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長此以往,可鍛煉思維能力,保持智力,防止腦細胞的衰退。所以下棋既是娛樂,又可鍛煉腦力,更可防止老年期癡呆癥。據日本專家用超聲波測量,發(fā)現(xiàn)勤于思考的老人,血管容易處于舒展狀態(tài),令腦神經細胞得到很好的保養(yǎng),可延緩大腦的衰老。大腦是人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大腦功能不衰老,就能保持生命的活力。
弈棋可以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品質,有利于養(yǎng)成堅韌、冷靜、沉著的性格,遇事不慌,臨危不懼。一著不慎,全盤皆輸,更給人以啟迪。
弈棋能調節(jié)心情、怡養(yǎng)情志。弈棋之時,心神集中,意守棋局,精誠專一,雜念盡消,謀定而動,談笑風生之間,以決勝負,當一舉勢成,則心中暢快;一招失誤,牽動全局,又緊張分析,專意謀略,神情有弛有張,心潮一起一伏,客觀上起著調節(jié)之功。能使人把注意力從日常生活的負重狀態(tài)中擺脫出來。弈棋具有凝神靜氣的作用,對于孤悶無聊引起的神志損傷及老年退休者,尤為適宜和有益。
弈棋還能健目、健指。棋盤上的直線橫線交錯縱橫,不論象棋走子的平、進、退,圍棋的星、氣、眼,每下一子都必須全神貫注,全局在胸。稍有小隙,模糊了一步、一格,一著之失全盤皆輸。所以下棋能鍛煉目力。弈棋時落子擊抨,每次的取子、摸子、觸子、按子、壓子,都需要指節(jié)伸屈,活動了手腕,靈活了關節(jié),與提筆揮毫、撥弦彈琴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同時,作為一種大眾娛樂活動,弈棋通過以棋會友,既能夠縮短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距離,增進友誼,又能驅除寂寞孤獨感,充實生活,增添樂趣。對于老年人來說,常因精神無寄托而有損于身心,而弈棋則是調劑老年人身心健康的“良藥”。因為老年人身體虛弱,多有慢性痼疾,不宜作劇烈的體育活動,所以最適宜弈棋。下棋能使人“康寧無疾”,“樂在棋中”,則聊以忘憂?!豆沤裥κ贰份d,患者李訥“往往躁怒作,家人輩則密以弈具陳子前,訥一睹,便忻然改容,取子布算,都忘其恚矣”。
當然,弈棋雖有百般好處,可令人長壽,但若處理不當,也可能適得其反。弈棋可治病,亦可致病,所以下棋必須注意以下幾點:首先,以棋會友,不要一味計較輸贏。下棋對弈,橫車躍馬,背水布陣,殺上幾盤,總有勝負,若贏者心自歡,輸者耿于懷,反使心境郁結,易受其害。猶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務須置輸贏于度外,雙方才能達到提高心理健康的作用。其次,不能耗神過度。弈棋之趣誘人,魅力非凡,往往令人“弈而忘返”,通宵達旦,雖外無倦容,實心力內耗。只有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以弈棋取樂為目的,而不以勝負論英雄。不要耗神過度,持續(xù)時間不要太長,若對方好勝心強,亦不妨讓其幾招,皆大歡喜。一般兩小時左右即可各自“收兵”,安養(yǎng)生息,凝聚精神。
要知道,是“善弈者長壽”,而不是“弈棋者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