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道光通寶”寶直局小平錢被擺放在某古玩店的玻璃柜里,厚積的土銹層將錢面掩蓋,露出錢文平面,雖錢體厚實,形制精美,但不經(jīng)意時也甚覺平常。幾個月過去了仍無人問津,筆者是錢幣愛好者,三五番審視后,覺得此錢奇特,也無此品種,遂以一枚宋錢將此錢友誼換取?;貋砗螅龑⑼龄P層剔除后,只覺眼前一亮,覺得這是一枚非同尋常的錢幣。此錢錢體包漿自然,銅質(zhì)精細溫潤,錢文深峻挺拔,字劃呈上窄下寬之勢,字口如斬,棱角分明,輪緣孔壁皆中線隆起,通體無砂眼氣孔,文字刻痕可辨,外緣尤厚,正背面從緣到地章呈斜線凹孤狀。這一特征異于常品,但版式大小與華光普編著的古錢目錄中“道光通寶”寶直局小平錢一致。經(jīng)實測,錢徑2.03厘米,厚(外緣)0.25厘米,重4克。
經(jīng)查有關(guān)資料分析,此錢當為錢樣,其理由是:
一、形制不同
該品緣厚0.25厘米,正背面均呈斜凹孤形再直下至地章。錢樣不作為鑄錢的范本,在形制方面同以后的雕母、母錢及流通錢有差異。
二、道光年間財政危機嚴重。造幣領(lǐng)域呈現(xiàn)出一種材質(zhì)拙劣、制作粗疏、錢體薄小的道光錢貌,因此,經(jīng)濟狀況不允許用此厚重形制作為雕母制作母錢翻鑄子錢。
三、傳世和出土的道光寶直局小平錢未發(fā)現(xiàn)這種形制。
鑒于上述各點,是以將該品定為錢樣。但筆者畢竟泉識淺薄,孤陋寡聞,故將該幣示出請泉友方家賜教。
(責編:丁 丑)